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保護地黃瓜霜霉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2008-04-29 15:25:17宋國華趙慶林
      吉林蔬菜 2008年2期
      關鍵詞:孢子囊霜霉病保護地

      宋國華 趙慶林

      近幾年,我市蔬菜保護地面積逐年增加,其中黃瓜面積已達到4500(畝),占保護地總面積的50%左右,在保護地黃瓜發(fā)展過程中,菜農們不斷的總結經驗,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最高(畝)產量已達1.2萬千克,(畝)產值超過3萬元,但也有由于缺乏生產經驗和技術,造成霜霉病嚴重危害,而導致大幅度減產的現(xiàn)象。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保護地黃瓜栽培面積的擴大,黃瓜霜霉病的發(fā)生日趨嚴重,極大地影響和威脅著我市保護地黃瓜生產的發(fā)展。因此,要想搞好保護地黃瓜生產,進一步提高我市保護地黃瓜的生產水平和效益,必須下大力量,做好黃瓜霜霉病的防治工作??偨Y我市保護地生產及實踐經驗,本人認為防治保護地霜霉病必須抓好以下環(huán)節(jié)。

      1準確鑒別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屬于鞭毛菌亞門假霜霉屬真菌,主要危害葉片。子葉被害初呈褪綠色黃斑,擴大后變黃褐色。真葉染病,葉緣或葉背面出現(xiàn)水浸狀病斑,早晨尤為明顯,病斑逐漸擴大,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黃褐色斑塊。潮濕時葉背面長出灰黑色霉層,后期病斑破裂或連片。全葉卷縮干枯,甚至全田一片枯黃。該病狀的表現(xiàn)與品種抗病性有關,感病品種如密刺類呈典型癥狀,病斑大,易連成大塊黃斑后迅速干枯;抗病品種如津研、津雜類葉色深綠型系列,病斑小,褪綠斑持續(xù)時間長,在葉面形成圓形或多角形黃褐色斑,擴展速度慢,病斑背面霉稀疏或很少,一般較前者遲落架7~12天。

      2掌握發(fā)病條件及規(guī)律

      黃瓜霜霉病的發(fā)病條件主要與以下方面有關:

      2.1溫、濕度:溫濕度與霜霉病的發(fā)生關系最大,是發(fā)病的前提,如空氣的相對濕度在50%~60%以下,則不能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在溫度15~20℃,空氣相對濕度高于83%才大量產生,且濕度越高,產孢越多,孢子囊的萌發(fā)必須在葉面上有水滴或水膜存在。在有水滴和適溫條件下,孢子囊只需1.5小時即可萌發(fā),2~3小時即可完成侵染,孢子囊在干燥的葉片上,2~3天后即可失去萌發(fā)力。病菌對溫度適應范圍較廣,孢子囊在5~30℃范圍內均可萌發(fā)。最適溫度為15~20℃,侵入的溫度范圍為10~25℃,最適溫度16~22℃。

      2.2結露時間:霜霉病菌孢子囊的萌發(fā),產生的游動孢子,孢子長出芽管和侵入葉片氣孔都需要葉片上有水膜,否則,即使溫度適合,病害也不會發(fā)生。實踐證明,黃瓜葉片水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結露。孢子形成與露水有密切的關系,晚間重露比陰雨天氣對孢子大量形成更有利,孢子在溫度15~20℃,2小時結露時間,就可以侵染發(fā)病,侵染高峰是6小時結露時間。

      2.3葉齡:底部老葉和上部嫩葉發(fā)病輕或不發(fā)病,而中間葉發(fā)病重,原因是與老葉鈣多,嫩葉含糖量有關,6~8天的葉子最易感病。

      2.4品種:津研2號、4號、6號、津雜1號、2號抗病性較強,長春密刺是感病品種,發(fā)病早、流行快,病情指數(shù)高。

      2.5栽培管理不科學:①澆水不科學,陰天和雨天澆水,大水漫灌,不放風排濕,結果是病害即刻流行。②保護地地勢洼,地下水位高。③栽植過密,栽苗過深。④通風不良,肥力不足都易促進病害發(fā)生。

      黃瓜霜霉病的初侵染來源在我地區(qū)主要是南方寄主病菌隨季風逐段傳播而致,病菌的再侵染主要是借氣流及水流傳染,因此在保護地群體中病害大都有南部的棚室首先發(fā)生,而在單棟棚室最易從靠近通風口及水道且郁密的地點首先發(fā)生。

