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煜清
十年前,真正的世界性業(yè)余比賽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日本舉辦的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而近些年來,=隨著圍棋的國際化,國際性的圍棋交流和賽事越來越多。但大多數(shù)棋友可能并不了解。這一期我想借《棋藝》一角,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規(guī)模盛大的世界業(yè)余比賽,此文的重點將不是比賽成績;而是賽事的特點。
就目前而言。世界業(yè)余大賽分為日本JAL杯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韓國國務總理杯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中國杭州“商業(yè)杯”國際城市邀請賽、泰國亞洲大學生圍棋錦標賽、日本世界大學生王座賽,以及美國公開賽、巴黎公開賽、歐洲圍棋大會等等,限于篇幅,顯然無法把這些比賽一一列舉、我們今天將介紹目前水平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三個賽事:日本JAL杯、韓國國務總理杯和杭州商業(yè)杯。
比賽形式
日本JAL杯和韓國國務總理杯從賽制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是每個國家推薦一名代表選手。一般參賽國家為近70個。當然,日本的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規(guī)模更大。歷史更為悠久,目前已經(jīng)舉辦了30屆,堪稱目前世界業(yè)余第一賽事。而韓國“國務總理杯”則創(chuàng)辦于2006年,目前舉辦了三屆,是一個新興的賽事。它的性質更類似于圍棋節(jié),因為除了世界業(yè)余錦標賽,還同時舉辦了世界圍棋愛好者的友誼賽(不限名額,可自由報名)和韓國國內最大的業(yè)余賽事“李昌鎬杯”等多種活動。這些都是一年一度的全州圍棋文化節(jié)的組成部分。
相比日本、韓國的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中國杭州舉辦的“商業(yè)杯”則是城市間的交流。國內的大城市都可以組隊報名,而杭州的幾個歐美友好城市以及韓國、日本的一些城市都會受到邀請。國外的參賽隊一般在15支左右。從競技水平看,杭州的商業(yè)杯整體水平遠高于日韓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從已舉行的幾屆比賽來看,幾乎云集了中韓兩國的頂尖業(yè)余高手。別忘了還有神秘的朝鮮國家隊和日本的頂尖高手,整體實力接近,將近20名棋手有實力沖擊冠軍。而日韓世界業(yè)余錦標賽由于每國僅有一名代表,主要冠軍爭奪集中在中韓之間,日朝有一定的沖擊力,但無論頂尖數(shù)量和整體水平要遜于杭州商業(yè)杯。但是。日本和韓國的世界業(yè)余錦標賽有70個國家參賽。對世界圍棋的影響力要遠勝于商業(yè)杯,也許,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比賽。不同的比賽決定了不同的職能。
比賽贊助商和獎金設定
日本的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的主贊助商為日本JAL公司,主營業(yè)務是航空、地鐵等運輸業(yè)務。而韓國“國務總理杯”顧名思義則是政府支持的一個賽事,全州是李昌鎬家鄉(xiāng),大李在全州乃至韓國都極具影響力,嗣棋作為全州的特色,由當?shù)卣鲑Y打造全州圍棋節(jié)。而杭州國際城市邀請賽的主贊助商是杭州商業(yè)銀行,比賽同時也是一年一度的西湖旅游節(jié)的傳統(tǒng)活動之一。
獎金最高的當屬杭州國際城市邀請賽,對團體和個人都設了不菲的獎金,但路費和食宿都由參賽隊自己承擔。而日本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沒有設任何獎金。由組委會承擔了所有參賽者來回機票和比賽期間的食宿費用,我想這也許是它一直選擇JAL公司作為贊助商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機票在世界業(yè)余圍棋賽事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成本。韓國舉辦的賽事比較接近于日本。也負責了全部費用,還設置了一定數(shù)額的獎金,但總體來說還是象征性的,因為這筆獎金在總成本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比賽接待
