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個女人的“精神”病歷

      2009-03-30 01:19:34周華蕾
      中國新聞周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精神病人精神病白云

      周華蕾

      最終出家的鄒宜均的曲折經歷證明了一事實——當精神病院介入到家庭糾紛中,作為被孤立的個體,“越不承認有病,病得越嚴重”

      2006年10月21日,這是鄒宜均“一條不歸路”的開始。

      這天,她和往常一樣,拿報紙、和保安打招呼后再離開大廈。她坐上二哥鄒建雄的車,一并去寶山墓園為過世一年的父親掃墓。

      她沒有料到,就在墓園門口,她被七八個男人推上了另一輛面包車,他們給她銬上手銬,強行脫下她的褲子,把冰涼的針筒扎向她。哥哥沒有救她。

      恥辱與癱軟無力間,她覺得自己被綁架了。她的眼睛被蒙上了細長的舊領帶。等她醒過來,身邊是好幾個穿白色衣服的人,女孩的頭上帶著護士帽,不少人走來走去,四周似乎沒有出路,要么是一道保安看守的玻璃防盜門,要么是一個大牌子:“護士站”。

      她被送進了精神病醫(yī)院。

      “都是為她好”

      兩年后。2009年3月2日上午9時,一起矛頭指向精神病醫(yī)院的官司在廣州白云人民法院開庭。原告鄒宜均,她現在已經出家為尼,法號“果實”,她一身灰袈衣,面容清秀,只是剃去了一頭齊腰的長發(fā)。被告是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中山埠湖醫(yī)院和鄒宜均的家人。

      在法庭上,鄒宜均表情平靜地陳述過往遭遇,像在說別人的故事:

      她原本一家6口人,父母,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家境優(yōu)裕。2005年父親患上肺癌后,一家人陷入了混亂。

      他們家是傳統的客家人,為給父親沖喜,匆匆給她介紹了對象并閃電結婚。但這段婚姻隨著一個月后父親的過世名存實亡。經過漫長的沖突和協議,她與前夫離婚,獲得30萬賠償。矛盾跟著爆發(fā),按照鄒宜均的說法,母親是個重男輕女的封建家長,想強占她的30萬。于是一家人合謀,要把她送進精神病院。

      聽到風聲后,她與朋友兼律師黃雪濤簽署了授權協議書,要求其在意外情況下代理她采取必要行動。幾天后,她果然被家人送進了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羈押5日后,她被轉移到中山埠湖醫(yī)院,禁錮了三個月。

      之后她回到家中,又受母親的軟禁。一個多月后,她逃出來投靠朋友,最后被家里掃地出門,再也回不去了。

      “血淚控訴”,這是一位在場者的印象。

      然而鄒家人早前的表述,卻截然相反。2007年10月,鄒宜均家人曾在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召開記者招待會,宣讀了長達8頁的公開信。信上說,鄒宜均因為父親過世和失敗婚姻的雙重打擊,曾有8次自殺行為,已經患上精神病,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好。

      而精神病醫(yī)院在收治鄒宜均的時候,采信了她家人的說法。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至今不相信金錢動機一說,“二三十萬在深圳算啥錢嘛!她家庭不錯,哥哥姐姐都是公務員,犯不著為這點錢把妹妹送進精神病醫(yī)院。”

      知情者表示,鄒家人送鄒宜均入精神病醫(yī)院另有隱情。鄒宜均2005年底皈依以后,開始熱心公益事業(yè),她的母親發(fā)現女兒變了, 她覺得女兒“老是跟壞人一起”,怕女兒“亂花錢”,她一度懷疑女兒中邪。

      矛盾在日復一日的爭吵中爆發(fā)了。2006年10月,鄒宜均被送進精神病醫(yī)院強制治療,鄒的二哥和母親要求醫(yī)院隔絕她跟外界的聯系。會診后,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收治了鄒宜均,它認為,“鄒宜均確實有精神病”。

      但鄒宜均的“非自愿”,讓她的朋友和媒體迅速聚攏在她周圍。他們本能地懷疑醫(yī)院和鄒家人的動機,試圖“營救”鄒宜均出院。

      “醫(yī)院起到保護患者的權利的職責,但一旦醫(yī)院放棄了這個職責,那就非??植馈!秉S雪濤發(fā)現近年醫(yī)院收治沖突背景下“疑似精神病患者”的案例越來越多。她認為,精神病醫(yī)院是一個變相的“契約監(jiān)獄”,“它只對出錢的送治人負責,收誰的錢,就對誰負責”。

