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景新
當年劉備因為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而茅塞頓開,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業(yè);少年李白看到老嫗磨針后而頓悟,終成神推鬼服的詩仙;汪精衛(wèi)因為貪戀權位,一念之間由“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的壯士,成為一心想做日寇兒皇帝的漢奸,而最終遺臭萬年。一念之間,人生陡然急轉,或是自此走上奮斗和成功之路,或是自此墜入墮落敗類空門,或是自此選擇平庸無為行列。
一念之間,石破天驚。人的一生,莫非是受到神靈的引領,或是冥冥之間有什么“定數”,為什么在錯綜復雜的意象中,非要接受最后可算是“臨門一腳”的暗示?試想,毛澤東“恰同學少年”時,也曾有過當一位教書先生的想法,對于走上革命之路來說,當先生似乎更加順理成章。但他在民族危亡之秋,毅然擔起扭轉乾坤的歷史責任。因為他有少年英才的理想和抱負,因為他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因為他有救國救民的智慧和膽識,因為他有悲天憫人的愛心和力量,因為他有“到中流激水”的體魄和氣慨。不做信念上、身體上、知識上、品德上的積累,就不會接受高尚人生的暗示,就不會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yè)。
一念之間,峰回路轉。李克強當年挾北大學生會主席、畢業(yè)后又是北大團委書記的優(yōu)勢,參加北京團市委領導人競選,在失敗之后,他面臨多種選擇,可以出國深造,可以著書立說,可以投機鉆營,可以自暴自棄,但他是選擇是,接受時代的選擇,接受人民的選擇,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站在歷史的潮頭。經過一番艱苦奮斗的歷練,他先后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河南省省長、省委書記,遼寧省省委書記,在中直機關、全國農業(yè)大省河南省、工業(yè)大省遼寧省,都取得了驕人的業(yè)績。在黨的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人民對這位中央高層最年輕的領導寄予厚望,相信他也一定不會辜負人民的期待。 一念之間,定格永恒。被譽為“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的雷鋒,在當通訊員時看到縣長揀起一顆螺絲釘起,他選擇了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他拋棄“小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一件件看似尋常的小事里,成就了一位平民英雄的永恒。
當然,也有許多人,受一念之間的誘惑和困繞,逐漸步入歧路,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有在功利面前選擇陰謀的竊國大盜袁世凱,有在誘惑面前“怒發(fā)沖冠為紅顏”的民族敗類吳三桂,有在歷史關頭選擇投降的叛徒張國燾……但更多的人,更多的時刻,在更多的機遇面前,沒有接受響應正確的一念之間的召喚,而是陷入錯誤的一念之間的泥淖:為走私巨頭獻歌獻媚的董文華,如今只能隔著迷茫的淚眼“望星空”;誤入吸毒場的歌手謝東,已感受不到他的“笑臉”;還有沉迷網吧、不思進取的中學生網友……真不知這些人的明天會怎樣,但如果迷途不知返,我們現在就可以斷定,這些人的明天會怎樣!
一念之間,讓我反思;一念之間,摧我奮進。但愿我能夠接受本文題的主旨,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后,一念之間化羽成蝶……
點評
文章內容上很豐富,引用了大量典型的事例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特別是一些歷史人物的引用使得文章歷史氣息濃郁。結構上清晰完整,給人一種整齊與和諧之感。作者還御用了大量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反問等增強了文章的氣勢,結尾處催人奮進,耐人尋味!
(指導老師 何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