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欣
父親的倔強是有名的。家人、親戚、同事、朋友無不為父親的倔強而折服。街坊鄰居、鄰村上下、城里城外了解父親的人都說他是個不一般的倔人。
自我記事起,父親總是穿著中山裝。不論是在行政事業(yè)單位供職,還是在農(nóng)村務農(nóng),不論是在家庭經(jīng)濟狀況較好的時候,還是在?;钬毨е?,一直穿著這種衣服。母親曾試圖讓父親穿中式衣服,因為做中式衣服省布料,但父親寧可讓母親繼續(xù)縫補破舊的中山裝,也不穿中式衣服。
父親個子不算高,大概一米七左右,絡腮胡子。他走路永遠保持著軍人的步伐,目不斜視,炯炯有神,步履堅定。我是聽著父親咚咚的腳步聲長大的,自小就知道了站如松行如風的教誨。晚年,父親的背有點駝了,有時喜歡背著手走路,走路的速度也比不上年輕時了,但他有力的步伐仍舊不變。當他穿著領口扣子扣得嚴嚴實實的中山裝,而褲腳卻帶著田野的泥巴,身上掛著勞作的風塵,邁著軍人步伐咚咚地從鄰居們身邊走過的時候,大家總會帶著好奇和尊敬的微笑向他打招呼。
父親是一個倔強的窮人。記得某年春節(jié)前,父母親商量著沒白面沒羊肉怎么過年,幼稚的我聽到后輕松地說,高粱面蘿卜餡餃子也可以過年,沒想到父親因為我這句無意的話很是傷心了一陣子,到了晚年父親還常常說起此事。父親是1955年抗美援朝同國后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的,那時轉(zhuǎn)業(yè)干部工資比較高,母親又是城市戶口,生活也比較好一些。但好景不長,三年困難時期,他響應國家號召,在母親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把她的戶口辦到農(nóng)村。后來他再一次響應“人人都寫退職申請,組織領導批準”的號召,寫了申請,被批準退職。這樣就完成了全家由城市戶口向農(nóng)村戶口的轉(zhuǎn)變,他也由國家公職人員轉(zhuǎn)變?yōu)檗r(nóng)民。后來我才知道,他們那個單位被批準的只有兩個外地人,其中之一就是父親。
父親退職后,家庭生活每況愈下,由于是外地人,在村里沒有親戚,加之年齡偏大,不太會干農(nóng)活,只能掙較低的工分。我和姐姐從小就在上學之余撿煤核拔草養(yǎng)兔補貼家用。母親操持家務,養(yǎng)雞養(yǎng)兔,農(nóng)忙時與父親一道出工,全家人于艱難竭蹶之中度日。1973年正月二十九,貧困中積勞成疾的母親在為參加高中升學考試的姐姐做好了最后一頓飯后,帶著無窮的眷戀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是多么盼望她能過了正月呀,因為算命先生說只要過了正月再活一年沒有問題。姐姐沒有辜負母親的希望,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高中。母親去世后,年近花甲的父親帶著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我無法想象他是怎樣承受生存壓力的。當時,許多好心人勸他,讓十七歲的姐姐不要再念書了,到村里勞動掙點工分,減輕他的壓力。甚至有人提出為姐姐訂親,對方可以給一筆彩禮。對于前一種說法,父親尚可理解,對于后一種說法父親總是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訓斥人家,“我再窮也不會賣女兒?!焙迷诋敃r的上學費用不是很高,父親的勞動總能保證吃飯問題,使姐姐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yè),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后,我和姐姐先后參加了工作,有了穩(wěn)定的經(jīng)濟收入。這時父親也失去了勞動能力,本來可以安享晚年了,可他卻閑不住。