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豪
猶記得那支離歌,悠悠揚(yáng)揚(yáng)地穿越了多少個朝代,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知遇之恩,慨然赴死,在所不辭。猶記得那曲高山流水,潺潺流動了幾個世紀(jì),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的一紙求賢令,宛如天邊的一道絢麗的彩虹,給歷史的天空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寂寞的海子落落寡歡,當(dāng)她對餐館老板提出以詩換酒時,卻換來鄙夷的眼光。他只好默默走出餐館,也走進(jìn)更深的寂寞。
文人往往是寂寞的,“高處不勝寒”,因?yàn)闆]有人肯走進(jìn)他們詩意的心,更沒有人愿意在這片詩意的森林中采擷知音的花。焚高也是,莊子也是。
誰能讀懂燦爛的向日葵中的落寞?花,開得愈是歡;心,便愈是孤寂。知音難求,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jì),才會有人真正了解他當(dāng)時的感受和思緒。
金黃的麥田里,依然是金屬質(zhì)感的秋季最明艷的一抹金黃。陽光碾過枯草,有誰會陪梵高靜靜地守望這片空遠(yuǎn)的麥田?知音難求,人要的不是朝夕相處的伴侶,有時,如果深懂彼此,只要一次靜靜的守候便已足矣。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敝綦y得,有時,知音也不分界限,達(dá)成共鳴。五千年了,這哀怨而瑰麗,悲壯而綿長的歌謠,從關(guān)關(guān)雎鳩到霸王別姬,從蒹葭蒼蒼唱到紅樓殘夢,從雪花飄飛的北國唱到明麗如春的南疆;從白山黑水眼中唱到大江南北眉上。
尋尋覓覓,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能有個懂你的人便是幸福。從此不會再害怕寂寞,即使你獨(dú)處異鄉(xiāng)。
知音難求,但并不是不可求。跳出寂寞的圈子,用一雙尋找美的眼睛來尋找知音。摒棄勾心斗角的惡俗,才能更好地尋求。
知音,猶如心靈的港灣,安慰傷痕累累的心;猶如干渴時的一杯清茶,雖平淡卻足可以讓人回味良久。
有了知音,人生就會像加足馬力的汽車,一刻不停地奔向無盡的幸福;有了知音,生活就像擠滿顏料的調(diào)色板,可以調(diào)出最絢麗的色彩;有了知音,生活就像遨游于無盡的天際,脫去了一切精神和肉體的枷瑣。
知音難求,難求知音,這世界,誰是我心靈的共鳴?
【評點(diǎn)】
這篇文章從“知音”的角度切入,解讀材料,匠心獨(dú)具。開篇即是即事抒情,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知遇之恩慨然赴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還有曹操一紙求賢令覓知音,都具有歷史的縱深感。而凡高的事例,更使人感到知音的難得。但人生不可以沒有知音,生活的過程是尋找知音的過程。作者在強(qiáng)烈的情感中表達(dá)著真摯的渴望。散文詩的結(jié)構(gòu)模式,靈活多變的語言風(fēng)格和詩情哲理的融合,使得這篇文章文采洋溢,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