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考生
“孩子,如果你能活下去,請記?。簨寢寪勰恪!碧稍谒奚岬拇采希叢粫r響起那位在大地震中喪生的四川母親的臨終遺言。在這微涼的五月的夜晚,我的眼前和心中都是一片黑暗。
地震于我,本是個遙遠的名詞。但那天,2008年5月12日,卻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地震來臨時的那種驚慌,恐懼,甚至絕望。只是四川大地震的一點點余威,已經(jīng)讓我驚恐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我很難想象,那些震中地區(qū)的人們是怎樣度過那一天,那讓13億中國人都永遠難忘的一天。
這個時候,才是我們真正看到生命價值的時候,也是我們一起高舉臂膀、共度難關的時候。關注生命,奉獻愛心,似乎在一夜之間被所有的中國人銘記在心。不管在哪里,我們的心總在為那四川的幾萬條生命狠狠地揪著,一場八級大地震,讓四川成為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宇宙中心。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錦濤、溫家寶等等黨政軍領導人迅速趕赴災區(qū)指導抗震救災;十多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救援隊、醫(yī)療隊、工程搶修隊迅速進入災區(qū);港臺救援隊和國際救援隊飛抵災區(qū);志愿者從四面八方匯聚災區(qū);救援物資從水陸空源源不斷運進災區(qū)。一位中學教師趴在講臺上,用身體護住了下面的四個學生;一位失去15位親人的縣民政局長連續(xù)指揮救災五天只睡了七個小時;許多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都拿出不多的積蓄捐給災區(qū)。沒有人問這樣做究竟值不值,我們只知道,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就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他們需要我們,哪怕只是一句關懷,一句安慰,只要我們可以,一定傾盡全力給予。不為什么,只為那是生命,只為我們會心痛,我們要對自己的愛心負責。
災難從來不能帶來真正的毀滅,它只會讓我們更加堅強。災難突如其來地降臨,幸福措手不及地墜落。只是,我們有決心:一定可以戰(zhàn)勝災難,重建家園!人人都說,多難能興邦。那么,就讓世界看看,我們中國人是壓不垮的!當看到那么多人在天安門前齊聲高喊“中國加油”的時候,我落淚了。如果說25天前,汶川震動了中國,那么25天來,中國也震動了世界。
擦干眼淚,我們靜靜地向在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幾萬名同胞默哀。災難帶走了生命,時光沖刷了淚水,但災難壓不下我們高昂的頭,時光沖不淡濃濃的愛。有人說,5·12,是“我要愛”,所以,為了愛,請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地活下去。多痛,我們都不絕望;多難,我們共同前往。生命的路永無盡頭,如果太過坎坷,我們愿用愛心為你鋪墊。
關注生命,奉獻愛心。希望明天,我們已從大地的顫抖中勇敢地站起;明天的明天,讓我們沿著生命和愛心鋪就的路,大踏步地繼續(xù)前行……
【點評】
博碩
這是一篇感情充沛的抒情性散文。文章材料豐富,有大地震中喪生的一位四川母親的臨終遺言,有自己對于地震及對于生命的獨特感受,更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災難發(fā)生迅速趕往災區(qū)指導工作,解放軍、武警戰(zhàn)士、志愿者從四面八方迅速進入災區(qū)搶救生命等材料,使得文章的主旨鮮明突出。作者的語言基本功相當厚實,各種修辭手法運用嫻熟,遣詞造句也有力度。如“我們的心總在為那四川的幾萬條生命狠狠地揪著”,一個“揪”字,形象地寫出了我們對災區(qū)生命的關注;又如“多痛,我們都不絕望;多難,我們共同前往”采用對偶的修辭,整齊的句式,寫出了我們在災難面前堅強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