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下期
文/深圳 張楠
我還是個學生,起初是在媽媽的影響下了解到《八小時以外》這本雜志的。媽媽可是這本雜志忠實的FANS。媽媽現(xiàn)在依然在買《八小時以外》,我也是每期必看。很喜歡《小說》和《情感》這兩個欄目,也許是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原因吧,一直喜歡翻閱情感類的文章,對這方面比較“感冒”??墒强吹枚嗔?,感覺有些俗套了。《八小時以外》的情感類文章總是很新穎,總能出現(xiàn)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jié)果。比如這期的《我刺傷了我自己的愛情》,感覺很真實,不像是在看小說,而是在聽一個人講述她的愛情經(jīng)歷。尤其是最后一句話:“破碎的瓶子能修補好,但痕跡總歸還在??!”不禁讓我深深思考。還喜歡看雜志里關(guān)于電影的介紹,看了《八小時以外》推薦的幾部韓國電影,感覺真的很不錯,也讓我這個本來不太喜歡韓國電影的人,對韓國的影視劇有了重新的認識。
期待下期精彩的《八小時以外》!
他鄉(xiāng)遇故知
文/芝加哥 侯增錦
今年我到美國芝加哥看女兒時,有機會跟隨女兒去了芝加哥圖書館。女兒介紹說,這個圖書館收藏著世界各國有代表性的書刊。我在七層的中文書刊區(qū),看到一些知名中文圖書占了兩排書架。最令我驚喜的是,我竟然在僅有的幾種中文雜志中,看到了我喜愛的《八小時以外》。真是他鄉(xiāng)遇故知,看到《八小時以外》我竟有種看到家人般欣喜。更令我激動的是,這里不僅有貴刊今年上半年的雜志,我還見到了貴刊最近改版的第七期雜志,精美的印刷、精彩的內(nèi)容,連女兒看了也說這本雜志不錯。
第二次去圖書館尋覓新一期的《八小時以外》之時,竟意外發(fā)現(xiàn)在一位美國讀者取閱的書刊中,竟然也有《八小時以外》!很想知道這位美國讀者為什么喜歡《八小時以外》,但由于自己的英語水平有限,又怕打擾人家,只好作罷。
我是《八小時以外》雜志的老讀者,連1980年貴刊的創(chuàng)刊號我也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可以說我見證了這本雜志近三十來年的發(fā)展變化。記得當年不僅個人訂戶很多,每個機關(guān)單位??吹降囊彩恰度嗣癞媹蟆泛汀栋诵r以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文化需求的提高,看得出來,貴刊在出版的海洋里經(jīng)受住了“顛簸”、“起伏”的考驗,不斷滿足著我們讀者的新需求。
我在這里能經(jīng)??吹劫F刊就不會感到孤獨。我非常感謝編輯們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希望貴刊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