      “家庭糾紛跟我們沒有關系”

      “按你們的邏輯,送進來一個就當精神病治,精神病醫(yī)院是個很好制裁人的地方,那是把我們當白癡了?”負責處理這起醫(yī)療官司的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的醫(yī)務處主任張延赤是東北人,連日來媒體的窮追猛打讓他很煩躁。

      “學精神醫(yī)科本來就夠倒霉了,在國外心理問題是排最先的,但在中國這個問題不受重視,普及率、知曉率本來就很差。如果精神病大家都能理解的話,也就不構成一門學科了。”

      張延赤一再強調,精神疾病的教材有上千頁,“像失眠、神經衰弱、抑郁、焦慮啊,都是精神疾病里的”,“很多人看著沒病,但事實上已經構成診斷標準了,并不是滿街跑的,殺人放火的才是精神病”。

      根據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多次會診的結果,鄒宜均患上的是“雙相情感障礙”。病歷上記錄著“交談過程中,病人語量較多,思維略顯奔逸,情緒不穩(wěn)定易激動且表情高傲,與醫(yī)生交談時常有不屑一顧的表現,病人自我評價過高,病史中病人言行草率且有明顯的抑郁病史,目前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p>

      翻開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史,梵?高、海明威、費?雯麗、舒曼,都曾經被這樣的疾病糾纏,這個病,又稱躁郁癥,是一種兼有躁狂、輕躁狂和抑郁發(fā)作的情感障礙。

      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營銷部經理鄒林峰說:“她控制不了她的情緒,亂說嘛。她把那些潛規(guī)則也拿出來說,昨天給誰送禮,今天走什么關系,誰家沒點這事,家丑不可外揚嘛,但她都不會瞞的,跟‘文革時候的揭發(fā)檢舉一樣。”

      事實上,這種精神疾病在相當一部分人群中存在。根據中國衛(wèi)生部疾控中心2009年初的統計,中國有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人口總數超過1億。

      而院方認為,鄒宜均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自知力。“越不承認有病,病得越嚴重?!?/p>

      在醫(yī)生眼里,精神病人群是一個不可捉摸的群體。張延赤就曾被病人一頓暴打,也經歷過看似正常的病人把蚊帳剪下來,一根一根往窗簾桿上掛,企圖上吊。日積月累的“實戰(zhàn)”,讓他們習慣“防患于未然”的心態(tài)。

      對鄒宜均這種可輕可重、反反復復的“疑似精神病人”,加之家庭提供她有自殺傾向的證據,院方通常建議,留院觀察。

      在中國精神醫(yī)學界,許多人對精神病人的住院權持保留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由于病情嚴重而完全喪失認識能力的精神病人,不可能行使住院權。這些精神病人拒絕住院,并不是出于理智。如果聽任精神病人拒絕住院,可能會使他們貽誤治療,病情加重。

      “這只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醫(yī)療服務,家庭糾紛跟我們沒有關系。”張延赤說。

      醫(yī)院認為這種基于家庭糾紛,將正常人送入精神病醫(yī)院問診的情況是“極小概率”事件。在張延赤二十多年的就醫(yī)生涯里,僅發(fā)現過一例類似事件:一位湖南女孩被家人惡意送進醫(yī)院治療,但醫(yī)院當時就告訴女孩,她沒病。

      這種排除“抓錯正常人”風險的手段,一是靠醫(yī)生的經驗,二是靠長期的觀察。但醫(yī)院堅持,反復為鄒宜均會診的結果,“她就是精神病”。

      與媒體和社會對鄒宜均的同情相反,醫(yī)院采信了鄒宜均的家人?!盀榱私o小妹找個地方,哥哥來考察了兩三次,母親也哭得很厲害,說一定要救救我女兒。如果一個孩子不懂事,家里管管還不行,為什么沒完沒了地跟人家過不去?她把她一家人折磨得夠嗆?!睆堁映嗾f。

      “刀槍不入”

      入住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以后,鄒家人為鄒宜均化名“韓麗”,并聲明,“除鄒家人之外,任何人不得會見探視、聯系鄒宜均”。他們對院方表示,這是希望女兒好好養(yǎng)病。

