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動
他是一名警察,一個不一般的警察,因為他有著過人的聽力。
他憑借竊聽器里傳來的嘈雜汽車引擎聲,就能判斷犯罪嫌疑人駕駛的是一輛標(biāo)致、本田還是奔馳;當(dāng)嫌疑人撥打電話時,他能根據(jù)不同號碼的按鍵聲音差異,分辨出嫌疑人撥打的電話號碼;在監(jiān)聽嫌疑人打電話時,他通過房屋墻壁的回聲,就可以推斷出嫌疑人此時是身處機場大廳,還是藏身于喧鬧的餐館,或是在呼嘯的列車上。
由于聽力超群,他可以辨別不同語言發(fā)音的細(xì)微差異,這讓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語言學(xué)家和訓(xùn)練有素的翻譯。他會說七國語言,包括俄語和阿拉伯語。他還自學(xué)了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梢哉f,他的腦子就像圖書館一樣匯集了各種口音,正是這種語言能力使他成為對抗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的珍貴人才。
他從警的時間不長,但他利用聽力的優(yōu)勢,竊聽到了大量珍貴線索。很多疑難的大案、要案,都在他的耳邊迎刃而解。他屢立奇功,獲得過各種獎勵和榮譽,于是被稱為警隊里的“超級英雄”。
沒見過他的人,都會羨慕他那神奇的聽力和他得到的那些榮譽。但誰也不會想到,這位超級英雄手里握著的不是手槍,而是一根盲人手杖,他身邊通常沒有警車而是跟著一只導(dǎo)盲犬。他叫夏查·范洛,是比利時警察局的一名盲人探員。
因為雙目失明,范洛從小時候起,就不得不努力傾聽周圍的一切聲響,來辨別自己到底身處何方,來躲避身邊的危險。因為看不見,從小到大,他在過馬路時經(jīng)常會撞到別人身上,或被一些車撞倒,這令他總是傷痕累累。他恨上帝的不公平,他變得自閉,自暴自棄。直到17歲那年,他因判斷失誤,撞在了一輛響著鈴的自行車上。
騎自行車的是個同他年齡相仿的女孩兒,她生氣地沖戴著墨鏡的他大聲質(zhì)問:“你為什么要故意撞倒我,看不見嗎?”他當(dāng)時身上撞得也很痛,就激憤地說:“是,我是個瞎子,怎么樣?”
“鈴按得那么響,不會用耳朵聽嗎?”女孩兒丟下這一句話,扶起自行車憤怒地離開了。他愣在那里,回味著那句話,才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耳朵。
從此,范洛開始鍛煉自己的聽力,他在各種場合,用各種聲音來訓(xùn)練自己的聽力,他不知吃過多少苦,流過多少汗,受過多少傷,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十幾年的艱苦練習(xí),讓他練就了天下無雙的敏銳聽力,直到自己進(jìn)入警隊,成為比利時警界里“失明的福爾摩斯”。
范洛從不忌諱別人說自己是個盲人,他常說:“如果我能看到光明,那我現(xiàn)在可能還是一個平庸的人。正因為我看不見,我才會專心努力地去聽,結(jié)果我聽到了別人無法聽到的聲音。”
一個人生命中的得與失,總是守恒的。我們在一個地方失去了,就一定會在另一個地方找回來。因為上帝送給每個人的都是兩扇窗子,當(dāng)他關(guān)閉了其中一扇時,就必然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
【美點賞析】
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講,失去就意味著痛苦,但是我們沒想到的是,有失去就會有獲得,生活是公正的。范洛失去了眼睛,但他的聽力超群,他一樣是個優(yōu)秀的警官。他也曾抱怨、消沉過,但被女孩兒的一句話敲醒,在不懈的努力下,他做的比正常人更優(yōu)秀。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身體的殘缺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心靈殘缺,心靈殘缺了,你的肢體再健全也是個行尸走肉。所以,我們要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不管生活中你失去什么,你要相信只要心在、夢在,明天會更美好。
文章先設(shè)懸念,指明他是個不一般的警察,有著過人的聽力,然后點出他是個盲人,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本文先敘述了范洛的故事,然后在末尾議論,點明主旨。敘議結(jié)合,揭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