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一個自以為很有才華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為此,他苦悶異常。有一天,他去詢問上帝:命運為什么對我如此不公?上帝聽了沉默不語,只是撿起了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亂石堆中。上帝說:“你去找回我剛才扔掉的那個石子?!苯Y果,這個人翻遍了亂石堆,卻無功而返。這時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樣的方式扔到了亂石堆中。結果,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閃閃的金戒指。雖然上帝沒有再說什么,但是這人卻一下子醒悟了:當自己還只是一顆石子,而不是一塊金光閃閃的金子時,就永遠不要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平。
在這方面,熱播的電視劇《亮劍》中的主人公李云龍堪稱是一個善于“打磨自己”的典范。盡管李云龍在詮釋“亮劍精神”時談到的是戰(zhàn)爭意志,是明知是死也要敢于亮劍的精神,但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李云龍可不僅僅是一個只會拼命的人。在接手一窮二白的獨立團后,李云龍為了把這支部隊打磨成敢于亮劍又能夠亮劍的隊伍,非常精心地設計了把石子打磨成金子的方案。一方面,李云龍很務實地通過劫取敵人物資增強軍備水準,另一方面則有針對性地調動戰(zhàn)士們苦練投彈和拼殺本領,并且很快就取得了成效。在以后的戰(zhàn)斗中,李云龍和他的戰(zhàn)友們多次向我們展示了這種亮劍的氣魄及其所包含的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說,有亮劍的精神,更有亮劍的本錢,是李云龍的隊伍能夠成為王牌部隊的關鍵所在,也是讓觀眾看了熱血沸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看過太多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的故事之后,人們似乎特別容易被這種平和、樸實但卻有力的作為所打動。
同樣的,在足球場上,我們也會看到,僅有勝利的意志,還不足以打開成功的大門。在很多生死攸關的比賽中,起決定作用的,既有“亮劍精神”的多寡(也就是球隊上下的戰(zhàn)斗意志),更有球隊自身狀態(tài)或者說能量積聚情況的好壞。而影響狀態(tài)的,既包括平時的訓練水平,團隊的契合程度,也包括人員的齊備與否—有時僅僅是一兩個關鍵人物的缺席就會使戰(zhàn)事發(fā)生逆轉。如果說,有了劍卻沒有勇氣亮劍,是人生的遺憾;那么,想亮劍,卻沒有劍,就是人生的一大尷尬了。
許多人都很羨慕哈佛畢業(yè)生流行世界,卻不知道哈佛給學生的告誡是:如果你想進入社會后,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得心應手并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么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在哈佛廣為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換句話說,為了避免走向社會時遭遇無劍可亮的尷尬,就要在有時間、有條件“磨劍”的時候努力打磨自己。
時常會接到一些大學生來信,抱怨在二流或三流的大學里讀書,抱怨自己的專業(yè)不好。我能夠理解這種失落的情緒,但卻并不欣賞這種態(tài)度。事實上,即便在被抱怨的學校或專業(yè)中,也仍然有人學得有滋有味,也仍然有人能夠脫穎而出,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很多一流人物恰恰就出自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學校,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的態(tài)度:不妄自菲薄,不蹉跎歲月。
我有一個朋友,在高考時因一分之差落到了一個在他看來十分不入流的學校。一開始,他也曾抱怨,但他很快就意識到抱怨是個既傷心又費體力的活兒,抱怨的人煩,聽著的人累。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開始靜悄悄但卻堅定地打磨起自己,無論是意志力還是學業(yè)。也是天道酬勤,僅僅一年半后,他的英語水平就達到了英語專業(yè)八級,不久便在全省的英語競賽中名列前茅,而他的專業(yè)課也學得非常好,年年拿獎學金……他畢業(yè)后的去處也就可想而知了。后來他寫信給我,談到他在這其間的一大變化。以往他看到他人的成功時,往往只看到其成功的結果,看到聚光燈下的風光,而很少注意和探尋那些人走向成功的歷程,尤其是成功背后的艱辛和力量的積聚過程;而現在,最能打動他的,則是成功者為了瀟灑而付出的并不瀟灑的努力。在他看來,只盯住別人的輝煌有時會帶來錯覺,以為真的可以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殊不知,沒有寂寞與艱苦的磨劍過程,哪來寶劍可以從容自信地亮出?
前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約翰·桑頓曾經說過:“我相信領導力本質上是自我學習、自我培養(yǎng)、自我覺醒的一個過程?!笔聦嵣希瑢τ诿總€人來說,他都是自己人生道路最本質的領導者,如何整合自己的力量,如何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質量。
簡 評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三大寫作技巧:首先,在議論過程中,作者采用聯(lián)類引申,通過與《亮劍》類似的其他材料,抓住了相同點作共性分析,旁敲側擊,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加強了文章的血肉,又為論點的站立增加了新的支撐點,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輔以層進式的論證結構,在層層推進的同時,保持了文章清晰的脈絡。但本文最重要的一個寫作技巧在于,作者靈活自如地采用了明點(題)、暗點(題)等多種方式,使中心突出,觀點明確:“有了劍卻沒有勇氣亮劍,是人生的遺憾;那么想亮劍,卻沒有劍,就是人生的一大尷尬了”;“為了避免走向社會時遭遇無劍可亮的尷尬,就要在有時間有條件磨劍的時候,努力打磨自己”;“他開始靜悄悄但卻堅定地打磨自己(這把劍)了”;“很少探尋那些人成功背后的艱辛和力量的積聚過程(磨劍的過程、亮劍的本錢)”;“沒有寂寞與艱苦的磨劍的過程,哪來寶劍可以從容自信地亮出?”…… 可謂萬析(分析論證)不離其宗(主題詞句、關鍵詞句)。作者詞匯豐富,句式多樣,深諳語言之道,百“點”(點題)卻不令人煩,反而越點越亮,越點越神奇。甚至不妨夸張點說,正是這“點石成金”之技,鑄就了“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大手筆佳作。
●故事引入,取譬生動。美學家朱光潛說:“說理文要寫好,也還是要動一點感情,要用一點形象思維?!鼻擅畹卮┎逡恍┪膶W性強的寓言、故事、文學掌故、軼事,往往能使議論文說理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巧妙點題,承上啟下。李云龍就是這樣一個絕不會抱怨自己是石子,而是善于把“石子”打磨成“金子”的典范。下文自然而然談李云龍如何“打磨”。巧妙的銜接,精彩的點評,上下貫通,一氣呵成。
●剖析事理,揭示本質。引用《亮劍》為論據時,撇開大家熟知的“亮劍”精神,一針見血地點出李云龍的可貴之處:善于亮劍,有亮劍的本錢,在關鍵的時候亮得出一手好劍。此語燭照全篇,也為讀者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考空間。
●以足球場上的成敗為例,聯(lián)類引申之一。
●點題,強調文章論點:人生要有亮劍的精神和膽魄;人生更需要亮劍的本錢。
●哈佛格言為例,聯(lián)類引申之二。
●點題。
●層進式論證結構第一層:人生不要老是抱怨命運不公。
●“我”朋友的事例,聯(lián)類引申之三。
●暗點題。
●層進式論證結構第二層:人生如何才能擁有亮劍的本領呢,就要不斷磨劍……
●層層推進,最終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