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渝華
這場糾纏不休的侵權官司再度證明:在業(yè)已形成殺伐鏖戰(zhàn)之氣和互不信任之風的粉絲江湖里,刀槍入庫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也許誰都不會是誰的休止符。
方便粉絲行業(yè)一向殺伐氣重,官司連綿。
2000年12月,成都雙流縣白家鎮(zhèn)“白家高記”肥腸粉店向成都市工商局發(fā)起訴訟,聲討“白家”商標,官司由此拉開帷幕,一打就是一年;2002年6月,因白家粉絲“發(fā)表了不當言論”,光友粉絲一紙訴狀將白家告上法庭;而后,白家奮起反擊,以商業(yè)秘密受到侵犯為由,又將光友粉絲告上法庭。紛紛擾擾持續(xù)兩年之久,直到2004年,雙方才在各自受傷中握手言和。
到了2005年,方便粉絲的格局是:白家一枝獨秀,其他品牌黯然失色。營銷鬼才、白家董事長陳朝暉已然不滿足現(xiàn)有的格局,“方便粉絲有著巨大的空間,即便達到方便面10%的銷售額,也應該在30億元左右?!卑准覄?chuàng)業(yè)6年,銷售額才過3億元。相比方便粉絲而言,國內的康師傅、華龍等方便面巨頭年銷售額都已過百億元。2005年,白家在北京、宜賓、成都等地建起了三大基地,開始向全國進軍。
長久以來,方便粉絲與方便面企業(yè)之間是相安無事的。一方面,方便粉絲行業(yè)過小,不足以對方便面構成威脅;另一方面,方便面行業(yè)在數(shù)年之內保持著30%以上的自然增長,市場廣袤,巨頭們無暇顧及。
2006年下半年,形勢有了微妙的變化。這年,原材料價格猛漲,方便面企業(yè)成本壓力陡增。為緩解壓力,此時日子滋潤、利潤依舊豐厚的方便粉絲行業(yè)開始進入一些大鱷的視線。其間,華龍集團與四川一家企業(yè)攜手,推出了光華方便粉絲;速凍巨頭思念聘請了陳好做形象代言人,也投資億元磨刀霍霍進軍粉絲市場……
白象集團也是大鱷中的一員。作為方便面行業(yè)的后起之秀,白象集團年銷售額達40億元,一舉沖進了行業(yè)三甲。另一方面,多年來,白象是以生產(chǎn)中低檔面著稱,量大而利潤微薄。進入2007年,白象集團一方面推出了定位中高檔的“大骨方便面”,一方面推出“白象方便粉絲”,一腳踏進了白家經(jīng)營多年的領域……
白家全國攻略稍見成效,未想自己的固有地盤卻被巨頭們踏進一只腳。方便粉絲與方便面間微妙的平衡,就在這一進一退之間驟然打破。
“捉鬼”
2007年6月,白家市場一線人員突然發(fā)現(xiàn),在鄭州市場上,出現(xiàn)了多款與白家包裝相近的白象方便粉絲。這些方便粉絲同樣打上了“正宗四川名小吃”的字樣,且白象的LOGO字體跟白家一樣豎排加框,兩者容易混淆,難以辨別。很快,這一消息被緊急上報到了白家粉絲的總部。
白象方便粉絲的突然上市,引起了白家高層的大為恐慌。中原市場一直是商家的必爭之地,也是白家實踐全國戰(zhàn)略的重要戰(zhàn)場。更重要的是,看起來白象來者不善,似是有備而來,不僅在包裝上模仿白家痕跡嚴重,白象一向用慣了的橫排商標,也改成了與白家相似的豎排。為了不至于驚動“老大哥”白象,白家高層做出決定,先靜觀其變,隨后派出了相關人員到市場上摸底。
然而得到的反饋令白家大吃一驚,在河南省內的鄭州、洛陽、開封等地,到處都發(fā)現(xiàn)了白象方便粉絲的身影,其推進速度令人震驚;8月份,白象鋪進了鄭州世紀聯(lián)華在內的12家大型主流超市和批發(fā)市場;9月份,河北、內蒙古、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相繼發(fā)現(xiàn)了白象方便粉絲。在銷售中,白象集團對經(jīng)銷商還采取了搭售、買贈等方式。即在銷售方便面的同時,強行搭售方便粉絲,來勢洶洶,勢不可擋。
