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7日,短道速滑世界冠軍楊揚拿到了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10年前,還沒預見到自己在冰場上的作為時,楊揚已在為自己將來的人生做打算。1998年長野冬奧會的失利讓楊揚開始思考自己的出路:“我不去學習不行了,我才二十二三歲,去學習還不晚。不學以后退役咋辦?我得養(yǎng)活自己啊。”
1999年,楊揚到澳大利亞待了一個夏天學習英語,回國后,簡單的訓練生活開始發(fā)生改變。在國家隊,每天早餐過后,隊員們都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別人可能睡個回籠覺,楊揚就躺在那兒看書、背單詞,然后跑步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單詞。2002年,楊揚為中國奪得冬奧會首金。她不打算坐享金牌給自己帶來的種種好處,而是“急流勇退”去清華讀書,隨后又去了美國猶他大學和舊金山州立大學留學。
后來,國際滑聯(lián)運動委員會、國際奧委會找到楊揚,請她去做事。今天的楊揚,正如美聯(lián)社對她評價的那樣:以大方、平和的微笑面對公眾,能說一口流利得讓人吃驚的英語,代表著中國新一代體育明星——時尚、富有魅力且具有品牌價值。“如果你想有一個完整的人生,就要有危機意識?!闭沁@種危機感,成就了今天的楊揚。
【素材點撥】孟子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生命值得審視與感悟,生命值得欣賞與敬畏?;蛟S你曾經(jīng)選擇安逸,面對困難,你選擇了逃避和放棄,在過去的匆匆歲月里,“空虛”也許曾是你的兄弟,但對于生活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我們而言,選擇安逸還是“準備奔馳”一開始就至關(guān)重要,因為一個滿足于現(xiàn)狀的人,永遠只能夠停留在最初的階段,不僅不會有大的發(fā)展,而且還可能遭到被時代淘汰的命運。
【適用主題】人生與設(shè)計、遠慮、榜樣、危機意識、肩膀、做自己的救星……
(田春林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