李東方
2007年語文高考全國卷語文(I)第五題《總想為你唱支歌》一文中寫道:“民勤被喻為沙海中的孤島,四周為浩瀚沙漠所包圍。蘇武牧羊的故事聽說就發(fā)生在民勤已經(jīng)干枯的北海邊?!边@句話傳達出的信息是: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在如今甘肅省的民勤縣,北海如今已經(jīng)“干枯”。這樣說是不對的。高中《語文讀本》第二冊《蘇武牧羊》一文對“北海”的解釋是:“〔北?!吃谛倥谋本?,即現(xiàn)在的俄羅斯境內(nèi)的貝加爾湖?!笨磥?,蘇武牧羊的“北海”并不在民勤,而北海(貝加爾湖)也并未“干枯”。
貝加爾湖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在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名曰“北海”;在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貝加爾湖”是在鮮卑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名亦曰“北?!?;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貝加爾湖”改稱為“于巳尼大水”;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先被柔然控制,后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稱為“于巳尼大水”;隋朝,“貝加爾湖”被東突厥控制,復改稱“北?!保坏搅死钐茣r代,“貝加爾湖”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歸關(guān)內(nèi)道骨利干屬,“貝加爾湖”也改稱為“小?!保惶颇?,“貝加爾湖”復歸突厥,后又歸回鶻所轄,仍稱“小?!?;宋代,“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音là)忽部控制;元代,“貝加爾湖”又劃入大元帝國版圖,屬“嶺北行省”;明朝,“貝加爾湖”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直到滿清時期,“貝加爾湖”才被沙俄控制。
18世紀初的《異域錄》稱之為“柏海兒湖”,《大清一統(tǒng)志》稱為“白哈兒湖”,蒙古人稱之為“達賴諾爾”,意為“圣?!?,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稱之為“圣海”。
唐代詩人汪遵寫過以蘇武牧羊為題材的《詠北?!罚骸皾h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鶴發(fā)半垂龍節(jié)在,不聞青史說封候?!?/p>
這里提到的“北?!币彩侵脯F(xiàn)在的貝加爾湖。
高考選文中這一疏漏雖并不影響作題,但由于它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有可能誤導考生和讀者。
(作者單位:河北恒利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