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與經(jīng)驗

      2009-03-17 09:14:32賈叢林
      計算機教育 2009年3期
      關鍵詞:學系問卷核心

      賈叢林

      各位資深教育界的前輩和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針對目前在臺灣工程教育的學系(這邊的資訊或訊息系)所做認證的做法和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首先就工程做個解釋,美國工程學院(Nation Academy of Engineering)的定義是:

      Engineering is design under constraints。

      工程師的工作是設計,包括設計組件、系統(tǒng)、程序等,而且是在經(jīng)濟、商業(yè)、社會、政治、倫理等多重層面的限制下完成設計,而設計的宗旨在提升人類生活福祉。

      我們?yōu)槭裁匆龉こ陶J證呢?

      外在因素有:

      1. 社會對大學聲譽有懷疑,學生交了很多學費,是否得到了應有的學識?國家投資了很多經(jīng)費,學校有沒有好好地教育學生?

      因此社會要求大學公開教學內容,提供給社會,使社會更清楚認識學校的作為,使就學的信息透明化。定期公開校務資料,供社會大眾檢視,形成對大學的輿論監(jiān)督,也成為大學提升辦學質量的原動力。

      2.如何提升大學的教學質量?學生是否已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老師是不是只是教而已?

      現(xiàn)在大學里有些教師只教自己的專業(yè),以自我的專業(yè)為中心,拒絕社會的脈動,不顧學生的專業(yè)養(yǎng)成。而大學評價偏重量化指標的做法,使得質性的教學作為與成效不被重視。

      正因為存在以上這些問題,促使我們進行制度改革,以下是我們的經(jīng)驗,供大家分享。

      首先我對認證制度的來源做個簡單介紹。以美國為例,有兩種認證,一種是機構認證,另一種是專門領域認證。

      機構認證的評價對象是整體校務,評學校,不評系。目前美國由六個區(qū)域性評價組織負責(由CHEA或USDE指導)。截止到2008年5月,美國有6814個機構和18152個學位完成認證。

      專門領域認可以學院、系所、學位為認可對象,美國工程及技術教育認證委員會(ABET)專門從事應用工程、演算、工程、技術四大領域的學術機構工程及技術教育認證。截止2007年,超過550個大學院校和2500個學程通過了ABET認證。

      以臺灣大專評價歷史為例,在1975年,一般大學本科開始進行學門評價;1990年,針對私立大學做中程校務發(fā)展計劃評價,包括經(jīng)費補助,像英國的系統(tǒng);1997年開始做大學整體校務綜合評價,是對整個學校的評價。2004年成立臺灣評價協(xié)會,其下規(guī)劃高等教育評價中心,2005年開始,以學系為單位,每個學校的學習都要接受中心的評價,計劃用五年時間,對全臺灣所有大學各個學系作評價。

      臺灣大專評價大事記如圖1所示。

      圖1 臺灣大專評價大事記

      和工程認證有關的是,臺灣在2003年6月成立了中華工程教育學會,2004年頒布認證規(guī)范(AC2004),2005年8月開始實施學系認證,各學系自愿申請認證,認證需要6萬多人民幣的費用。2007年8月,研究所認證規(guī)范(AC2004+)公布實施。目前全臺灣四年制工程教育相關系所71%已經(jīng)完成大學部認證,80余所研究所也于2008年7月前完成研究所認證。

      認證的基本精神是成果導向(outcomes-based),以前我們強調投入了多少經(jīng)費、老師、場地、實驗室,可是學生到大學受教育的目的是他到底學到了什么,而不是你投入多少。因此,應該以學生該獲得什么能力檢查學校的辦學質量,而不是用數(shù)字堆砌說話。將學生表現(xiàn)作為教學成果的評量依據(jù),并以促進學系持續(xù)改進作為認證的最終目標。要保證學生獲得哪些品質,就要對整個課程進行控管,不是教完就算完成,而是建立課程之間的銜接。經(jīng)由認證,學系建立自我管理的文化,即使沒有官方的評價,自己要會有一套系統(tǒng)來自我管理。

      過去的評價強調輸入導向,重視課程及學科內涵,量化評估,結果就是合宜或不足。

      而認證強調目標與成果導向,重視達成所定目標與成果的過程,是層次性的持續(xù)性評估,結果是合宜程度如何。

      認證的基本要求有:

      1. 學系需明訂其「教育目標」

      2. 須要有常設性的咨詢或顧問委員會

      3. 建立與實踐「持續(xù)改善」的機制

      4. 認證規(guī)范僅為最低要求

      5. 須自行建構評量方法與表格

      6. 依循認證規(guī)范,建立具有特色的課程內容

      7. 強調課程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

      8. 須提供各課程的基本數(shù)據(jù)(syllabus)

      9. 以校友表現(xiàn)作為反饋的參考

      10. 重視產(chǎn)學合作

      教育認證的理論模式如圖2所示:

      認證工作的機制如圖3所示:

