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彥貞
一
晉文公攻原②,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擊金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比撼甲笥抑G曰:“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②待之。”公曰:“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彼炝T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衛(wèi)③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得衛(wèi)者,信也。”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原: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在今河南濟源西北。②姑:暫且。③衛(wèi):諸侯國名,主要部分在今河南東北部。
譯文
晉文公重耳攻打原國,只準備了十天的糧食,便跟大夫們約定十天結束戰(zhàn)斗。然而到了約定的期限,并沒有攻下原國,晉文公便鳴金收兵。
這時,有從城里跑出來的士人說:“原城只能維持三天。”
群臣勸諫晉文公說:“原城中已經(jīng)沒有了糧食,人們的力氣也消耗殆盡,您暫且再等一等?!?/p>
晉文公說:“我跟大家約定了以十天為期限,如果到時候不離開,就是自食其言。得到原國而失信于人,我不會干這種事?!庇谑窍铝畛奋姟?/p>
原國人聽說了這件事,說:“晉國的國君如此信守諾言,我們怎么能不歸順呢?”便投降了晉文公。衛(wèi)國人聽說了這件事,也說:“晉國的國君如此信守諾言,我們怎么能不歸從呢?”也跟著投降了。
孔子聽說并且記下了這件事,說:“進攻原國而得到衛(wèi)國,是因為守信用。”
二
吳起為魏文侯西河之守。泰有小亭①臨境,吳起欲攻之。不去,則甚害田者;去之,則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車轅于北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門之外者,賜之上田、上宅?!比四阋?。及有徙之者,還賜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②東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門之外者,賜之如初?!比藸庒阒?。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宅?!比藸広呏?。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選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注釋
①亭:一種邊境上的軍事建筑。②一石赤菽:石,容量,一石為六十千克;赤菽,紅豆。
譯文
吳起給魏文侯鎮(zhèn)守西河郡。秦國在邊境上建立了一座崗亭,不除掉它,對魏國的農(nóng)民危害很大,而攻打它又不值得征調(diào)軍隊。于是,吳起就把一根車轅倚在北門外,發(fā)布命令說:“有誰能夠把這根車轅搬到南門外,就賞給他上等田地和上等住宅?!?/p>
開始沒有人響應。等到終于有個人硬著頭皮把這根車轅搬走,吳起便按照命令中說的獎賞了這個人。過了一會兒,吳起又在東門外放置了一石紅豆,發(fā)布命令說:“有誰能夠把這石紅豆搬到西門外,可以得到同樣的賞賜?!苯Y果人們爭著去搬運豆子。
接著吳起發(fā)布命令:“明天將進攻那座崗亭,能夠率先登上亭子的人,獎給國大夫的爵位,并賞給上等田地和住宅?!比藗儬幭惹巴?。吳起下令進攻,只用了一個早晨,崗亭就被攻打下來了。
三
曾子之妻適①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②為女殺彘③。”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彼炫脲橐病?/p>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適:到……去。②顧反:返回。“反”同“返”,“顧”與“返”同義。③彘(zhi):豬。
譯文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兒子跟在后面哭著也要去。母親哄他道:“你回家去,等我回來后給你殺豬煮肉吃。”
妻子從市場上回來,曾子便去捉豬,要殺掉它。妻子慌忙止住他,說:“我只不過跟孩子說著玩罷了?!?/p>
曾子說:“孩子不是開玩笑的對象。他沒有知識,完全依靠跟父母學習,聽從他們的教導?,F(xiàn)在你欺騙他,就是在教他學騙人。再說,作母親的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她了,到時候母親還怎么教導孩子呢?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p>
于是,曾子就把豬殺掉了,煮肉給孩子吃。
啟示
誠信是一個國家治理有序和一個人生存發(fā)展的必需。古代的國君、大臣期許于人的一定要做到;現(xiàn)代的我們,答應別人的事也一定要履行。人無信不立。巴爾扎克曾說:“遵守諾言就像保衛(wèi)你的榮譽一樣?!闭\實守信的人,人們信任他;相反,一個人若輕諾寡信,甚至言而無信,既使他以后再信誓旦旦地擔保,也難以得到人們的信任了。前者形成良性循環(huán),后者則是惡性循環(huán)了。
晉文公在戰(zhàn)場上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而堅守信用,從而贏得了原國人和衛(wèi)國人的歸順;吳起對民眾恪守信用,從而順利攻打下了崗亭;曾子對自己的孩子信守諾言,正確地教育了孩子。取信于人,千金一諾,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不要輕易許諾,做不到的事更不要答應,也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掉誠信,失去人心。曾子的妻子答應了孩子殺豬,曾子就真把豬殺了;晉文公約定十天為限,就不因再等三天就能攻下原國而變更。他們不是不懂變通,而是更深切地知道誠信的重要。
堅守誠信的底線,在當今的商品社會尤為可貴。不被橫流的物欲蒙蔽雙眼,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誠信的心,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才能不迷失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