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祥云
退休好像是“昨天”才發(fā)生的事兒一樣,豈知已過了十多個年頭。兩鬢如霜的我,早過了“古稀”之年,現(xiàn)已七十有五。
我曾是高血壓患者,可很久以來,血壓一直是在80~140毫米汞柱,1.80米的身高,體重總是保持在78~80公斤,不胖也不瘦。雖然年事已高,但耳不聾、眼不花,既不彎腰也不駝背,行走時很自然地昂首挺胸。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時,他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我,有的風(fēng)趣地問道:“你是吃了長生不老藥吧!你是怎么養(yǎng)生的?”
是啊,有些同齡人身體遠不如我健康。比起他們,我算是“老當益壯”了。
講起養(yǎng)生之道,我確實有一些切身體會: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這么幾十年,沒有理由不珍惜這短暫而寶貴的生命。復(fù)旦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教授楊秉輝先生曾這樣說過:“人必須和社會相適應(yīng),人也要和環(huán)境相和諧,要有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一分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擺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這是心理健康的基礎(chǔ)……對人寬、責己嚴,自然達到了情緒健康?!?/p>
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心理平衡”稱為“健康基石”。我贊同、欣賞,并收集了不少長壽老人總結(jié)的養(yǎng)生、健體、長壽的至理名言。如:人長壽,并不難;休煩惱,抱樂觀;戒憂慮,勿怒躁;夜寐早,夙興跑;讀讀書,看看報;常帶笑,莫煩惱。還有:早餐好,中餐飽,晚吃少;飲食不怕雜,青菜玉米佳;要得一身安,清淡貴靈丹。
再如:凡事忍耐,心情寬容;藥物抗衰,預(yù)防疾??;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適當鍛煉,增強體質(zhì);不計名利,誠懇待人;腦足并用,老而不衰;水腐因不流,生命恒于動……
這些修身、健體、養(yǎng)生之道,與我青年時已經(jīng)形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相吻合。我懂,基本上也都能做到。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我,又打工十年,有規(guī)律的工作和生活延緩了我的衰老。但更重要的是我喜歡運動。
除雨雪天氣,我?guī)缀趺刻烨宄慷家コ烤?。我首先在雙杠上拉拉雙臂,以伸展全身筋骨,然后到露天長廊下活動頸椎和腰、腿,接下來是20個俯臥撐。之后,將以上動作重復(fù)一遍。
我尤其愛打籃球,籃球場上的運動,通常是一個小時左右,幾乎每次都是汗流浹背才肯罷休。回家途中,幾個老伙伴邊走邊敘話,嘻嘻哈哈,漫步而歸。
回家后洗澡更衣。再進早餐。經(jīng)?;顒?,增進了食欲,吃什么飯都感覺味美可口。習(xí)以為常了,一切有了規(guī)律,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血液循環(huán)和身體的抵抗力,自然而然地延緩了衰老。
這就是我的健體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