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升 梁訓棟 盧 軍 閆 肅 李居清 李德忠
有這樣一位士兵,除了“神奇”二字,找不到更合適的字眼來描述他:說是步兵,他又是“全能炮手”;說是炮兵,他又是步兵輕武器樣樣精通的“全能射手”;不僅如此,他還是駕駛、傘降無一不能的特種兵。今年7月,在斯洛伐克舉行的第十四屆“安德魯波依德”國際特種兵比賽中,他與7名隊友一道,一舉奪得13個比賽項目中的8個單項第一,6個單項第二,取得了金牌數(shù)、獎牌數(shù)和外國參賽隊總分3項第一,并打破6項賽會紀錄。他個人榮獲全軍優(yōu)秀士官人才獎一等獎,先后榮立三等功、二等功和一等功各一次。
他,就是某海防團炮兵一連班長、一期士官張茂春。
當兵就要爭第一
2004年12月,18歲的張茂春從沂蒙革命老區(qū)入伍來到了位于渤海前哨的某海防團。
“他的眼里只有第一?!睜I教導員韋鴻標說。新兵每天做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下蹲起立,張茂春卻給自己不斷加碼,每個動作要各做300個;戰(zhàn)術基礎訓練,別人做兩遍三遍,而他堅持做七遍八遍甚至更多。新兵訓練結(jié)束考核時,張茂春一舉奪得9個訓練課目的7個第一,被團里樹為訓練標兵,提前一年晉升上等兵軍銜。
下到連隊后,當時,連里正開展訓練“龍虎榜”競賽,對訓練課目進行周考月評,每贏得一項冠軍,“龍虎榜”上這個人的名字后面就會掛上一面小紅旗。
第一次公布成績,“龍虎榜”上張茂春只有名字沒有小紅旗,而他的班長高偉名下卻有5面小紅旗。
那一夜,張茂春輾轉(zhuǎn)反側(cè),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一早,張茂春就向連長匯報了一個想法:當兵就要爭第一,我要進一步加大訓練強度,超越連里的訓練尖子,爭取多扛幾面紅旗!
這個消息就像一枚重磅炸彈,在全連炸了鍋?!懊?你這下可把海口夸大了”、“真不知天高地厚”、“新兵蛋子沒個數(shù)”,各種議論紛至沓來。
面對議論,張茂春信心十足。他給自己定下了每天訓練量至少要比別人多一倍的追趕目標。一個月后,張茂春終于從高偉手里“搶”下了第一面小紅旗,這讓他練得更刻苦、更頑強。此后,小紅旗一面面乖乖地歸到了張茂春“麾下”。
超越了本連的訓練尖子,張茂春的目光又盯上了營里、團里的“高手”。半年后,張茂春成了全團的“頂尖高手”。
千里馬也有失蹄的時候。2007年5月,營里組織400米障礙對抗賽,張茂春以1秒之差敗給了炮兵二連戰(zhàn)士鄭曉夢。
“不奪回第一,誓不罷休!”張茂春又發(fā)狠地練了起來。然而,反復練習,成績始終不見長進。張茂春盯著400米障礙場上的一個個障礙物琢磨開了:要是每過一個障礙物都能快0.1秒,總成績將提高2秒。于是,他對每個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和高度進行測量,用自己快跑時的步幅進行計算,并讓戰(zhàn)友用攝像機攝下自己跑400米障礙的全過程,一有空就拿出來細心揣摩。
經(jīng)過多次實踐,張茂春終于掌握了何處落腳最合適、騰空多高最省時、體力如何分配最科學、動作怎樣銜接最協(xié)調(diào),總結(jié)出了科學的400米障礙訓練法,他的成績一下提高了3秒。全連官兵效仿他的訓練方法,成績普遍得到提高,被大家稱為“茂春訓練法”。
“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蓋不成房。即使渾身是鐵,一個人能打幾顆釘?作為班長,我要讓我的兵成為人人羨慕和趕超的對手!”當上班長的張茂春又有了新的目標。
戰(zhàn)士小袁心理素質(zhì)差、膽子小,400米障礙訓練,一到跳矮墻、跨深坑兩腿就發(fā)軟。為增強小袁的自信心,張茂春在耐心講解要領、做好示范動作的同時,拉起與矮墻同樣高度、與深坑同樣寬度的橡皮筋,陪著小袁反復練。不久,小袁便消除了心理障礙,400米障礙成績很快突破了2分鐘,成了連里的訓練尖子。
張茂春當班長以來,所帶班連續(xù)4年被評為先進班。
訓練場上快一秒、精一厘、多一環(huán),戰(zhàn)場上的勝算就會增一分
新兵下連后,張茂春被分到炮班成了一名炮兵。為盡快實現(xiàn)由步兵到炮兵的轉(zhuǎn)變,他操課時間練瞄準手,課間休息時練一般炮手,晚上加班練炮長。半年下來,炮班的8個專業(yè)他都達到了優(yōu)秀,成為響當當?shù)摹叭芘谑帧薄?/p>
