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近10萬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名單上。新的人造器官技術(shù)能制造可供移植的肝臟,就像換塊積木一樣簡單。
血管
方式:3—D培育
時間:5年
加博·弗加科斯是密蘇里大學一位器官工程師,他把三種類型的血管細胞放入冰箱大小的生物制造器中培育,按照已設(shè)定的程序模式制造細胞并建立毛細血管。
肝
方式:從臍血中提取干細胞培育
時間:15~25年
科林·麥顧克林已經(jīng)制造出銀幣美元大小具有功能性的“迷你肝”。但是“迷你肝”還不足以參與身體正常運轉(zhuǎn),因為這些肝臟是由特殊處理過的細胞培育,很難復制出傳輸管。
腎
方式:在聚合物模具中培育
時間:10~20年
安東尼·安塔拉和他培育的可移植的人工膀胱,作為重大醫(yī)學突破在2006年成為頭條新聞。安東尼·安塔拉和他所在的“喚醒森林”研究所一直在進行其他器官的培育研究。2002年,他把培育出的人造腎臟到牛體中實驗,盡管并不是很成功,這顆腎臟還是存活了數(shù)月并產(chǎn)出尿液。
寧良凌編譯自美國《大眾科技》
海外星云 2008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