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鴻
2008秋拍北京翰海
翰海古代書畫共有二百二十余件拍品,成交價為2905萬,由于只有半的成交額,可見單件的成交不俗,其中書法作品普遍拍出好成績。明代書法之中,有廣東名賢陳獻(xiàn)章(白沙先生)茅龍筆書法手卷一件(499號),估價六十萬,以底價成交,此卷用白沙貫用的茅龍筆書寫,通篇倒也氣韻不凡,且題跋引首均為名家:題引首的是大收藏家,雙溪草堂主人齊彥槐,題跋則有連中三元的陳繼昌等,但是由于書法界通常認(rèn)為,“白沙”是陳獻(xiàn)章所住的地方,他自己只用字“公甫”的落款,因此落款“白沙”的都是偽托,所以即使寫跋俱佳,也僅以底價成交。對聯(lián)之中,左宗棠的一副花箋對聯(lián)較為特別(346號),此聯(lián)用紙名貴,保存完好,更難得的是,聯(lián)文的內(nèi)容有“菩提長在眾香中”的語句,寓意吉祥,落槌價為10萬,可說合理。條幅書法中,康熙御筆臨董其昌的一幅高頭大軸,以10萬開拍,19萬成交,可算撿漏,而同樣是高達(dá)兩米的王鐸草書條幅,則高達(dá)87萬,接近最高的行情。另一軸同樣是綾本的草書,尺寸也相仿,卻僅以58萬成交,可見同是王鐸,也有貴賤之別。
至于說到罕見的書法,則有319號王宸山水成扇,王宸在清代并不是一等的名家,但此扇的另一面,卻有和珅的行書,所以此扇以4.8萬落槌,也是物以稀為貴了。
2008秋拍北京長風(fēng)
長風(fēng)的古代專場,僅有69件拍品,成交高達(dá)百分之八十以上,總額達(dá)到3000多萬,是因為他們征集到一批高端的拍品:王季遷的“寶武堂”舊藏古代書畫。太倉王氏是從明代開始就享譽江南的望族,王季遷是吳湖帆的弟子,又是世界有名的中國古代書畫收藏家,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中專門辟出一館珍藏其家族的藏品,在王氏近年辭世之后,其舊藏直牽動著收藏界的目光,這次長風(fēng)終于征集到一批寶武堂的舊物,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王氏的收藏,以年代跨度大,作品精湛而著稱,尤其是清代“四王”的作品,更是有數(shù)十件之多,此次就有三件“四王”露面,691號王鑒《仿黃公望長卷》,純用水墨,是其早年作品,用筆清新,有清代書法家王澍等題跋,落槌價為582萬?!八耐酢敝凶蠲F的王暈(石谷)一幅描繪廣東羅浮山風(fēng)景的小中堂,王翚從來沒有到過廣東的記載,所描繪的羅浮山更多的是出于他對這南粵名山的想象,仙山樓閣之中,有行人漫步其中,意境令人神往。由于其鈐蓋的三方印章與權(quán)威工具書相符,因此此幅以高達(dá)784萬成交,也是意料中事。
王氏藏品之中,也有小名家的作品,但是都是精心之作,如671號錢杜的《坐看云起圖卷》即是
例。錢杜以工細(xì)文靜的青綠為畫壇所重,此卷雖然尺寸小,但是文秀之氣更足,青綠也是艷而不俗,題跋的也都是當(dāng)時名士,成交價為112萬。即使是無名之作,王氏所藏也具有特別意義,如656號《明人無款七賢圖》,用筆精細(xì),典型的明代初年風(fēng)格,又開啟了明中期仇英一派的先路,此幅由王氏本人題詩堂,以53萬成交。
2008秋拍北京匡時
匡時2008秋拍的古畫并不是重點推的專場,然亦拍出4566萬的不錯成果??飼r的一大特色是以小名家的精品作號召,如683號汪中的《得趣在人》冊頁,汪中是清初并不怎么出名的畫家,這套十二開的絹本冊頁,是他在康熙初年,為一個同社的好朋友所作。清初的工筆畫,除了宮廷繪畫之外,一向較為藝術(shù)史界所忽略,而這一冊卻是清初民間畫中的精品。全套十二開,描繪了竹葉,太湖石,菊花等庭院小品,又有賞雪,文士雅會等人物題材,其實是一套雜畫冊。由于這冊品相保存極為完好,加上又經(jīng)過《中國古代書畫圖錄》等著錄,曾經(jīng)單行出版,所以最后拍出了354萬之多,也為小名家作品揚了一回眉。冊頁方面的精品還有684號的惲壽平《雜畫冊》,這冊也是十二開,畫了山水、荷花等小品,每開均有乾隆的弟弟,瑤華道人所題的行書。著錄方面,此冊曾為清末收藏家陸心源,南社社員高吹萬(就是最近獲諾貝爾獎的高琨祖父)所藏。最為經(jīng)典的是這冊上的惲壽平印章,是《中國古代書畫家印鑒》的取樣原始題材,所以擁有無可爭辯的說服力。當(dāng)然,也不是說這冊就最為完美,例如在人美所出版的《惲壽平畫集》中,就有相同題材的冊頁出現(xiàn),但是古代的畫家一稿多畫,也是常有的事情,此冊最后以略低于底價的201萬成交,與買家信心不足可能也有關(guān)系。
