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峰
她,高曉芳,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十五年,她始終如一地為家庭、父母、丈夫、女兒、學生默默付出。公婆說,她是好兒媳;丈夫說,她是好妻子;女兒說,她是好媽媽;學生說,她是好老師。
她說,我是軍嫂,為了那軍旗更鮮艷,我能做的就是對丈夫多一份支持,對老人多一份孝心,對孩子多一份母愛,對工作多一份執(zhí)著……
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時,她突然接到丈夫的電話:“曉芳,我已和戰(zhàn)友寫下血書,奔赴抗洪第一線……”她的心猛地一沉,仿佛突然間被抽去了什么,空蕩蕩的。電話那頭丈夫焦急的詢問才讓她回過神來,嘴角擠出一個字:“好!”掛了電話,思潮翻涌,擔心、憂慮讓她寢食難安。但她深知軍人的職責,理解丈夫的做法,他要為丈夫守好這個家,為他解除后顧之憂。她沒有將這件事告訴老人,表面上和平常一樣,內心里卻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不久,公公因青光眼住進了醫(yī)院,需要馬上手術治療。她每天奔忙于家、醫(yī)院和學校,為公公送飯,接送女兒上學,加班加點備課、批改作業(yè),晚上還得每隔一段時間起來照看患有哮喘的女兒,也更為丈夫的安危憂心如焚。長期的勞累使她患上了急性感染神經根炎,犯病時疼痛難忍。工作生活的壓力和病痛的折磨使她身心疲憊,幾次險些暈倒在馬路上。然而,他沒有絲毫的抱怨,有的只是默默的堅持。風雨中,她為丈夫建起溫暖的港灣。丈夫回來時,看到的是身體健康的老人,成績優(yōu)異的女兒,還有堅強樂觀的她。然而,丈夫卻不知道其間發(fā)生的事情。
此后,婆婆曾因腦溢血三次住院,兩次急性發(fā)作,情況危急,都是她一直守候在老人身邊。同病房的阿姨羨慕不已:“你的女兒可真孝順啊!”等知道她是兒媳,更是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她時常忙碌了一天后,躺在床上給丈夫寫信、打電話,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常常是捧了來信讀了一遍又一遍,看了一回又一回,常常是,她在電話這頭,他在電話那頭,說自己很好,不要牽掛,工作要投入,困難總會過去的……短短的相聚,長長的別離。十五載春秋,聽春風夏雨,看秋實冬雪,她和丈夫相聚的日子加起來不足三年。
丈夫不在身邊,教育女兒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送女兒上學,接女兒回家,陪女兒學舞蹈、電子琴和繪畫,輔導女兒做功課……她一次也沒落下,女兒多次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1999年,學校安排任校長辦公室主任多年的她下鄉(xiāng)支教半年,擔任副校長。這是讓人羨慕不已的機會,然而她卻把機會讓給了別人,因為一家老小都需要她照顧。于是,她就在校辦主任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丈夫遠在軍營,她更明白成功要靠自己追求。她參加函授,憑著驚人的毅力,拿到了本科文憑和研究生課程班結業(yè)證書。工作中,她勤懇踏實,刻苦鉆研,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先后榮獲市級教學能手、市級學科帶頭人的稱號,2000年被評為蘇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1996、2006年兩次被評為常熟市、蘇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三次被評為教育系統(tǒng)優(yōu)秀黨員,八次年度考核優(yōu)秀。
她,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軍嫂,默默地付出,堅守著“大后方”,為了那軍旗高高飄揚。丈夫李劍鋒一心撲在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刻苦鉆研,以精湛的醫(yī)術贏得了官兵的贊譽,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榮立三等功一次。
每當聽到對她的夸獎,她總是淡淡一笑:“我和千千萬萬的軍嫂一樣,為了丈夫工作,為了那軍旗更鮮艷,付出并收獲著,辛苦并快樂著?!?/p>
(作者單位:91079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