      鄒宜均被精神病院隔離起來。

      另一方面,一心認定自己被綁架的鄒宜均迅速用其他病人的手機,聯系了她的律師黃雪濤。

      黃雪濤帶著授權委托書,當天趕到醫(yī)院。“一直以為是她小題大做,都是一家人,不至于吧,萬萬沒想到成了真的。”

      但整整一夜,黃雪濤被醫(yī)院擋在門外,“醫(yī)生說,這里的病人都是無行為能力人,我的法律委托書沒有效力。”

      因為《民法通則》和有關司法解釋并沒有對精神病人的住院問題作出直接規(guī)定,許多專家認為,強制送人進精神病醫(yī)院的事情無法可依。曾參與過鄒宜均會診的廣東省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便持這樣一種觀點,他表示,“我們只能盡可能做到合情合理”。

      但黃雪濤覺得,精神病人實際上陷入了法律的盲區(qū)?!盁o行為能力,知道那是什么嗎?你所有的意見都可以不被尊重,你所有的要求都可以認為不是真實意圖,你不懂得為自己好,你所有的意見可以被違背,因為你不懂得保護自己。你說什么,我可以認為是不對的,因為我是你的監(jiān)護人,我也是你的主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p>

      黃雪濤是位敢闖的女律師,今年30多歲,她曾經探視過看守所、監(jiān)獄,但她說自己那一刻心涼透了,她從來沒有那么絕望地意識到,“在個人權利的保護方面,精神病人還不如一個監(jiān)獄里的犯人。監(jiān)獄里尊重個人信仰,包括飲食上的忌諱,可以去申訴,去投訴。但在精神病醫(yī)院,你是一個非常弱智的人,像嬰兒一樣,什么都不懂?!?/p>

      精神病醫(yī)院好像被一個大罩子罩起來,刀槍不入。這種感覺讓她恐懼,“前幾天還跟你有說有笑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了,會不會真的癡呆了”。

      情急之下,黃雪濤把媒體當作救命稻草,主動向其爆料。事件引發(fā)相當的社會關注度。一時間,《今日說法》《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南方周末》等媒體云集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

      “我們不是想把她整成精神病,為了這幾千塊錢,犯得上嗎。我們反復會診,請主治醫(yī)生又請上級醫(yī)生,不是跟人家有私仇,只是想證明人家有沒有病?!睆堁映啾硎?。

      很快,2006年10月24日,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作出決定,建議鄒宜均家屬接其出院。張延赤說,這并不是醫(yī)院診治錯誤而理虧,而是律師的大吵大鬧和媒體的圍堵影響了醫(yī)院的秩序,“經過幾天治療,走的時候她(指鄒宜均)也平靜了許多”。

      瘋人院日記

      2006年10月26日午夜十二點,鄒宜均跟著家人出院了。但她并沒有回到家里,而是被哄到了另一所衛(wèi)生系統的精神病??漆t(yī)院,中山埠湖醫(yī)院。

      那些天里,在外界看來,她已經人間蒸發(fā)了。黃雪濤到處上訪反映情況,廣州市公安局、永平街派出所、白云區(qū)檢察院、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要么因為沒有當事人簽名只得作罷,要么石沉大海。

      而一無所知的鄒宜均則繼續(xù)在精神病醫(yī)院過著格式化的生活。

      這里的條件遠不如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因為入院病人逐年增加,原設計規(guī)模為320張病床的醫(yī)院,已經住滿760多名病號,醫(yī)院擁堵不堪。同樣的標準間,空間小,床很破舊,床墊也是發(fā)黑的,被子一股味道。護士們年紀很輕,大多健壯魁梧。

      鄒宜均一向養(yǎng)尊處優(yōu),在這里,她感覺“人跟動物沒什么兩樣”,她覺得墮入了無盡的地獄。她在日記里寫道:廁所就是沖涼房,滿地都是屎尿;沒有窗簾,女病人洗澡都被任意地公開觀看;女病人在寒冬臘月里,洗完澡,無奈地光著身子集體在病房區(qū)內等待衣服,她們的吆喝聲持續(xù)著,但那不是因為羞恥,而是出于寒冷的本能。

      免不了人來人往的嘈雜聲,最大的聲音來自重癥病房里那些穿粉紅色睡衣的女人,她們整天大呼小叫,這種聲音陪伴了鄒宜均92個日夜。難受的時候,她在病床上打坐,念“南無阿彌陀佛”。

