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
一樁離奇的貪賭游戲
越是暴利,越要考慮暴利的后果
哲理的故事
事情發(fā)生在拉斯維加斯,萊爾走進一間大賭場,來到輪盤邊。他兩眼盯著輪盤轉(zhuǎn),小白球咔啦咔啦跳,每次中獎號碼開出來,就聽見他嘴上咿咿哦哦,不知道在說什么。過了一會兒,交換機的號碼開出來,是7。只聽見萊爾大叫一聲:“噢,不!”
然后萊爾拿著10塊美金,交給輪盤操作員,說:“這是我輸?shù)?0塊錢?!?/p>
“對不起,先生,您有下注嗎?”
“有??!”
“在哪里,我怎么沒看見?”
“我在心里下注?!?/p>
“先生,您為什么不在牌面上下注呢?”
“我討厭別人看見我下的號碼跟著我下?!?/p>
“噢,我明白了,可不可以請問您剛剛下的是哪個號碼呀?”
“我下的是19號?!比R爾靠近操作員的耳邊說。
“放心,我不會告訴其他人!”操作員向萊爾眨了眨右眼,同時收下了10塊美金。他心里想:“今天又碰到一個二百五!反正拉斯維加斯這種地方,隔三差五就可以看到相貌堂堂卻精神失常的人。”
輪盤接著轉(zhuǎn),開出新一個號碼“8”,只見萊爾說了一聲:“啊,差一點!”然后又塞給操作員20塊美金,操作員一樣眨眨眼,說:“先生,您心里下的該不會是9號吧?”
“對啊,正是9號。差一號就翻本了!”
輪盤又開出了一個個號碼,只聽見萊爾不斷捶胸頓足,說:“哎呀!”“糟糕!”“噢,狗屎!”……30塊、40塊、50塊。
鈔票一張張塞進操作員的口袋。“媽的,我輸了1000塊?!比R爾氣得握緊雙拳。操作員的神經(jīng)也緊張了起來,1000元,太多了點。他猶豫了。
“史都,有什么事嗎?”這時經(jīng)理走了過來。
“經(jīng)理,這家伙有神經(jīng)病,他說他在心里下注,輸了1000塊。”名叫史都的操作員放低聲音說。
“接受它!”
“這樣好嗎?”
“沒問題,我在旁邊已經(jīng)觀察很久,他真的是……”經(jīng)理把嘴巴張開,“要祖上積德,才能遇上這種呆子。中國的《易經(jīng)》說,老天給你的不拿,必遭大禍。接受它。前面的就算了,現(xiàn)在開始你我一人一半?!?/p>
操作員點點頭,經(jīng)理轉(zhuǎn)過身對萊爾說:“先生,我們接受您的下注。像您這么誠實的人,天底下很難找到第二人,至少在拉斯維加斯我是從來沒遇到過?!?/p>
說完,經(jīng)理和操作員收下1000塊,兩個人都想躲進廁所去狂笑。
輪盤又開始轉(zhuǎn)動,小白球咔啦咔啦,跳進了“17”號的號碼槽。這時萊爾像發(fā)了瘋似地狂叫:“呀嘩!17,我就知道是17!我下了1萬塊在17號?。 ?/p>
這下事情大了!輪盤單單賭一個號碼,是1賠36!1萬塊美金可要賠36萬美金!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
事情鬧上法庭,法官的判決是:如果賭場先前已接受萊爾的賭注,那么,前面贏的接受,后面輸?shù)囊惨邮?。賭博就是賭博,輸贏的規(guī)則要公平,不能只挑贏不服輸。(郝廣才)
故事的哲理
任何一項決策,都需要考慮到風險。任何一樁交易,利益和風險都是相伴而來,規(guī)則永遠對雙方是平等的??上В诒├恼T惑面前,我們往往總是忘記這個常識。而作為領(lǐng)導,還需要謹記的是:規(guī)則除了約束對方與下屬之外,同時也包括你自己。管理
餐館老板的測試題
沒有猝不及防的危機
哲理的故事
餐館老板口試員工的問題:如果捧餐時手上托盤不穩(wěn),又救之不及,應怎么辦?大部分人答不出。救之不及時,惟有由得托盤掉下來,還能怎么辦?
不!標準答案是:用最后一點兒力量,使托盤掉向遠離客人的地方。如果周圍都有客人,則倒向大人,遠離小孩;倒向男人,遠離女人;倒向人的身體,遠離他們的頭。
故事的哲理
人生常不如意,天天都可能受到打擊,組織也是如此,危機無處不在。而危機處理,就是面臨無可避免的失敗時,選擇使損失減到最低的方式。道理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只有在歌舞升平時就將各種止損預案都考慮好的企業(yè),才能痛苦最小地度過看似猝不及防的危機!管理
危險提示
永遠不要失去對“為什么”的興趣
哲理的故事
薩姆是一家小公司的普通職員。一次,他的公司接下一項重要的任務,薩姆被要求加班。
那一天,完成好分配的工作后很晚了,薩姆急急地往車站趕去。等了20多分鐘后,來了一輛雙層巴士。薩姆上車后,只看到一位看起來很虛弱的老人。薩姆覺得很不舒服,他準備到上面去躺一會兒,可是,老人突然說到:“小伙子,別上去。上面危險?!彼_姆看了老人一臉認真的樣子,聽從了老人的勸告,在車后面的一個座位上坐下。20分鐘過后,薩姆平安地到了站,即使坐得有些難受,不過薩姆覺得還是安全重要。
第二天,薩姆同樣工作到很晚。他又登上了那輛最后一班的雙層巴士,令他有些驚訝的是,他又遇到了那位老人。薩姆一上車便聽見老人說道:“小伙子,不要上去,上面危險?!彪m然這是第二次了,薩姆還是有一些恐懼,他看了看上層,好象很陰森的樣子,薩姆認為不應該拿生命開玩笑,于是乖乖地在下面坐了下來。
第三天晚上,薩姆上車后,再一次看到那位老人。薩姆想起了他的話,雖然很累,可是薩姆還是坐在了下面。到下一站的時候,上來一位年輕人,當年輕人準備到上面去的時候,老人又提醒道:“小伙子,別上去,上面危險?!毙』镒油W×?,回過頭來問道:“有什么危險呢?”老人鄭重地說道:“上面非常危險!上面沒有司機?。 甭牶?,年輕人笑了笑,立刻到上層舒服地躺了下來。而薩姆則望著老人,目瞪口呆。(陳勝編譯)
故事的哲理
并非所有的鄭重和謹慎,都代表著與其看起來同等的價值。但思維的慣性與惰性,常常會使得我們忘記哪怕問上一句:“為什么?”而沒有了好奇心,大到戰(zhàn)略創(chuàng)新,小到日常溝通,我們都會變得暮氣沉沉,毫無作為。而作為組織,也要保持隨時接受被質(zhì)詢“為什么”的胸懷,因為這是持續(xù)保持組織活力的基礎(chǔ)。管理
責任編輯:田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