9月份,感覺“市場受到嚴重沖擊”的白家向白象集團發(fā)去了一封措辭委婉但還算克制的律師函。律師函要求,白象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在小范圍內賠禮道歉。陳朝暉事后回憶,白象畢竟是大企業(yè),多少也算同行,撕破臉皮對彼此都沒好處。
白家沒想到的是,律師函發(fā)過去,隨后石沉大海。期間,白家的高層還從一些渠道陸陸續(xù)續(xù)地了解到,對白家的律師函,白象定性為“炒作”。因為多年以來,白家官司不斷,話題頗多,有意無意地給外人留下了“話題制造者”的印象。在此期間,有記者就此事件采訪了白象集團董事長姚忠良,姚忠良答復:“不會與白家糾纏”、“我沒時間來處理這樣的小事情”。在白家高層看來,姚的答復很讓人不爽,“冒犯了他人的核心利益,還說沒時間處理小事情,太仗勢欺人了?!?/p>
2007年9月26日,白家粉絲再度給白象發(fā)去了一封措辭嚴厲內容苛責的律師函。函中認定,白象集團必須公開向白家賠禮道歉,并提供相關涉嫌侵權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和銷售記錄;函中還給白象下達了最后通牒:5日之內,白象集團應主動和白家粉絲進行聯(lián)系,并提出善后事宜的解決方案。幾乎同期,白家還給白象方便粉絲的經(jīng)銷商,包括鄭州易初蓮花在內的11家超市發(fā)出律師函,要求立即停止銷售白象侵權產(chǎn)品。
兩周過后,在依舊未得到白象的正面答復的情況下,白家向各大媒體發(fā)去了一封言辭激烈的“捉鬼”新聞稿。新聞稿聲厲控訴,“白象行為惡劣、明顯故意、不可原諒,且急火攻心,鋌而走險,白家粉絲已仁至義盡”。新聞稿中還聲稱,白家粉絲將起訴白象集團,依據(jù)《專利法》相關規(guī)定,單項侵權索賠額度可達50萬元,白象一共推出了4個系列10個單品,白家將向白象集團索賠500萬元。如此,將成為國內方便食品行業(yè)最大金額的一宗專利侵權案。
白家的強烈抗議起到了明顯的效果,2007年10月中旬,白象方便粉絲在全國一些區(qū)域遭遇撤柜處理,一些超市的負責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示,對已經(jīng)上架的少量白象產(chǎn)品售罄后不再進貨;10月21日,白家粉絲又一紙訴狀,在白象粉絲的銷售地和制造地——山東濰坊,將白象告上法庭。
至此,兩“白”之爭不可調和。
隱情
白家沒想到的是,原本十拿九穩(wěn)打贏的官司會橫生意外。2007年11月,白象集團反戈一擊,以商標侵權為由,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白家告上法庭。針對被白家斥為侵權的產(chǎn)品,白象方便粉絲則改換了包裝,再度入市。
白家高調,一舉一動皆在眾目之下;白象低調,一切不動聲色暗地進行。當傳票送達至白家集團時,一行人大驚,自己沿用多年并從無異議的白家豎排商標,竟然存在商標侵權行為。白象的起訴書稱,白家豎排商標與白象LOGO相似,首字皆為白,且“家”與“象”皆為“豕”字底,容易混淆。白象早在2002年就取得白象豎排商標,鑒于此,白家的豎排商標存在嚴重的侵權行為。
此后的進展看起來對白家似乎不再有利。2007年10月23日,白家狀告白象專利侵權案在濰坊開庭,控辯雙方針對白象是否侵權一案各自舉證,交鋒激烈,未有結果。
2007年11月,白家向鄭州市知識產(chǎn)權局申請“專利行政保護”,提起行政仲裁,申請被受理。不過,白象旋即也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復審申請,申請裁定四川白家粉絲的專利無效。按照正常流程,復審最快也需要半年的時間。