如果說比賽形式和比賽贊助商決定了一個比賽是否能舉辦。那么比賽接待質量則直接決定了各國參賽棋手對此次賽事的評價,是衡量該比賽舉辦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比賽接待涉及的方面相對比較廣泛:如賽前聯(lián)系、賽程安排、飲食安排、住宿安排、賽余活動安排等等。由于參賽者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眾口難調,我碰巧和中日韓三個業(yè)余比賽的組織者都聊過這個話題,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認為,比賽接待確實是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無須妄自菲薄,中國的杭州國際商業(yè)城市邀請賽的硬件設施應該是在所有國際比賽中最好的,這也可能與食宿費都是各代表隊自理有一定關系?!吧虡I(yè)杯”下榻的酒店是四星的杭州解百新世紀酒店。同時伙食也被大家公認為非常豐盛、全面。照顧到各國棋手的需要。比賽是在一個大會議室內進行,有毛巾、咖啡、點心等輔助品,在數(shù)百人參加的業(yè)余賽事中,應該說做得很細膩到位。盡管最近兩屆舉辦地由解百遷移到新落成的杭州棋院后,標準有所下降,但綜合來看,杭州商業(yè)杯的接待是非常舒適的。
這次韓國“國務總理杯”世界圍棋錦標賽,平心而論,接待方面不能算太成功.主要原因是過于強調韓國-的民族性。比賽安排在了全州的三星研修院,盡管空氣不錯,也很安靜,但地點實在太偏遠,只適合安心求道。可是每天要坐半個小時車到賽場,而且有過于嚴格的作息制度,堪稱軍事化管理。要求每天7點早起吃飯,然后9點發(fā)車,10點比賽,直接造成了很多不方便.尤其是歐美棋手非常不適應。歐美棋手更習慣在一個市中心的環(huán)境中,白天比賽,晚上和幾個朋友去一個酒吧喝喝酒,聊聊天,喝完了再下下棋.經(jīng)常下到很晚。因此他們希望早上7點10點這段時間的安排越少越好,而且過于偏遠的環(huán)境實在非他們所好。另外一個就是伙食,被中國棋手們形容為每天啃啃野樹皮.吃點米飯的伙食,實在很難適應。更不用說老外了,老外們經(jīng)常連筷子都不動一下。由于所住的地點實在偏僻.晚上喊餓的人比比皆是。但據(jù)韓國朋友介紹,這些韓國料理并不便宜.都是韓國人覺得非常有營養(yǎng)的東西.他同時還舉了個例子,他到中國比賽,好客的中國主人請他們吃大王蛇.在中國來說是很正常的一道菜,但對于他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因此.這似乎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并不是我們覺得好的東西就一定能受到大多數(shù)人的歡迎,只有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特點.并且針對性地實行一些大眾化或者區(qū)別化的策略,也許這才是最受歡迎的。
日本在這方面采取的策略相對來說顯示了它的經(jīng)驗,比賽的午餐很簡單.便當為主,晚飯只安排于開閉幕式,但它采取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是發(fā)給每個參賽隊員一定的補貼,讓你自己去街上找東西吃,你愛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也比較受各國參賽運動員的歡迎。
應該說,日韓住宿方面的條件都比中國要看得淡一點,中國舉辦一個大型賽事似乎都要找一個四星級以上的酒店才能與之匹配,而日韓包括泰國等國家安排的都是相對一般的賓館。
也許,中國與日本、韓國相比,更多的是欠缺一些舉辦大型的國際業(yè)余同棋賽事的經(jīng)驗,也可以說是軟件方面的問題?;ㄒ粯拥腻X,甚至是更多的錢卻往往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是服務理念的問題,在中國參加一些比賽。更多地感覺自己是一個參與者,而日韓的一些賽事更多的感覺到是