      3應用科學防治方法

      保護地霜霉病防治采用以生態(tài)防治為主結合藥劑保護為輔的綜合措施。

      3.1選用抗病品種:選用錦早三號、津春三號、春豐二號等優(yōu)良抗病品種。

      3.2提高栽培技術水平:栽培無病苗,育苗與生產溫室分開,減少苗期染病,采用電熱或加溫床育苗,溫度較高濕度低,無結露發(fā)病少;定植要選擇地勢高、平坦、易排水地塊,采用地膜覆蓋。降低棚內濕度;生產前期。尤其是定植后結瓜前應控制澆水,并改在上午進行,以降低棚內濕度;適時中耕,提高地溫。

      3.3提倡生態(tài)防治:就是利用溫室的密閉條件,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人為地控制溫、濕度,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黃瓜生長發(fā)育而不利霜霉病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減輕霜霉病的發(fā)生。

      3.3.1膜下灌溉:采用大小行定植,大行60~70厘米,不走水供管理用,小行40厘米,在其中留出15厘米挖壟溝,小行上覆90厘米寬地膜,地膜緊貼小溝內地面,不宜有空間,澆水時走膜下,水滲下后膜又緊貼地面。

      3.3.2四段變溫管理:日出后使棚溫迅速進入25~30℃,濕度降到75%左右,實現(xiàn)溫濕度雙限制,抑制發(fā)病,滿足黃瓜光合作用條件,增強抗病性。下午溫度降至20~25℃,濕度降至70%左右,即實現(xiàn)濕度單限制控制病害,溫度利于光合物質的輸送和轉化。夜間,溫濕度交替限制控制病害,前半夜相對濕度小于80%,溫度控制在15~20℃,利用低溫限制病害,下半夜相對濕度大于90%,溫度控制在10~13℃。即可滿足黃瓜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有可控制病害的發(fā)生。

      3.3.3高溫悶棚:普通發(fā)病后,可采用高溫悶棚方法,選擇晴天,升溫到45℃持續(xù)2小時,在悶棚前一天必須澆透水。溫度計必須掛在生長點相同高度的位置處,摘掉地面20厘米內的病葉,悶棚結束后要緩慢降溫到正常溫度。

      3.4化學藥劑防治:苗期和定植緩苗后應各噴1次保護性殺菌劑??捎?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特別注意在黃瓜開花初期及采收盛期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這個時期應經常進行田間調查,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立即用藥,將其消滅在發(fā)病初期。采用藥劑防治可用以下三種施用方法:①窗體底端噴霧法。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要及時防治。在發(fā)病初期晴天上午,可選用64%殺毒礬400倍液,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安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可交替使用農藥,防止產生抗性,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另外還要注意噴藥時葉面和葉背要噴灑均勻,做到不漏噴。中心病株周圍的植株和植株中上部葉片要重點噴藥保護。②粉塵法。用10%百菌清粉塵劑和7%防霉靈粉塵1千克/667平方米,隔7天噴1次,共噴2~3次,應早、晚施用。噴后閉棚1小時。③煙霧劑。發(fā)病初期,尤其遇到陰雨天,為了不因藥劑噴霧增加濕度,用45%百菌清煙劑保護,用量為250克/667平方米,在傍晚閉棚后均勻堆放暗火點燃。

      3.5葉面噴肥提高抗病能力:采用配方葉面肥噴施0.1%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或葉面施用噴施寶,每毫升對水11~12升,以及葉面噴施糖氮液等,提高植株抗病力。

      總之,控制保護地黃瓜霜霉病的發(fā)生及其防治,是保護地黃瓜生產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做好保護地黃瓜霜霉病非防治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孢子囊霜霉病保護地
      孢子囊群奇特的“住宅小區(qū)”
      不用藥 兩招搞定黃瓜霜霉病
      多種殺菌劑對蠶豆霜霉病田間防治效果比較
      蕨類植物孢子囊的結構、功能和演化*
      生物學通報(2019年7期)2019-07-08 06:04:02
      全國自然保護地大檢查6月啟動
      綠色中國(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30
      保護地蔬菜白粉虱的發(fā)生與防治
      新農業(yè)(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黃瓜霜霉病發(fā)病癥狀及其防治技術
      吉林蔬菜(2017年4期)2017-04-18 03:12:48
      溫濕度與光照對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發(fā)及存活的影響
      赤峰市保護地黃瓜主要病害的無公害治理
      保護地栽培及存在問題
      舞钢市| 宣化县| 阿拉善盟| 龙游县| 龙海市| 濮阳市| 宁乡县| 寻甸| 八宿县| 壤塘县| 谷城县| 绵阳市| 卢氏县| 泽库县| 淄博市| 探索| 水富县| 垦利县| 邵东县| 西安市| 石首市| 广灵县| 星子县| 乌恰县| 湘西| 南江县| 余庆县| 章丘市| 同仁县| 静海县| 康定县| 崇礼县| 东山县| 银川市| 白山市| 浦北县| 玛纳斯县| 周宁县| 策勒县| 长垣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