      規(guī)劃機制中要設立咨詢委員會,成員包括系主任和咨詢委員;系務發(fā)展委員會包括系主任和各學群召集教師。系務會議包括系主任和所有教師,課程委員會包括系主任和所有教師,各專業(yè)選修學程委員會由各學群老師自己規(guī)劃,要培養(yǎng)學生各具特色。

      執(zhí)行機制包括教師聘任(三級三審)、課程分派和課程大綱,由課程委員會負責,教學計劃和授課日志由教師自己提報,課程委員會負責制定和收集期中教學反饋問卷和期末教學滿意度問卷。課程教學完成后,教師要對課程進行自評和反省,有利于改進和提高。

      在管理與監(jiān)控機制上,我們設計了教學意見回饋網(wǎng)站,由課程委員會主管,學生可以在上面發(fā)表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期末(畢業(yè)生、雇主)問卷調查,由課程委員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與指標,組成教學意見反映小組,班會及教師建議反映給課程委員會;期中教學反映問卷給教師提出教學建議;期末教學滿意度問卷出來后,由課程委員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與指標,再反饋給教師。我校的情況是,如果學生的學分數(shù)期中考有1/2不及格,學校要采用BBS教學輔導、研究生補救輔導、小老師教學輔導等方式,對學生加以特別輔導。

      記錄機制是,教師所有教學資料(教學綱要、教學日志、測驗數(shù)據(jù)、作品、講義、成績等)都要上網(wǎng),教學數(shù)據(jù)保存在系統(tǒng)中,每班按上、中、下層次各留五份考卷作為分析依據(jù),還包括問卷資料等。

      從評價的資料準備來說,開始時訂立畢業(yè)生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要確實反映出教育目標;考慮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關聯(lián)性及課程與教育目標的關聯(lián)性。

      在學系運作上,要找到自己的愿景(宗旨),定義教育目的(objective),教育目標是學生畢業(yè)后3~5年內從事專業(yè)

      圖4 教育過程及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關聯(lián)性

      與獲得成就所需的能力,需要在學校為學生儲備;成果(outcome)是學生畢業(yè)時期望學生具備的能力。有了這些基礎,我們才去設計課程,因為課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能力,達成未來的教育目標。課程還要有評量方式,讓課程的執(zhí)行確實符合預定要培養(yǎng)學生核心能力的目的。整個體系一直都在這樣運作。

      舉例說明,銘傳大學信息學院中的信息傳播工程學系大學部定義的核心能力分為三部分。

      1. 學生的專業(yè)知識

      ① 運用數(shù)學、科學以及工程知識的能力。(穩(wěn)固基礎)

      ② 組織、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分析)

      ③ 設計系統(tǒng)與組件之能力。(系統(tǒng)設計)

      2. 學生的系統(tǒng)整合能力

      ① 規(guī)劃與執(zhí)行項目的能力。(規(guī)劃執(zhí)行)

      ② 跨領域團隊中發(fā)揮協(xié)調整合的能力。(團隊協(xié)調)

      ③ 整合信息網(wǎng)絡、媒體整合與數(shù)字學習科技的能力。(科技整合)

      3. 學生的社會責任

      ① 認識時事議題,了解信息傳播科技對社會的影響。(認識時事)

      ② 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習慣與能力。(終身學習)

      ③ 理解專業(yè)倫理及社會責任。(社會倫理)

      在這些核心能力中,在培養(yǎng)方面比較困難的是社會責任,因為這些能力比較抽象。在課程中融入這些核心能力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另外,設計專業(yè)要符合社會倫理和社會經(jīng)濟需求,而不只是完全從專業(yè)角度去想做哪些事情。

      圖5是碩士班的核心能力,有些能力區(qū)別于本科生,如專業(yè)論文的撰寫能力。

      圖5 碩士班核心能力

      課程設計機制是,由外部和內部機制雙軌做,外部機制由咨詢委員會來做,內部由畢業(yè)生、雇主的問卷分析來做。整個課程設計體系如圖6所示。

      如信息傳播工程研究所的課程架構如圖7所示:

      要給學生學習地圖,如學生學習科技的學習地圖如圖8所示:

      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教師提供課程的基本咨詢,包括課程編號、必/選修標示、先修課程、學生對象;課程描述,包括課程簡介、教學目標、課程大綱、預期成果;教學設計要考慮授課內容、教學進度、評量方式、課本與參考數(shù)據(jù);考慮課程關聯(lián)性,包括課程成果與核心能力之關聯(lián)性、目標與成果評量設計;提供佐證資料,包括考卷、作業(yè)、問卷調查等。

      圖8 學習科技學程的學習地圖

      舉例說明,經(jīng)由課程的規(guī)劃可以量化出學系課程與核心能力的關聯(lián)性,如圖9所示。

      圖9 學系規(guī)劃課程對應核心能力比例

      68%的數(shù)字表明該學系認為68%的課程培養(yǎng)了核心能力第1項。有些核心能力不能直接培養(yǎng),就利用潛在課程或活動提升,然后根據(jù)數(shù)據(jù)確定如何調整課程。

      在課程成果與目標評量方面,參與的成員有學生、教師、校友、雇主、家長、校外咨詢委員。評量的工具有考試、作業(yè)、實驗、問卷、基礎能力測驗、畢業(yè)專題制作等。