一個客人。國內比賽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舉辦比賽之上,把比賽時間和比賽安排看做重中之重,而日韓的世界業(yè)余大賽,更多地視比賽為活動的一個部分,最關鍵的是普及圍棋,擴大比賽影響力。我們可以從一些方面,甚至一些很小的細節(jié)來進行分析:首先.不管日本還是韓國,甚至是泰國舉辦的亞洲大學生賽,他們都會在比賽之余安排一個自由對局室,甚至是每個樓層一個,因為很多歐美國家的參賽選手都代表了他們國家的最高水平。平時找到水平相當甚至水平高于自己棋手下棋的機會很少,他們參加比賽也很難跟東方人競爭名次,他們更多的目的無疑是以棋會友,因此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平臺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事實也可以證明,幾乎每天晚上的自由對局室都是爆滿的,而且也是歡聲笑語最多的地方,畢竟業(yè)余棋手的最大愛好就是圍棋。第二、志愿者。目前一些大型的賽事或者一些體育產(chǎn)業(yè)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中,志愿者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國的業(yè)余賽事中,工作人員基本上是由裁判與財務人員再加一些賽務工作者組成,有時還互相兼任,這樣一來直接減弱了賽事與參與者的溝通,如果有不少懂外語的志愿者為參賽選手進行交流服務,比如帶他們逛逛圍棋書店.介紹一下城市的特色,我想這個滿意程度就完全不一樣了。順便說一下,志愿者的尋找并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在目前的大學校園中,希望參加這些大型活動的學生絕對不是少數(shù).他們既想獲得參與大型活動的經(jīng)驗。同時又想借機鍛煉口語,對賽事主辦者和大學生來說都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也許,缺乏的就是一座溝通的橋梁。第三、賽后服務。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談到售后服務,但是目前我國業(yè)余圍棋賽事似乎還缺乏這一理念,頒獎完畢,比賽似乎也就結束了.我們同樣也可以參考一下日韓的做法。他們會把這次比賽的對局棋譜裝訂成冊.然后配上精美的圖片做成一本世界圍棋錦標賽的對局集,然后再加上幾本圍棋暢銷書,同時編輯好所有參賽者的通訊錄,最后一起送給大家。盡管幾本圍棋書,幾本棋譜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是對于不少還是圍棋沙漠的國家,這在他們眼中就無疑等同于寶貝,是他們回國后克敵制勝的最好武器。我曾經(jīng)在比賽后,給20多位歐美以及日韓的好友做過一次電子版的通訊錄.也驗證了盡管事情微不足道,但收到的效果確實很好。可是,這一切,似乎在我們的賽事中還是一片空白。第四、職業(yè)棋手。我國的職業(yè)棋手很少光臨業(yè)余賽事,與外國棋友的交流是在最后一天和冠軍下盤對抗賽,并且大盤講解。而日韓在這一方面卻做足功夫.每天安排頂尖棋手給外國棋友進行復盤,應該說4天8盤棋比賽下來.幾乎100%的棋手都受到了職業(yè)棋手的指點,還安排了由頂尖或一流棋手組成的指導團或者說顧問團。日本有羽根(當時是棋圣)、山田等。而韓國這次“國務總理杯”則更為豪華.每天安排兩名棋手,從第一天的大李,到后來的劉昌赫、徐奉洙以及金明完等棋手輪流值班,這個對外國棋手的震撼力應該是非常大的,因為能看到這些職業(yè)棋手對于外國的業(yè)余棋手來說是非常激動的,更何況親自復盤呢,不夸張地說對不少人來講是終生難忘。上述四點,是很典型的,同時也似乎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前三點幾乎不需要太大成本投入,卻能大大提升賽事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既然花了錢辦比賽,誰不想把比賽辦得效果更好一點呢?我們的不足可能跟我國才剛剛開始舉辦大型國際圍棋賽事。缺乏經(jīng)驗有直接關系吧。
其實這個題目可以研究的內容很多,完全可以做一篇論文了。今天先簡單地向棋友們介紹一下,我覺得我國目前圍棋產(chǎn)業(yè)發(fā)展得很快,有實力的企業(yè)看好圍棋賽事,愿意贊助圍棋賽事的也越來越多,要想辦好一個世界型的圍棋賽事,首先要對比賽有個正確的認識;其次,與職業(yè)賽事不同的是,因為參賽者大部分來自歐美,還要更好地了解一些東西方文化。同時國外的一些世界業(yè)余圍棋賽事每年都會推出一些很有借鑒價值的做法.我們可以對其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圍棋絕不僅僅是競技,競技以外的文化和賽事研究同樣值得我們每個圍棋愛好者去研究,歡迎各位棋友多多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