2009春拍北京保利
保利今年春拍將近代書畫與古代書畫合為場,此場總共有四百余件,古代書畫部分較為出色的畫作,如明代藍(lán)瑛的《云壑高秋》圖,這是藍(lán)瑛傳世的好幾本同樣題材作品之一,描繪秋天的高聳山川景色,圖中挺拔的蒼松襯托起遠(yuǎn)山的高兀,點點紅色的秋楓使畫面平添幾分秋意,又暗合了此畫祝壽的吉祥涵義。藍(lán)瑛作此畫的時候已是七十五歲的高齡,也是藝術(shù)最純熟的時候。此畫清代以來有多位畫家曾有臨本,包括近人高劍父等。這幅中堂上,可能原來有古人的題詞,已經(jīng)失去,現(xiàn)在有徐邦達(dá)與史樹青兩位當(dāng)今影響巨大的鑒賞家題詩,僅以底價100萬成交。
至于其他無題跋的古畫,成績更是平平,題跋古人稱為“幫手”,也就是說買賣之中,有題跋的古代書畫價錢截然不同,其實本場中有不少堪稱精品的貨色,如416號的錢選《明妃臥琴圖卷》,畫的是漢代王昭君的故事,全畫設(shè)色沉靜,具有錢氏典型風(fēng)格,不過畫上只有無名的古人題跋兩段,以元代如此影響深遠(yuǎn)的大家當(dāng)不至如是,此畫僅以40萬成交。緊接的417號是清初人物大家禹之鼎的《揭缽圖卷》畫了兩百多個人物,都是工筆精細(xì)之作,但是上面也沒有前人的題跋藏印,僅以50萬底價就拍出去。
保利的古代書法方面則顯得乏善可陳,甚至有明顯的新仿贗品廁身其司。454號的梁啟超《楷書聯(lián)》則是明顯一例,此聯(lián)上下居然出現(xiàn)兩個“之”字,用筆拙劣不說,其字體明顯是從榮寶齋出版的梁啟超書法集中的一件斗方上集出,所以上下聯(lián)文全不相干。比較有娛樂性的是356號的“允良”草書條幅,此幅從材料上看是清初書法沒問題,“允良”的名字工具書上當(dāng)然沒有,買家們錯認(rèn)是康熙的兒子輩人,最后以5萬拍出。熟悉廣東古代書法的人都知道,這個“允良”其實就是雍正年間廣東順德的張允良而已,他的字在廣東從來沒有賣過這樣的高價錢。
2009秋拍山東天承
古代書畫向是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專利”,山東的拍賣行今年也敢問鼎,其勇氣實在可嘉,也可見古代書畫正日漸紅火。不到兩百件拍品,成交率達(dá)52%,6400多萬的成交額,不能不令人咂舌。全場最高的拍品,為元代四家之,倪瓚的《溪山勝概圖》,此幅山水畫法其實只是一般,但由于畫曾經(jīng)為明代項子京,清代梁清標(biāo)等多位大收藏家所珍藏過,所以也引起藏家的追逐,從280萬開始叫價,最后以425萬成交。此專場中其實還有不少“漏”可以撿,如520號的董其昌《山水小景》絹本條幅,用墨用筆,都是董思翁的本色精作,何況還有吳湖帆的題簽,僅以43萬便告易手。
2009北京嘉德19期四季拍賣
嘉德的四季拍賣,向來被視為最富有冒險家精神的樂園,尤其是古代書畫部分,因為其中充斥著大量的“老沖頭”和沙中的黃金,這次嘉德又爆出一樁黑馬事件:1336號標(biāo)題為“八大山人(款)海棠花”,從畫面看,海棠只有一枝,還比較模糊,品相不是太好,但是上面題的兩次書法都與八大的風(fēng)格極為接近,而且這件從日本回流的畫上,還有吳昌碩弟子,海派大家王一亭的題簽,盡管標(biāo)出了“款”字,從兩萬底價開始競價,居然舉到224萬成交,是底價的一百多倍,又使市場上多了一樁談資。
2009春拍北京長風(fēng)
長風(fēng)今年春季的古畫比去年更有看頭,如沈周的《蕉陰弄琴》就是沈氏中年的精品,尤其是細(xì)筆的沈周,歷來均視為罕見之物,此畫有王季遷題簽,尺寸達(dá)到八個平尺以上,保存完好,落槌價為425萬,如果能考證出著錄的話,當(dāng)更有前途。又如揚州八家中的李觶《富貴多壽》,畫了滿滿紙的松柏,牡丹,紫藤等吉祥題材,作于乾隆十九年,正是其藝術(shù)生涯的頂峰時期,此畫有當(dāng)代大師程十發(fā)題簽,幾方印章均符合印譜,加上又經(jīng)過《歷代名畫大觀》等著錄,可說流傳有序,最后以560萬落槌,也創(chuàng)出畫家本人作品的最高紀(jì)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