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特別激動,手抖得非常厲害,不能寫好自己的名字,最后還是按手印了事。沒想到這以后就落下了一緊張就手抖的毛病,剛上大學時去銀行存學費,手也發(fā)抖,填了好幾張存款單才勉強寫好,寫的字非常難看。作為一個大學生,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所以,遇到簽名活動,我總是能躲就躲,或讓別人替我簽。但我知道這不是辦法。以后會有很多需要簽名的機會,我怎么辦?我這是怎么啦?我還可以變成一個正常人嗎?
小瑩
看到小瑩的來信,我很理解她的苦惱。但因了解得不是太多,無法作出正確的心理溝通。于是讓她抽空到我的心理診所來一趟。
小瑩來的時候,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緊張,溝通起來也相當順暢。聽到我明確的肯定時,小瑩笑了:“是的,來之前我就想,不管怎么緊張也要和您好好交流。這樣一想反而讓我不那么緊張了?!?/p>
“事情常常這樣,你越怕,它越嚇唬你;你豁出去了,它反而逃跑了。”我及時肯定了她的感悟。
“但關鍵是簽名時手發(fā)抖。您說這怎么辦?”小瑩問道。
手發(fā)抖是緊張的外部表現,只要不再緊張,手也就不再發(fā)抖。我想起她開始手抖的兩件事情。
“你一定知道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故事。雖然那有點夸張,但也是生活的寫照。寒窗苦讀十多年,終于接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異常激動。你激動得手抖不能簽名,別人也許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呢。再說后來的那次。你第一次遠離家門,第一次自己存錢,第一次存那么多錢,心情怎不緊張?寫字簽名怎能像平時寫作業(yè)一樣?再說,填寫單據不能一次順利完成的情況也是很多的?!?/p>
“這倒是?!毙‖撊粲兴嫉卣f,“是我太在意它了?!?/p>
“事情就是這樣,有些緊張本來是人之常情,本來是正常反應,卻以為自己有什么不正常了。于是就開始嚇唬自己,遇到類似的情境就會想:我又該緊張了,我不能讓自己緊張,我千萬別緊張。結果,緊張偏偏再次找上門來?!?/p>
我頓了頓說:“人的心理活動常常就是這樣這樣,你越不想讓它(如緊張)出現,它越要出現;你越和它斗爭,它越要表現強烈;你越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這上面,它越是揮之不去。其實,這叫心理活動的逆定律。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克服緊張的絕招就是‘順其自然。不怕它的出現和存在,帶著它照常去做應該做的事。如此,你那種緊張的感覺反而會慢慢淡化?!?/p>
小瑩領悟地點頭,轉而問道:“您說這與完美主義的性格有關嗎?”
“肯定有關。”我說,“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對自己往往過于苛求,不能接受自己的一點點不完美。另外,這也與年齡特征有關。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非常關注自己在別人眼里特別是異性眼里的形象,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特別敏感,于是便平添了許多成長的煩惱?!?/p>
“您是說,別人也這樣?”
“對呀!”我十分肯定。
“可我感覺別的女同學好像沒有什么煩惱和困惑?!?/p>
“別人也沒有感覺到你有緊張手抖的現象呀!”我說,“不信你可以仔細回想一下。”
小瑩笑了:“是的,誰也沒有注意到我這個毛病,真是自己嚇唬自己?!?/p>
溝通至此,我想要讓小瑩進一步體驗一下。于是,我請她當場簽名。當我遞給她紙筆的時候,近乎夸張地說:“現在,就請你給馬老師好好做一次手抖的特技表演,讓手抖出點水平,讓馬老師欣賞一下?!蔽覀円黄鹦α恕P‖撛谛β曋蟹浅m樌貙懞昧俗约旱拿帧?/p>
一個順其自然,一個絕不逃避,讓被緊張和苦惱困擾的小瑩終于輕松下來。
編輯/楊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