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十三
2007年9月6日,當艾琳·佩珀伯格博士如往常一樣去看亞歷克斯,發(fā)現(xiàn)它已悄然去世。艾琳·佩珀伯格博士最后一次看到亞歷克斯時,同往常一樣向它道了晚安。“你真好,”亞歷克斯說,“我愛你?!薄拔乙矏勰?”“你明天能來嗎?”“當然,我明天會來的?!?/p>
亞歷克斯,世界上最聰明、最能說的鸚鵡。自1977年開始,它一直被訓練發(fā)展各項認知能力。
通常,這種鳥能夠活到80~90歲。亞歷克斯的死讓佩珀伯格遭受了很大的打擊,它只有31歲,英年早逝,死因不明。這讓世界各地無數(shù)亞歷克斯的“粉絲”痛悼不已。
1977年,在芝加哥的一家寵物店,佩珀伯格遇見了亞歷克斯,那時,這只灰鸚鵡只有13個月大,喜歡不停地說話,雖然翻來覆去說的只有那幾句。
佩珀伯格當時28歲,正在哈佛攻讀理論化學博士學位。受朋友的啟發(fā),佩珀伯格意識到,從化學專業(yè)改行研究鳥類并非不可能。更重要的是,還從來沒有人關(guān)注過鳥類的語言能力,這是個研究領(lǐng)域的空白,而自己家里正有一個愛說話的小鸚鵡,它看起來相當聰明。
鳥類與人類的親緣關(guān)系要追溯到3億年前,但鳥類的腦子很小,幾乎沒有灰質(zhì),也沒有類似人類大腦皮層的東西,沒有人認為它們可以學會語言。至于鸚鵡,人們認為它們只是在模仿人類說話,并不理解自己說了什么。
但是佩珀伯格不覺得自己在蠻干。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尼古拉斯·韓福瑞曾經(jīng)認為智力的發(fā)展更多是來源于對社會環(huán)境的回應(yīng),只有社會性動物才可能有智慧。
野外的非洲灰鸚鵡群居在濃密的熱帶雨林中,它們過著真正的社會性生活。為了覓食,非洲灰鸚鵡每天要飛行60公里,它們壽命很長,豐富的經(jīng)歷使它們發(fā)展出超越一般動物的認知能力?;饮W鵡會模仿人類說話,這是訓練它們學習語言、發(fā)展認知能力的先天優(yōu)勢。當時已有一些動物學家開始教鸚鵡學習符號等抽象概念?;谶@些前提,佩珀伯格打算證明非洲灰鸚鵡有很好的認知和語言能力。
佩珀伯格每周花40小時在她的理論化學博士學位上,另外再用40小時學習生物學、心理學、兒童語言學、人類學……這些她認為有助于研究動物如何與人類交流的學科上。
然而,要糾正人們對鳥類的偏見并不容易。佩珀伯格第一次去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申請研究鸚鵡行為的資助時,評委會的意見是:“你吃錯藥了吧?”那些權(quán)威根本不相信灰鸚鵡能干什么事。
佩珀伯格只好招來一些學生做志愿者,著手對亞歷克斯進行訓練。不久,她證明了灰鸚鵡可以根據(jù)標志來識別物體,這個小小的成果讓她拿到了一筆很少的經(jīng)費。這次評委的意見是:“好,那么灰鸚鵡能理解分類的概念嗎?”
于是,佩珀伯格和她的學生又設(shè)法證明,亞歷克斯能根據(jù)物體的形狀、顏色、材料等屬性為一些物體歸類,它能夠理解歸類和等級的概念。這次,評委們說:“非常好,但是鸚鵡沒有‘相同和‘不同的概念吧?”
經(jīng)過佩珀伯格的訓練,亞歷克斯在看到兩個木塊時,能判斷它們的顏色是否相同。也就是說,它能夠提取兩個物體某一方面的屬性,判斷出它們相同還是不同,并將這種判斷“說”出來。
佩珀伯格甚至讓亞歷克斯學會了數(shù)的概念,她將一些不同顏色的球和木塊放在盤子里,讓亞歷克斯說出盤子里有幾個紅色的球之類的答案。這樣的問題對于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都有些難度,但是亞歷克斯最終做到了。
佩珀伯格找了許多不同的志愿者參與這個實驗,亞歷克斯可以和任何人交談、表演,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與佩珀伯格一個人交流。
30年過去了,佩珀伯格和亞歷克斯的成就讓世人了解到,非洲灰鸚鵡在語言和推理邏輯方面的才能不亞于黑猩猩和海豚等哺乳動物,它能產(chǎn)生復雜、成熟的認知,并可以和別的生物進行溝通。
亞歷克斯最終的智力相當于一個5~6歲的兒童,盡管它的情商只有“兩歲”。亞歷克斯還擁有150個單詞的詞匯量,知道50種物體的名字,能描述7種顏色5種形狀。它能理解一些抽象概念,諸如“較大”和“較小”,數(shù)會數(shù)到6,還懂得零的概念。
亞歷克斯在做題時,有80%的正確率,佩珀伯格認為“它應(yīng)該都能做對”,但是很明顯,做到后來,它就不耐煩了,會故意弄錯。如果它將佩珀伯格惹怒了的話,它會懂得道歉。它甚至懂得要求一些東西——比如提供的物品不是它想要的,它會拒絕接受并再次提出要求。它總是在嘰嘰喳喳地說一些話,“要吃葡萄”、“要吃面包”、“想回去”……有時候它弄不懂自己說了什么,但有些時候,顯然它明白自己在要求什么。
佩珀伯格為亞歷克斯建了個網(wǎng)站,網(wǎng)站上出售印有它照片的咖啡杯和背包,吸引了許多“粉絲”。2007年9月6日以后,這個網(wǎng)站成了追悼亞歷克斯的地方。
不少人對佩珀伯格的研究表示關(guān)注,靈長類動物學家和人類學家關(guān)心物種間比較的問題,鳥類學家關(guān)心鳥類到底能有怎樣的智力,醫(yī)學研究者則認為佩珀伯格的訓練方法有助于他們對自閉癥孩子的治療和訓練,甚至寵物業(yè)也從佩珀伯格的研究中得到收獲。佩珀伯格說,人們不該將寵物關(guān)在籠子里,而應(yīng)該讓它們像在自然界中那樣自由自在地生存,面對豐富多樣的挑戰(zhàn)。
在2006年《新科學家》雜志的一輯展望未來50年的專題里,佩珀伯格曾表示,那時“我們將利用鳥類來理解人類語言的演化歷程,將對物種之間的交流重新賦予興趣”。
可惜,亞歷克斯沒有等到這一天。
(張建成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