      醫(yī)院來來往往的工作人員似乎對這些環(huán)境習以為常,他們沒有向鄒宜均解釋什么。

      鄒宜均變得很“聽話”?!霸谶@種地方,越想辯解,就越無法辯解”,鄒宜均說。她一直記得黃雪濤對她說過,“醫(yī)生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承認你自己有病是你走出來的唯一途徑”。

      時有陌生人來看她,叮囑她“好好養(yǎng)病,重新做人”。

      吞藥片、喝中藥都是在監(jiān)視下進行,看守她的母親不停提醒她,不要和壞人來往,律師黃雪濤也在母親不歡迎的朋友之列。她和母親無話可說,整天都瞌睡。吃完飯,就想睡覺。到了后來,她才發(fā)現,她的嗜睡已經到了很可怕的程度了,因為藥物激素,她肥了一大圈。

      很久以后,這段封閉的經歷總讓她聯系起一部叫《浪潮》的電影。影片里,一位德國的高中教師給一群學生做一個獨裁實驗,學生們組成一個紀律性的獨裁團體,他們穿統一的制服,做統一的手勢,他們尊崇紀律、排斥異己。獨裁實驗的最后,學生們都接近癲狂了。

      出家

      三個月的觀察期結束后,鄒宜均回到深圳萬德居的家,母親看守著她,不讓她和外人接近。一個月之后,不堪“軟禁”的她伺機逃了出去。

      長期被隔離在精神病醫(yī)院的結果,是她對家人的不信任。她離家后第一天,就寫了一份聲明,想要宣布和家人脫離關系,她怕家人以“看病”的名義再把她“抓”回去。在深圳,她不敢一個人獨處,晚上睡不踏實,常作噩夢。

      她說,她的苦惱如同一個腫瘤,從住進精神病的第一天起,在體內越長越大。她開始記錄自己在精神病醫(yī)院的每一天,盡管回憶讓她很痛苦,但“這是我的使命”。

      幾個月后,2007年底一個冬天的清晨六點多,十萬字的書稿《瘋人院的日記》竣工。她突然覺得解脫了。

      不久后,鄒宜均便出家了。這個決定讓很多人惋惜,想不明白她為什么年紀輕輕就看破紅塵。

      但她覺得自然而然,“出家是一個大福報的事情,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現在,她住在北京六環(huán)外的一間小屋里。在這里她感到安全。她有時給居士講講佛法,有時在家讀佛經,好幾天不出門,有時全國飛來飛去參加法會。

      她說,過去的事和物屬于已經死去的自己。唯一烙在身上的,是她對正常人在精神病醫(yī)院遭遇的關注。

      她希望撕掉精神病人的標簽,希望推動《精神衛(wèi)生法》的出臺。因為全國還有許多“疑似精神病患者”,不依不饒地四處走訪要求平反,沉重地過活。他們是廣東的何錦榮,重慶的李健萍,江西的葉正生……

      2009年3月,鄒宜均和廣州白云心理醫(yī)院、中山埠湖醫(yī)院以及自己的家人對簿公堂。她說,告他們,也是在度他們。

      有人支持她的執(zhí)著,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精神病人。

      有人問她居心何在,到處宣傳,“遍地開花”。

      有人說她一定病得不輕,不然出家當尼姑干嗎,還要把家人告上法庭?

      她還是每天三衣一缽,在北京的地鐵、公交、茶館、佛堂里穿行。有心人問起她的過往,她會一遍一遍認真細致地講解,表情平和,語速很快。說到精神病醫(yī)院的日子,她看上去不為所動,但左手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捻動墨綠色的佛珠。

      猜你喜歡
      精神病人精神病白云
      社區(qū)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細胞分析
      完形填空專練(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代謝紊亂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白云(外三首)
      天津詩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4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yī)院擔啥責
      尋找丟失的快樂
      白云的來歷
      不負刑事責任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相關問題探討
      石狮市| 宜川县| 运城市| 九龙城区| 麦盖提县| 武功县| 中西区| 合水县| 太白县| 临夏县| 渭南市| 繁昌县| 米林县| 通许县| 呼和浩特市| 喀喇沁旗| 阳原县| 济南市| 华蓥市| 仲巴县| 桐乡市| 琼中| 广西| 丽水市| 凤山市| 漠河县| 襄城县| 望城县| 长海县| 栾城县| 九江市| 凌海市| 通渭县| 镇远县| 新兴县| 怀远县| 清丰县| 北流市| 蕲春县| 格尔木市|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