轉(zhuǎn)為偵察兵后,張茂春從汽車駕駛到GPS使用,從滲透偵察到調(diào)制要圖逐項突破;機槍、步槍、手槍、火箭筒等十多種輕武器樣樣精通;陸海運動目標、夜間隱蔽目標,臥、跪、立姿精度射擊槍槍中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能射手”。戰(zhàn)友們評價他:四年三個崗,崗崗叫得響。
“訓練場上快一秒、精一厘、多一環(huán),戰(zhàn)場上的勝算就會增一分?!睆埫河眯淖聊ト绾斡酶茖W的方法推進訓練質(zhì)量的提升,向自己創(chuàng)造的紀錄發(fā)起挑戰(zhàn)。
2005年12月,在團組織的年度考核中,張茂春一舉奪得瞄準手專業(yè)第一名。但是,在后來的訓練中他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努力,成績總是徘徊不前。其他戰(zhàn)友紛紛勸他:“瞄準手既要精確裝定表尺和分劃,又要迅速操作火炮高低和方向,一心不可二用。你的成績已經(jīng)達到了極限,不可能再有新的突破了?!?/p>
戰(zhàn)友的勸說并沒有讓張茂春停下探索的腳步。一次,在與戰(zhàn)友聊天時提到《射雕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故事,他突然產(chǎn)生了靈感,決心將“一心二用”搬到瞄準手訓練中。
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經(jīng)過3個月的反復練習,張茂春把瞄準手雙手操作技能變成了一種本能反應,創(chuàng)造了瞄準手裝定改裝29秒的最佳成績,比新大綱規(guī)定的優(yōu)秀成績提前了49秒。
嘗到了用腦子練兵甜頭的張茂春,鉆研愈發(fā)刻苦了。炮閂分解結(jié)合訓練,他總結(jié)出了“分解結(jié)合程序化、擺放位置精確化、操作動作模式化”的操作規(guī)程,使訓練成績縮短到35秒。
倒也要倒在沖鋒的路上
是雄鷹就要搏擊長空。今年2月,張茂春被選調(diào)到軍區(qū)國際特種兵比賽集訓隊。臨行前,有戰(zhàn)友半是警告半是提醒地告訴他,國際特種兵比賽集訓隊的艱難困苦遠非常人想象,也絕非憑一腔熱血就能堅持下來的。張茂春擲地有聲:“你怕狼,就別到森林里去。每一??嚯y,我都欣然吞入腹中,那是昂貴的鈣,它會使我的骨頭更硬!”
整個集訓中,沒有一個休息日。4個月集訓下來,張茂春跑過的路程不少于1500公里,負重接近5000公斤,特制的作戰(zhàn)靴穿破了3雙,最終以全部考核課目前三名的成績,第一個被確定為參賽隊員,參加在斯洛伐克舉行的第十四屆“安德魯波依德”國際特種兵比賽。
7月1日,斯洛伐克列士基綜合訓練基地350米上空,滿載參賽隊員的飛機正在云中穿梭。
“準備,跳!”當?shù)貢r間8時45分,隨著裁判員一聲指令,瞬間,我4名特戰(zhàn)隊員如離弦之箭彈出艙門。
“風!注意大風!”幾乎在跳出艙門的同時,特戰(zhàn)隊隊員已察覺到風速在加大,連長莊須周高喊著提醒大家。
這是中國軍隊首次參加“安德魯波依德”國際特種兵大賽,傘降又是這次比賽的第一個課目,絕對不能有半點閃失。此刻,莊連長最擔心的要數(shù)張茂春了。只有1.72米的他,是所有參賽隊員中個頭最小、體重最輕的隊員。如此大的風,他能經(jīng)受得住嗎?
然而,就是這個登機前還被外國大兵戲稱為“boy(小鬼)”的張茂春,憑借超常的體力、毅力和智慧,第一個著了陸,從離機到著陸僅用時1分38秒,創(chuàng)造了參賽隊的又一個紀錄。
7月2日1時30分,國際特種兵競賽5公里奔襲課目開始了。夜幕像一張大網(wǎng),死死罩著植被茂密、地形復雜的斯洛伐克中南部山區(qū)的原始森林,野狼、野豬吼叫聲不絕于耳,氣氛緊張得讓人窒息。
被隊員們譽為“飛人”的張茂春奔襲在小分隊最前面。此時,隊員們體力都幾乎消耗殆盡。張茂春主動把隊長和翻譯的裝具背到自己身上,咬緊牙關向前沖。就在終點越來越近時,一陣鉆心的疼痛讓張茂春一個趔趄差點摔倒。300米、200米、100米……“18分20秒!”4名隊員幾乎同時到達終點——“中國隊,第一!”聽到裁判員的口令,張茂春拔下戰(zhàn)靴,一粒石子已經(jīng)深深扎進右腳心,鮮血浸濕了鞋墊……
“倒也要倒在沖鋒的路上!就是死,手指也要緊扣扳機?!背綐O限,張茂春靠的就是這種信念。
(王景義薦自2009年9月26日《前衛(wèi)報》圖:無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