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蕾
女兒4歲,想象力、觀察力和動手能力都很強。她之所以能養(yǎng)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xí)慣,與身處自由、寬容、和諧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如果一個孩子不善于觀察、想象,就會失去很多自主探究和學(xué)習(xí)的機會。所以,培養(yǎng)女兒的觀察與想象能力,成為我育兒路上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
我是個不怕臟不怕亂的媽媽,經(jīng)常帶著女兒畫畫、捏彩泥。從無目的地涂鴉,到圓和直線,再到完整的太陽、青草地。每畫完一幅畫,她都會自己解說一番。而我,則特地辟出一片天地,將女兒的畫作一一粘貼展示。有朋友來到家里,不免詫異:“這么一面雪白的墻,都貼成這樣了?”“對,這是我家的風(fēng)景墻,都是小女大作!”女兒聽見了,每每主動跑過來,雄赳赳、氣昂昂地站在一旁。我深知,這樣的肯定是對孩子莫大的鼓勵。我還鼓勵女兒給家里的雞蛋都進行改造:粘上一些小棉花球,變成小綿羊;畫上鱗片和尾巴,做條胖嘟嘟的小金魚……女兒樂此不疲,她的想象能力也大為增強。雖然家里常常被搞得狼藉一片,但與孩子的成長相比,微不足道。
我曾經(jīng)聽過一節(jié)關(guān)于蜻蜓的繪畫公開課,教師的意圖是讓孩子們懂得:蜻蜓身上的斑紋都是對稱的??梢还?jié)課下來,孩子們只學(xué)會了畫基本圖形,根本沒有真正領(lǐng)悟到什么叫對稱。問過幾個孩子才知道,他們沒近距離觀察過蜻蜓。而第一次帶女兒去郊游發(fā)生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
那天,女兒看著野外一片蔥綠,非常困惑地問道:“媽媽,現(xiàn)在是秋天嗎?怎么葉子是綠色的?老師教我們畫畫時說秋天的葉子是黃的!”面對孩子的問題,我無言以對。許多孩子只是學(xué)會了模仿以及唯老師馬首是瞻,這樣的教育對孩子們而言又有什么意義呢?我深深體會到:成長于城市,水泥叢林剝奪了很多孩子們親近自然的機會,也影響了他們觀察身邊很多美好的事物。
于是,我在家里的大陽臺上給女兒“開墾”出一個小小的生物角,讓孩子親密接觸自然、接觸生命,觀察身邊發(fā)生的一切。從去市場上選種、買種,到播種、培育,女兒悉心照顧著親手種的大蒜、豆子,觀察它們的成長??吹狡饺战o植物拍的照片,她驚嘆于種子成長中的神奇,也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自豪。切身的經(jīng)驗是女兒心靈豐盈的源泉。有了這個小小的生物角后,女兒的詞匯量更為豐富了,畫作內(nèi)容與形式也變得多姿多彩了。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想象是成長的輪軸。相信有了這兩扇翅膀,成長路上她會走得更遠、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