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生
在盆景創(chuàng)作中,因枝干的生長方向不符合要求,故經(jīng)常需對盆景枝干進行拿彎處理,這是盆景創(chuàng)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現(xiàn)將常見且實用的拿彎工具做一些介紹,與讀者朋友共同交流
1.花籃螺絲:常用規(guī)格為6mm—20mm,拉力大約50kg—500kg,市場參考價2.00元—20.00元。
2.緊線器:拉力1.5T,市場參考價50.00元。
3.油壓千斤頂: 起重量3.2T,市場參考價70.00元。
以上工具各建材市場都有銷售,作為普通的盆景愛好者,這些工具取材簡單,但又十分實用,現(xiàn)將這些工具的特點及應(yīng)用方式做些介紹。
這些工具適合于各樹種,更適合干徑5cm—15cm左右粗細的松柏樹種,不需破干,直接操作。適用于樹木的生長季節(jié)(樹液流動時)慢速、多次、長過程的拿彎,間隔10—30天加力一次。一次拉或頂出的距離根據(jù)現(xiàn)場樹木纖維組織結(jié)構(gòu)的實際情況控制在1cm—5cm,拿彎過程中要觀察估算出樹木的生長年齡、生長速度、部位的長度以及陽光、風向、強力損壞對操作部位的影響,操作時段的氣溫、空氣濕度,拿彎進程中的初拿或續(xù)拿,用力的均衡及操作者的情緒等等因素都需全面考慮。拿彎一般主張多次成形,成功率會更高。更適應(yīng)休眠期的枝干慢速、少次、短過程的拿彎,也適合于上盆時間不太長且生長旺盛的樁材的牽引和導向。處理過程操作簡單、靈活、方便、省力,只需一人操作。不足之處在于夏、秋季使用此法的周期過長。
圖2、圖3是使用花籃螺絲在山松4cm—6cm的直干和稍有彎曲的部位第四次加力時拍攝。前二次加力時工具上計量長度為2cm—5cm,加力的時間間隔15天。
圖4.是使用油壓千斤頂,在山松(干徑8cm)枝干上進行第三次加力拿彎處理的效果圖,拿彎處原有微彎,前二次加力時工具上計量長度為2cm,加力的時間間隔20天。
以上方法在日后可長時間多次進行處理只至理想角度。
運用工具進行拿彎處理應(yīng)注意以下事項:
1.拿彎前盆體的固定,皮層的保護(還包括消毒、殺蟲茵)等技術(shù)事項同用其他拿彎工具操作前一樣。著重提示一點,較粗枝干拿彎時防止追求彎成直角至銳角時,不可用軟組織墊作受力點的墊物,容易使枝體組織受傷,應(yīng)以增大接觸面為前提(接觸長度等于或大干拿彎部位的干徑),采用硬木或較厚的鐵片作墊物。
2.拿彎過程中,因為工具能“四兩撥千斤”,避免不熟悉拿彎工具而好奇的朋友試著玩,在工具的臂力干壓幾下,可能會導致發(fā)生意外的。
3.拿彎處理要有耐心,不要性急,訂出成形計劃,作好進程記錄,按部就班才能逐步達到需要的效果。
以上當否,在此向同行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