當他看到農(nóng)民有病看不起的情況,一方面嘆息農(nóng)民的愚昧,另一方面對一些從醫(yī)人員缺乏醫(yī)德深惡痛絕,于是發(fā)揮自己祖?zhèn)髦嗅t(yī)的優(yōu)勢,以年近七旬的高齡考取了行醫(yī)資格,在村里當了一名醫(yī)生。他做醫(yī)生很特別,針灸從不收費。他認為針灸對他來說沒有成本。有許多患者,他總是告訴人家一些簡單易行的辦法治療,也不收費。他的這些辦法很多也很有效,老鄉(xiāng)們總說是小偏方土辦法,遺憾的是我沒有記下來。他常說這些辦法并不是土辦法,也不是小偏方,更不是想出來的,而都是醫(yī)學著作上有記載的,有案例可查的。對于必須吃藥的病人,他開的藥劑量小,藥味少,而且第一次只開一副。病人治病心切,往往要求多開幾副,他總是說服了第一副就要見效的,如果不見效說明藥不對癥需要調(diào)整,他一次處方最多不超過三副藥。他說凡藥三分毒,治了病就行,切不可過量。他開的藥總是很便宜,有時他的藥不全,就主動讓人家到城里買。有時病人買藥長出零錢,就都不要了,他很生氣,非讓人家拿走,如果當時找不開,他就等有了零錢上門送去,還要批評人家,“你不拿零錢,害得我走這么多的路來送。”某次同家,他給我講,有個我認識的年輕婦女結(jié)婚多年不育,他幾副藥下去讓人家生了孩子。他興致勃勃地給我講婦女不育的幾種情況,從中醫(yī)理論的角度解釋病因,應該采取的正確的方法,需要避免的問題等等,像在做一次學術報告。他很自豪地對我說,人家?guī)装賶K錢來表示感謝,他很高興聽人家講述懷孕生育的情況,像在欣賞自己的杰作一樣,但堅決拒絕錢物。聽村里人講,父親謝絕患者錢物的事很多,有時還對人家生氣。這樣,他作了醫(yī)生也是窮人。記得他行醫(yī)第二年末,我回到家里,晚上,他關好了門,臉上掛著孩子般成功的笑容,很神秘地從小書箱中拿出了幾個賬本,打開后,是非常雋秀工整流暢的數(shù)據(jù),我敢說就是專業(yè)的財會人員也不過如此。他逐一介紹了總賬、分賬等幾個賬本的功能及記賬核算方法。最后告訴我,兩年來已經(jīng)實現(xiàn)利潤800多元,但現(xiàn)在還不能花,要擴大進藥的品種,要制作中藥柜。當時的我不知說什么好。父親就是這樣度過了他的最后十五年。他去世后我清理他的遺物,發(fā)現(xiàn)除了一些書籍和筆記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chǎn)。他一生堅守著自己的底線,“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系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p>
父親有許多崇拜者,直到現(xiàn)在許多人都經(jīng)常追憶他,追憶他的倔強,追憶他的正直,追憶他那淵博的知識和過人的見解。父親非常仗義,困難時期,每逢過節(jié),親戚朋友們都要帶些禮品來看望他,一方面是佩服他的為人,另一方面是同情我們家的境遇。父親總要給對方回贈價值相當?shù)臇|西,如果家里沒有,就專門買好再送去。他說做人是不可以讓人同情的,被人同情就會失去平等的地位,在同情者面前會抬不起頭來。被人同情,就會欠下人情,人情無價。他常用《聊齋》中《田七郎》的故事告誡我們做人交友要有志氣。
父親一生與書為伴,五經(jīng)四書、諸子百家、唐詩宋詞、中醫(yī)理論、歷史,以及近代文學,尤其是魯迅的作品、毛澤東的詩詞,甚至黨的重要文獻等等,都有收藏。在他睡覺的炕頭上,總是整齊地碼放著許多書,即使在晚年,他都可以信手抽出他要看的書。他是一個以讀書為樂的人。在新華書店工作期間,曾經(jīng)因為忙著看書而忘記賣書。勞作之余,他總在不停地看書。他能毫不思索地背誦《湯頭歌訣》的任何段落,他能隨手拈來應用典故給我們講解許多趣事或道理,又能準確地說出某類經(jīng)典算術題的多種解法。姐姐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本科大學生,父女二人討論問題時,姐姐提出的問題父親總能旁征博引地詳細論述解答,而父親提出的許多問題,特別是有關《易經(jīng)》的問題,姐姐答不上來。他感嘆《紅樓夢》詩詞中
