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盡管現(xiàn)行的小學數(shù)學新教材圖文并茂、生動有趣、貼近孩子們生活,充滿了時代氣息,但教材畢竟只是數(shù)學知識與思想的濃縮本,呈現(xiàn)給孩子們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靜態(tài)知識,因此,對于以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解隱藏在靜態(tài)畫面背后的關于知識產生的探索歷程并不容易。為了讓學生能夠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也為了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前經常要裁剪大量的貼圖作為教學道具,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利用電子化教具,可以節(jié)省教師和學生課前準備的時間,有效地改變低、中年級教材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把教材“冰冷的美麗”轉變?yōu)閷W生“火熱的思考”。
教具說明
《貼圖板》是一款適用于概念、計算和法則的教學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的電子化教具。其下載網址為:http://www.jthyx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23。我們以“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應用題”為例,簡單地介紹該軟件的使用方法(如圖1)。
運行程序后,屏幕下方水平放置的一大排直觀的、可愛的圖片映入眼簾。先用鼠標選擇“蘋果”按鈕,在空白區(qū)域的合適位置連續(xù)單擊左鍵,從左向右依次擺10個蘋果,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在蘋果的下面擺6個梨(即建立了蘋果和梨的對應關系)。如果你多點了蘋果或者放的位置不對,也不用擔心,只要選擇右下角的“橡皮擦”按鈕,單擊多余的蘋果就可以將其擦除。另外,“橡皮擦”上面的 “移動”按鈕可以任意改變蘋果的位置,便于準確對位。為了清楚地比較蘋果和梨的多少,可以用長方形框出蘋果和梨同樣多的部分,然后,再用另外一種顏色的長方形框出蘋果比梨多的部分。具體操作即:點擊“長方形”工具,從6種顏色中任意選擇一種顏色,用鼠標沿著對角線方向畫出一個長方形。比較完成后,系統(tǒng)會引導學生列出算式,界面右邊的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提供了列式功能。如果要擦除屏幕內容,單擊兩片樹葉做成的“清屏”按鈕,就可以立即將屏幕清空,回到初始狀態(tài)了。
制作方法
本教具具有很多功能,其制作原理基本相通,其中,有關圖片的粘貼與刪除的方法是編程的重點。比如,在使用該教具的時候,我們不能把圖片進行滿屏粘貼,必須將它們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而控制范圍的方法有很多種,這里,我們采用了最簡單的按鈕控制法。下面,就以貼圖“小棒”的制作過程為例進行詳細的介紹。
1.素材準備
(1)小棒按鈕:新建元件-按鈕,名稱為“bot1”(如圖2)。
(2)空白按鈕:新建元件-按鈕,如圖3所示,只在“點擊”里面設定一個范圍,其他為空。
(3)刪除按鈕:新建元件-按鈕,名稱為“刪除”。
(4)小棒:新建元件-影片剪輯,名稱為“小棒”。右鍵單擊庫中的“小棒”,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鏈接”,接著,在鏈接對話框的標志符上填上“a01”。
2.設計與實現(xiàn)
制作原理:我們將空白按鈕作為粘圖的范圍,鼠標在空白按鈕內單擊,屏幕上會出現(xiàn)小棒;鼠標在空白按鈕外單擊,貼圖為無效。即:貼圖的過程,就是將庫中的小棒復制到屏幕中的過程。其實現(xiàn)步驟如下:
(1)切換到場景視圖,將“小棒”按鈕拖入場景,“空白”按鈕也拖入場景(如圖4)。
(2)新建ac圖層(如圖5),單擊第1幀打開動作面板,在里面輸入:
stop;//停止在當前幀。
var i = 1;//定義函數(shù)i為1,此函數(shù)跟貼圖的命名有關。
var y;//定義函數(shù)y
(3)選中“小棒”按鈕,打開動作面板,在里面輸入:
on (release) {//單擊按鈕
y = "a01";//定義值為a01也就是庫中小棒的標志符
}
(4)選中“空白”按鈕,打開動作面板,在里面輸入:
on (release) {//單擊按鈕
attachMo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