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兆安
座右銘,最早見于東漢時期著名書法家崔瑗《座右銘》一文,呂延濟題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做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p>
座右銘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筆錄經(jīng)典言論或名人名言,例如毛澤東青年時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時,曾將明代學(xué)者胡居仁的“貴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一聯(lián)抄錄下來,貼在案旁以自勉。大詩人臧克家貼在案頭的座右銘,則是鄭板橋的一副對聯(lián):“搔癢不著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透露出詩人坦率、梗直的人生態(tài)度。
座右銘的另一種形式,是根據(jù)自身特點自題的。例如周恩來在青年時撰寫的座右銘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闭劦氖墙挥炎x書之道,交友要有選擇,讀書要注重實踐。著名史學(xué)家范文讕也寫過一副對聯(lián),作為自己治學(xué)的座右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說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生活的清苦,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嚴謹?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
更有趣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名將,英國軍事家、元帥蒙哥馬利將自己的座右銘寫在他的指揮車上:“他不怎么過于畏懼命運,也不嫌犒勞太少。雖莫敢逆天命而動,成敗利鈍概不計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