對于典故應用的惟妙惟肖,曾想著專門編寫一本《紅樓夢》詩詞典故注解的書,并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是一個讀書與人生完美融合的人。
父親最大的財富可以說是成功地培養(yǎng)了一雙兒女,使他的精神得以延續(xù)??梢哉f,我和姐姐是那個時代那個不幸的環(huán)境中最幸運地受到良好啟蒙教育的人。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父親就為我們買了兒童讀物陪我們看;我們上學之后,又為我們訂了很好的雜志,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擠出錢來做這些事的。不論是勞作之余,還是在“文革”期間被批斗之后,父親只要回到家里,都要和我們一起讀書為我們講解。1969年,姐姐小學畢業(yè)因家庭成分問題被迫輟學了。那時,父親因所謂的歷史問題被村里的人經(jīng)常批斗,一次被打得突發(fā)疝氣不能行走,險些喪了命。盡管如此,父親還是利用一切時間為姐姐上學的事找人。無數(shù)次的奔波,終于找到一位抗美援朝時期的戰(zhàn)友幫忙,才使姐姐能夠繼續(xù)上學,由此改變了她的命運?;謴透呖贾贫鹊谝荒晡液徒憬阃瑫r考上了中專和大學,在當?shù)貍鳛榧言?。姐姐的高考作文被收入?977年山西省高考作文選》,那本書的封面上有父親書寫的“光榮屬于有志氣的兒女”。他大概認為,能在逆境中堅持讀書并有收獲就是有志氣吧。
好像上帝要專門考驗他的意志一樣,父親的一生充滿坎坷。他生于二十世紀初,剛剛進入青年時期,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了,他打拳練功、進抗戰(zhàn)學院學習,隨時準備打仗。后來在游擊區(qū)擔任小學校長,每天背著手榴彈給學生上課,隨時準備轉(zhuǎn)移??箲?zhàn)勝利后,本來可以安定生活了,土改擴大化開始了,他死里逃生后得了肺病。1982年做白內(nèi)障手術時,檢查出肺結(jié)核灶化,他才想起來當時得的是肺結(jié)核,居然沒有要了他的命。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得了嚴重的傷寒,幾天幾夜昏迷不醒,是被抬下前線的。抗美援朝,他是炮兵,親眼目睹了身邊許多戰(zhàn)友的犧牲,而他居然沒有受傷。“文革”期間,多少人因為不堪忍受批斗而自殺,但他始終沒有產(chǎn)生過這樣的念頭。晚年的他被多種疾病困擾,自己嘗試解決的辦法,堅持用中醫(yī)調(diào)理,每年秋冬季節(jié)都要服用大量的中成藥。他研究整理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保健方法,堅持了多年八段錦和十二段錦、打坐吐納等健身術,還根據(jù)《針灸大成》整理出一套耳保健操,有效地遏制了聽力的下降。他從書本中從知識中獲得了生命的真諦和生命的力量。
1999年2月5日午后,父親最后一次經(jīng)歷了病痛的折磨后,安詳?shù)仉x開了我們,沒有遺言,沒有眼淚,平靜地走了。我按他的生前安排,為他火葬。他曾堅持說,土葬的人都選風水好的墓地,是為了保佑后代。我們祖上的墓地是請很有名的風水先生看的,是一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結(jié)果還是家破人亡,所以要火葬,要去得干干凈凈。他就這樣義無反顧地帶著平和、滿足去了另一個世界,沒有牽掛,沒有留戀。我相信各路鬼神也會為他的倔強而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