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塵
事實上所有的種子與所有的果實都是正在思考著的生命,一棵蔥、一棵蒜、一棵白菜或一棵草,只要不被人或羊吃掉,它們就不會停止歌唱。童話里充滿了會走路、會說話、會做夢、會飛翔的植物,所以童話總比戴著面具表演的人更真實,更有益于這個虛假的世界。
呈現(xiàn)在面前的果實與種子,不會運動,不會爭辯,像石頭那樣死睡著,但它們一定在夢著孤獨的樹木與沉默的土地。你移動它們,甚至把它們密封,剝奪了它們的呼吸。即使一月、一年、十年,也無法打碎它們的夢想,也無法削減它們對生命的渴望。你當(dāng)然可以把蔥切成幾截,把蒜拍得粉碎,讓蔬菜在沸水里軟如綿繩,消盡綠色;你可以把草曬干,去鋪窮人的床墊。果實會被你吃掉,種子會被你煮熟。這里有看不見的疼痛,有讓人無動于衷的死亡。
干枯的葉子掉進河流,會重新蓬勃起來,在水里沉浮漂游,如一條枯瘦的、奇怪的小魚。它是死亡后再生的幻影,長著希望的面孔,包裹著絕望的靈魂。這正是令人感動的植物,像我們司空見慣每天觸摸的木頭,即使把它們埋到地下,使它們變得漆黑如墨,它們也要吶喊、燃燒,燭照黑暗的生命。
因為不會串跳,不會詭辯,不會諂媚,所以植物們無法改變被統(tǒng)治被畸化的命運。它們有疼痛、有死亡,但無人能夠看見,我們每天在殺死成千上萬棵植物,成千上萬只正做夢的果實與種子,綠色的血,浸染了每一片土地,但我們卻聽不到植物的哭泣,因為我們不是植物。
我常常想,我是一個窮人,還有許許多多的窮人,還有許許多多更窮的人,是否像植物那樣,常常有沒有聲音的哭泣,看不見的疼痛?這哭泣、這疼痛,富人們永遠看不見。倒是富人們皺了下眉頭,被蚊子咬了一下,便立即引人注目,甚至成為新聞。
就做植物吧,扎根于土地,走進時間的心里。體驗疼痛,等待死亡,讓苦短的生命,擁有樸素的心靈。
植物先于人生,后于人死,這就是存在的規(guī)律,永遠的真義。
[美點賞析]
生命對一切生物來說,都是平等的,它不分強弱、高低、貴賤。它們的存在價值都是同等的重要和珍貴。因此,我們不應(yīng)該恃強凌弱,對弱勢生命采取屠殺的辦法來滿足強者的生存需要,這違背了生命的價值規(guī)律,破壞了生命的生態(tài)平衡。尤其是對那些弱小的生命,不要熟視無睹,任意踐踏,讓他們在生命的低層痛苦呻吟,這是對生命的侮辱,是一種不負(fù)責(zé)任的態(tài)度。作者雖是在說植物,而實際上是在說人類自己,要求我們應(yīng)該去“體驗疼痛,等待死亡,讓苦短的生命,擁有樸素的心靈”。
(曹天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