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成
·考點透視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作品閱讀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歷年來各地中考的考查熱點之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边@一兩年來,中考對古詩詞的考查逐步由一般性識記和理解的考查轉向以欣賞能力為重點的考查;由單一的客觀性選擇題轉向以主觀性表述題為主的多類型考查。從題型上看,無論是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還是比較閱讀題等,其考查范圍無外乎詩歌內容、語言、表達技巧、評價思想感情傾向,也有適當拓展,如考查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通過分析近年中考卷,詩歌鑒賞題可主要歸納為 “景物意境類”、“詩眼煉字類”、“名句賞析類”、“表達技巧類”、“情感內容類”五種表現(xiàn)形式。
·典例分析
一、景物意境類
(2008年浙江杭州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題目。
早 梅
唐 張 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注:“銷”同“消”。
1.對于“一樹寒梅白玉條”中的“白玉條”三字,有人說不恰當,不符合梅花呈朵狀的形態(tài)特征。試談談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眱删湔Z言質樸,但包含著不盡的意蘊。請作簡要賞析。
【解析】情景交融是詩詞的一個重要特征,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發(fā)滲透,進而營造出詩詞美妙的意境。所謂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這首詩歌的哪些字詞形象地寫出了景物什么樣的特點;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等。
典例第1題考查對景物描寫的理解?!鞍子駰l”是形象的說法,要判斷這比喻貼切與否需緊扣詩中的景物描寫,考慮詩人景物描寫的側重點及所觀察的位置等。答案示例:“白玉條”句是恰當?shù)模驗檫@樣更能體現(xiàn)梅花開得旺盛,壓滿枝頭,同時,也能說明詩人當時的立足點是在遠處,和頷聯(lián)相呼應。第2題要求對詩句賞析,賞析時應展開想象描繪詩句畫面,突出景物特點,同時點明景物中蘊涵的人物情感。答案示例:這兩句是寫詩人的觀察發(fā)現(xiàn)。遠望寒梅,似雪非雪,迷離恍惚;定睛細看,溪畔橋邊,寒梅近水,迎風怒放。詩人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既凸現(xiàn)了探索尋覓的驚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獨放的風姿。
【技巧點撥】①明確詩中具體景物景象;概括提煉景物的特點。②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細致生動的描繪,盡可能再現(xiàn)和重塑當時的情境氛圍。③景物襯托詩人的情感或景物所蘊藏的哲理。
【思路指南】景物特征→情境再現(xiàn)→詩人情感(生活哲理)
【常見誤區(qū)】描摹景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只單純關注景物忽視了景與情、景與理的關系,導致理解錯誤。
二、詩眼煉字類
(2008年湖北恩施卷)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1.請用自己的話生動地描述這首詩優(yōu)美的意境。
2.第四句詩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
【解析】古人常把在節(jié)骨眼處煉得好的、使全句飛揚流動的、令人越品越妙的字,稱作“詩眼”、“詞眼”。詩有詩眼,詞有詞眼,古人作詩作詞追求一字傳神,所以詩詞中那些最傳神、最生動形象、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也就成了考查的重點之一。常見的設題形式有:詩詞中的某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說說它的妙處;詩詞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詞,為什么;最能體現(xiàn)詩人情感的是哪個字;某個字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全詩意境的把握,描述詩歌意境不能只是簡單地翻譯,而應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答案示例:在一個煙雨迷蒙的夜晚,鄉(xiāng)村池塘中傳來陣陣蛙鳴。直到半夜詩人也沒有等來他約請的朋友,只好一個人伴著昏黃的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棋子震落了燈花。第2題考查的就是煉字,煉字這類技巧的賞析主要是從它的表達效果方面去談自己的理解——談所用字詞的準確、形象及其意蘊。賞析這兩處的精妙,應結合原句,看前后關系,看與詩歌主題關系,比較原字詞與改換字詞的區(qū)別。示例:不能。因為“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懊Α弊謩t與詩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情不協(xié)調。
【技巧點撥】①肯定好或肯定某個字詞更好并說出自己觀點。②展開聯(lián)想想象,把你認為好的字詞還原到詩中,再現(xiàn)詩人描繪的情景。③比較或點明字詞表達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
【思路指南】觀點明確→詞義解釋→字詞還原→效果比較
【常見誤區(qū)】單純地就字論字,脫離詩歌本身簡單地解釋字詞含義。
三、名句賞析類