      教育控管機制針對不同對象,方法不盡相同,有調查問卷、考試等,如圖10所示。

      圖10 教育控管機制

      教育控管機制保證教學成果符合當初制定的目標。

      畢業(yè)問卷的對象包括畢業(yè)生、系友、雇主和家長,主要是針對所學與核心能力養(yǎng)成做問卷,有些學生工作一段時間后才知道在學校少學了什么東西。如果學生普遍反映某些能力學得不好,就要加強這方面課程的設計和建設。圖11為某次畢業(yè)問卷的調查結果。

      圖11 畢業(yè)問卷調查分析結果

      由于課程所需要的資料量很大,因此各系基本上建立專有網(wǎng)站記錄課程資料。包括課程大綱、教學日志、作業(yè)記錄、考試記錄等。圖12是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工程科技教育認證網(wǎng)網(wǎng)頁:

      圖12 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工程科技教育認證網(wǎng)網(wǎng)頁

      由于工程認證與過去的評價差異很大,因此主管負責人的壓力很大。他們面對很多挑戰(zhàn),因此需要及早與學系的“意見領袖”溝通,爭取支持;先對主要人員作認證訓練,再傳承給系上教授;敦請“重量級”人士蒞校倡導,增加教師認同感;給予外界“有形”或“無形”的認證壓力,使更多的老師正視認證;及早定義各課程的教學檔案及范例,以建立一致的課程規(guī)范,利于數(shù)據(jù)的匯整與分析。

      另外,新學系宜盡早成立系友會利于長期追蹤教學成效;要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要改善加強;對于預定達成的核心能力,要思考如何評量效能,如通過口試和上臺報告培養(yǎng)有效的溝通能力,通過使用計算機仿真工具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講授信息倫理、信息法律課程培養(yǎng)具有道德的學生等。事實上,系主任是最辛苦的角色,需要上級各單位的支持與幫助。

      最后是我自己的一點反思:

      1. 大學教授是不是僅僅因為擅長念書就有資格教書?(Prof. F. M. Cornford,英)。

      2. 新進教師要經(jīng)歷從學習高手變成教學生手的過程。

      3. 通過在我校教學資源中心的學習,還要讓教學生手變成教學高手。

      4. 史丹佛大學專門有教學與學習中心(The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http://ctl.stanford.edu,培訓新教師。

      5. 評價結果表現(xiàn)越佳的單位,越能接受評價所給予的批評,對批評的反映也越「正面」,越積極地想去解決問題。

      6. 系所人員都會抱怨評價作業(yè)讓他們的工作量大增,但評價過后,大部分人也都肯定這段自我評價過程,確實讓他們學到許多有用的信息、策略與觀念,對未來的發(fā)展非常有幫助。

      7. 瑞士蘇黎士大學校長說:“大學如果想要擁有自主

      權,就必須向外界證明自己有負責任的能力,并對大眾公布信息,讓外界知道學校的質量在哪里!

      8. 依循四個步驟

      ●「做什么」(Plan)

      ●「如何做」(Do)

      ●「結果如何」(See)

      ●「如何改善」(Action)

      我們一直依據(jù)這四個循環(huán)在做。

      9. 艾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說,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能讀或寫的人,而是那些無法學習、不放棄已學到的及不愿再學習者。

      下一步,臺灣的未來工程認證計劃如圖13所示。

      1990-2005年進行大學綜合評價,2006-2010年進行學習認可制,2011年以后進行品質保證制。改革的動機是透過學系認可制產(chǎn)生的自我改善機制,要求學系進行動態(tài)性的自我評價,隨時做評價。建立隨時調整與修正的自我改進品保機制。評價重點為檢視學系是否已建立并落實動態(tài)的自我改善機制,而不再檢視辦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育制度和教育環(huán)境要求各學校一直在改變。這是我們不斷改變、接受挑戰(zhàn)的動力所在。最后以查理士·達爾文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演講:“并非是最強壯者,亦非是最具有智慧者,是最能因應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的人得以存活?!?/p>

      謝謝大家!

      圖13 臺灣未來工程認證計劃

      猜你喜歡
      學系問卷核心
      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組織胚胎學與遺傳發(fā)育學系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軍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觀天和核心艙
      軍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軍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首都醫(yī)科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系
      問卷網(wǎng)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設計學系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核心價值觀 要害在核心
      新田县| 宁蒗| 新蔡县| 申扎县| 额敏县| 阿巴嘎旗| 依安县| 蛟河市| 乳山市| 罗江县| 乐亭县| 大同市| 湖州市| 丹江口市| 潜山县| 滨海县| 浙江省| 新营市| 那坡县| 招远市| 黎川县| 怀宁县| 察哈| 万宁市| 林州市| 友谊县| 青龙| 枞阳县| 弥渡县| 南雄市| 扎兰屯市| 武山县| 普兰县| 高青县| 禄劝| 滕州市| 广安市| 锡林郭勒盟| 朝阳区| 宁城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