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1、因為有了你所以有了我的幸福
她和所有的女人一樣,在孕育生命的日子里充滿了憧憬。那年,她27歲,和正在液化氣公司工作的丈夫同齡。
1996年3月9日早晨,陣痛開始了,肚子里的小生命在拼命地撕扯著她,疼痛像潮水般淹沒了她。想像著痛苦過后那長長的幸福,她又笑了。
1996年3月11日早晨,在她死去活來的兩天兩夜后,兒子終于降生了。由于產程太長,生下來的兒子沒有呼吸,不會哭泣。顧不得疲勞,她的心高高地提了起來。
昏沉中她是被兒子那響亮的哭聲驚醒的,睜開眼就看見了身邊的兒子,丈夫俯在她的耳邊說:我們有兒子了。聽著這天籟之音她又笑了。
因為難產,她不得不陪著兒子在醫(yī)院多住了一星期。當醫(yī)生宣布沒事了可以出院的時候,她高懸著的心終于落在了春暖花開的地面上。
剛出院的兒子得了濕疹,渾身長滿了小米粒樣的紅疙瘩。別的女人坐月子,都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待遇,而她開始遵照醫(yī)生的囑咐每天用藥水給兒子泡澡。藥水一泡弄得兒子不停地哭叫,她的心也隨著兒子的哭聲一陣陣地疼起來。滿月后。兒子的濕疹終于好了,在她面前的是一個白白凈凈的漂亮寶貝。抱著兒子她歡喜得什么似的,愛不釋手。
那時,她和丈夫給兒子取了名字:梁瑞。瑞,吉祥如意的意思。她希望兒子一生能平安、吉祥、幸福。
兒子尿了,兒子哭了,兒子會笑了,兒子胖了。兒子,成了她和丈夫生命中最動人的主旋律。兩個人就那么癡癡地趴在搖籃邊,看也看不夠。她常把兒子的小腳貼在自己的臉上,幸福就沿著皮膚滲透到了心里。
2、大夫說:如果你的兒子沒有病。我就從這5樓上跳下去
一切發(fā)生的時候,兒子8個月大了,他是那么愛笑,胖乎乎的他一笑就有口水流出來,可愛極了。那似乎是一場很普通的感冒,也就是因為這場感冒讓她的幸福從此畫上了句號。醫(yī)生的初步診斷是肺炎,那時候她的家住在穆棱市,在當地的一家醫(yī)院一住就是一個月,看著護士將針一次又一次地扎進兒子的肉里,她的心都疼得縮成一團??墒莾鹤舆€是時常地發(fā)燒、咳嗽。不得已,她和丈夫帶著兒子來到牡丹江一家很有權威的醫(yī)院。醫(yī)生是位兒科老專家,他在為梁瑞做了細致的檢查后,面色凝重地說:孩子可能是腦癱!這是10年前的事了,至今她都記得那一幕,她雙腿一軟一屁股坐在地上。丈夫歇斯底里地對醫(yī)生吼:不可能,你胡說!醫(yī)生拍案而起:如果你的兒子不是腦癱,我就從這5樓上跳下去!
3、求醫(yī)路上,錐痛了誰的心
不管相不相信,這都是無情的事實了。別的孩子1歲多就會走路了,而她的梁瑞站都站不起來,扶他起來他只會用腳尖點地。求醫(yī)之路就這樣開始了,按摩、做操、用繩子和木板綁起來強制性的走路……她曾經淚流滿面地問醫(yī)生:不綁不行嗎?醫(yī)生回答:不綁他萎縮了的筋永遠都無法拉開!
她就這樣看著她小小的兒子,邊撕心裂肺地哭邊一瘸一拐地“走”路,晚上解開繩子打開板子,兒子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全是腫塊。她的淚滴落在兒子的傷口上,心卻碎成千片萬片。
從不相信命運的她開始去廟里燒香拜佛。聽人說心誠許下的愿望才會靈驗。寺廟坐落在小城的山頂,她就這樣上一個臺階磕一個頭一直拜到菩薩的腳下。許下她的愿望:把兒子的苦難都賜予她吧,只要換回兒子的健康,所有的苦難都由她來承擔吧。
這漫長的求醫(yī)之路一直走到兒子8歲。為了兒子的病,丈夫買斷了工作舉家遷往邊城綏芬河。丈夫在這里做了出租車司機,為了兒子的病丈夫開始沒日沒夜地出車。攢一點錢出一次門,這些年,他們的足跡踏遍了牡丹江、佳木斯、北京、遼寧……不同的醫(yī)院相同的治療,讓他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她慢慢地接受了這樣的事實,這就是上天賜予她的兒子,無論健康還是殘疾。這不是她能選擇的,更不是兒子能選擇的。她所能做的,只是坦然地面對和接受。
4、求學路上的陪讀母親
有了兒子上學讀書的想法是那個下午。兒子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她在洗衣服。鄰家的女兒放學回家邊哼著兒歌邊跑跳著,頭上的羊角辮晃來晃去。她停止了手里的工作,和兒子一起目送著小姑娘蝴蝶一樣地飛過他們的眼前。
她猛地想起,兒子8歲了,是該上學的年齡了。她轉頭問兒子:你愿意上學嗎?兒子甜甜地笑著說:愿意。是啊,兒子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走路,但兒子的智力還是正常的。晚上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時,丈夫問她:兒子站都站不起來,只有右手還算正常,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怎么上學啊?她想想說:要不,我陪他讀。
她是沒有想到的,當她和丈夫攙著兒子走進校園時會遭到拒絕,校方的理由很簡單:孩子站都站不穩(wěn),如果不小心被同學碰到摔傷學校負不起責任。
幾天下來,一次次請求一次次拒絕,心都快涼下來的時候,她走進了綏芬河市建華小學。副校長接待了她。聽了她的情況又看了看梁瑞說:您先等一下,我去和其他負責人商量一下。過了一會,吳校長和其他校方負責人也過來了。讓她想都想不到的是,學校不僅接納了梁瑞,還答應了讓她陪讀,又減免了梁瑞在校所有的費用??粗环皱X也沒花就拿在手上的嶄新的課本,像是烏黑的云層里透出的一縷陽光,溫暖照亮了她的心。求學的路就這樣地開始了,每天丈夫把她和兒子送到學校門口,她攙著胖胖的兒子一步一步地挪進教室,然后她就站在走廊上,聽里面朗朗的讀書聲。下課了她就攙著兒子去廁所,課間操的時候,她就扶兒子去操場曬太陽。夏天還好,冬天。刺骨的寒風從敞開的兩條安全出口吹進來,凍得她瑟瑟發(fā)抖。一個普通的女人,一個普通的故事,詮釋了母愛全部的含義。
(摘自《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