(2008年湖北黃岡卷)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題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詩的頷聯(lián)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聞笛賦:_______________(2)爛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
【解析】名句是詩詞精華所在,或者形象生動,詩意橫生;或者蘊涵哲理,啟人心扉;或者情真意濃,格調高亢。詩詞名句千古傳誦,往往在景、情、理方面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是中考考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常見的設題形式有: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名句所展現(xiàn)出的畫面;解釋名句的含義;體悟名句蘊涵的哲理;名句所抒發(fā)的詩人情感等。
典例第1題考查對詩中典故的理解,平時閱讀詩詞應注意這方面的積累。答案:(1)懷念故友(2)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第2題考查對詩中名句的賞析,這首詩歌膾炙人口的無疑就是頸聯(lián)這兩句,詩人借助景象闡發(fā)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解答時要重點談其蘊涵的哲理。答案示例:這兩句詩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
【技巧點撥】①緊緊抓住名句中傳神意豐的字詞。②探究名句中寄寓的情感或哲理。③盡可能在全詩的基調范圍內,想象名句中更多的細節(jié)。
【思路指南】抓關鍵詞理解名句內容→展開想象再現(xiàn)名句意境→結合全詩感受名句情感→聯(lián)系生活領會名句哲理
【常見誤區(qū)】未能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再現(xiàn)名句韻味;只囿于名句本身,不能將名句與生活銜接。
四、表達技巧類
(2008年浙江嘉興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完成后面題目。
傷桃源薛道士
劉禹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fā),滿山無主任春風。
1.詩的前兩句中,哪兩個詞表現(xiàn)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圍?
2.詩的后兩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解析】
古詩詞十分講究表達技巧,它是詩人用來抒發(fā)情感、表達主旨的一種手段。明確詩詞的表達技巧,會便于理解詩詞的思想情感,對我們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都有重要意義。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這首詩歌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如何描繪景物的;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解答時要先緊抓住題干中“凄清冷漠”的要求,然后從詩句中尋找合適的詞語。答案:空、閑。第2題考查的是對詩歌情感、寫法的理解,理解情感可以結合詩歌的題目及第1題題干中的提示,這首詩的后兩句景物優(yōu)美,但詩人情感卻是傷感,兩相比較可知其寫法。答案示例:抒發(fā)了作者對薛道士的懷念之情(或寫出了物在人亡的悲傷之情);以樂景襯哀情(或對比)。
【技巧點撥】熟悉這些常見的表達技巧:①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②表現(xiàn)手法,有象征、用典、映襯 (又分為正襯和反襯)、小中見大、對比襯托、化虛為實、虛實結合、以動寫靜、動靜結合、以樂寫哀等;③修辭手法,有對偶、擬人、夸張、雙關等。
【思路指南】結合詩句或詞語具體分析→準確指出表達技巧→探究技巧要表現(xiàn)的內容(或抒發(fā)的情感、揭示的道理)
【常見誤區(qū)】對常見的表達技巧不熟悉;將表達技巧與詩歌語言特色混淆。
五、情感內容類
(2008年海南卷)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這首詩寫了早春時節(jié)的哪些景物?
2.請你說說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解析】“詩言志”,詩詞必然是為了表達詩人的某種思想情感而作,沒有任何思想情感的詩詞是不存在的。所以閱讀鑒賞詩詞,一定要在了解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理解體會詩詞中所蘊藏著的詩人的情感內容。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詞(或詩詞中的某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詩人在詩詞中闡述了什么哲理;這首詩詞給人以怎樣的啟示和思考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詩詞內容的理解。要注意時節(jié)是“早春”,答案:小雨;草色(小草)。第2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把握?;卮疬@道題要綜合整首詩的景物描寫所烘托出的詩人情感,答案:流露出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技巧點撥】①從詩人一貫的創(chuàng)作風格、身世、經(jīng)歷、志趣等方面去把握情感。②本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中渲染的景、詩中常見的意象等方面去探究情感。
【思路指南】結合詩人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體味詩詞中傳統(tǒng)意象→揣摩詩詞營造的意境
【常見誤區(qū)】僅停留在詩歌表面淺顯情感的把握上,而沒有深入挖掘詩歌中蘊藏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