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東西,東西兩塊”中德先鋒設計展。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德國設計似乎就是“功能至上”的代名詞。二十世紀早期的德國作為現代設計的誕生之地,理所當然的成為日后設計標準的創(chuàng)立之所。然而,當德國設計師們以系統(tǒng)化的功能主義為原則,幾乎完全擯棄傳統(tǒng)視覺美感的新法則被推廣至世界范圍之后,也慢慢造就了某種根深蒂固的“成見”:德國的設計品雖然具備精良、嚴謹、有效、高度制式化等諸多優(yōu)點,卻在很多時候顯得沉悶、枯燥、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而此次由歌德學院(中國)帶來的“中德先鋒設討”第四個系列——“兩塊東西,東西兩塊”,徹底打破人們對于德國的古板印象來自德國的近十位青年設計師的時裝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在北京展出,展現在氣質上更加自由和開放的新德國設計作品。
展覽的名稱“兩塊東西”是指“物品”——設計品,“東西兩塊”是指“地區(qū)”——德國、中國。與其他大多數設計展不同的是:這里的設計品是可以出售的,任何人都可以把它們帶走,展覽更像是一間臨時的“商店”,在這個空間內通過“購買”這一動作,設計品從擺放在展臺上的藝術品回歸其本來的身份——消費品。
缺了兩條腿的桌子,倒立著的鐵鍬衣架,放大版的刷子板凳……各種日常物品的妙處在新的情境下凸現出幾絲幽默感。對“普通的日常的”鐵鍬做稍微改動,就將其變成了一間優(yōu)雅的掛衣架,實際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東西德合并后,新德國以其巨大的包容性與文化多樣性不斷豐富著自身,任何一種文化形態(tài)成者規(guī)念在德國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次展覽所介紹的設計師與他們的設計作品正是這段“豐富時期”的一組抽樣。
大部分計作品不約而同的表現出一種隱藏的幽默,這與“成見”中德國設計均以高技術手段明確表述概念并且力圖得到嚴肅結果的觀點大相徑庭,這不僅是對既有設計體系的“挑釁”,在另一方面設計師們也希望通過這些“挑釁”式的作品,對大家早已熟知的“生活狀態(tài)”進行一些可能的“幽默擾動”
(編輯/章卓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