2008年3月,白象狀告白家商標侵權案如期開庭。開庭當日,白家代理律師一度對司法程序不公表示懷疑,拒絕出庭以示抗議。不過這種喧囂的小插曲并未影響判決結果,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白”字,字音、字形、字意完全相同;“家”和“象”均是上下結構,下半部相同,且白家公司在書寫中使用的“家”字與“象”相似,同時兩者在市場銷售渠道、消費群體上具有共同性,“白家”構成了對“白象”商標的侵犯。
白家一審敗訴,也不得不對包裝上的豎排商標進行更改。相比于白象量小域窄不同的是,白家銷售范圍寬廣、涉及面眾,更改商標無疑就是一場耗時耗力的大規(guī)模運動。兩個月后,白家商標開始以另一種橫排黑體的形象示人。
陳朝暉不服,白家隨后向河南省高院提起上訴。4月,白家公司又以白象侵犯知名商品外觀設計、涉嫌不正當競爭為由,在公司所在地成都將白象告上法庭。
2008年的上半年,一場蔚為壯觀而又縱橫交錯的官司糾葛就此在白家和白象之間展開。有業(yè)內人士評價:這是中國食品領域罕見的一場訴訟戰(zhàn),雙方大打出手、互不相讓,其過程曲折、場面驚險,無疑給觀望的、關注的、觀摩的都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腳本。
外行看熱鬧,陳朝暉卻有些郁悶。原本自己沿用多年的白家商標,反倒被“一個進入粉絲行業(yè)的新手”告倒了,被判侵權,百口莫辯,本身就是一件有些屈辱的事情。
2000年12月,白家粉絲誕生不久,就進行了注冊,在注冊號為1686854的商標注冊證中,“白家”為30類,即粉絲、食用淀粉等類別商標,商標注冊為橫排,字體為行楷。
不過,在進行產(chǎn)品外觀包裝設計時,設計師認為,基于美觀的原因,“白家”應被設計成豎排更好看,這一建議被采納,隨后一直沿用,包裝袋上還標明了“四川名小吃正宗酸辣粉絲”等字樣。
2002年7月,白家一度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豎排“白家”商標,白家認為,自己在粉絲類別里已經(jīng)注冊了橫排“白家”中文商標,因此在新的注冊申請時,他們只申請了調味品一個類別,與粉絲豎排商標擦肩而過。
直到2003年,白家申報四川省著名商標時被告知:必須是已注冊商標才能申報著名商標,很顯然,白家一直沿用的豎排“白家”商標還不是粉絲類別的注冊商標!
此事引起了陳朝暉的高度重視。2003年12月16日,他再次向國家商標總局申請“白家”豎排注冊。2005年下半年,國家商標總局對白家的申請批準,并將回執(zhí)函寄給了白家公司,待白家公司簽字認定后寄回商標總局即行生效。不過陰差陽錯,這年,白家在成都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新工廠建好,集團整體搬遷,回執(zhí)函被寄到了原廠址,無人問津三個月后,白家又與豎排商標無緣。
2006年,白家不得不第三次提起豎排商標申請。哪知一年過后,豎排商標尚未申請下來,白象方便粉絲已然入市。雙方大打出手之時,沿用數(shù)年但在法律證據(jù)上不夠充分的白家,反倒侵犯了有模仿嫌疑但有注冊豎排商標的白象集團的權利。
這是一場造化弄人而又讓人頗感失落的錯過,卻未想多年以后,它在市場上竟掀起了如此激烈的腥風血雨。
死掐
這場互決不下的官司糾葛也曾迎來短暫的和解機會。
2008年5月底,一位韋姓律師秘密空降成都,隨后被接到了白家公司。韋律師到訪的目的簡單明確,代表白象一方傳話,希望雙方以和為貴。對韋律師的到訪,一向高調的白家很是配合,不僅全程保密,白家粉絲的“二把手”、常務副總盛家武還親自接見,整個洽談氣氛融洽柔和。
兩天過后,雙方達成了“共同做大行業(yè)、互不侵犯、不再相互詆毀”等四點共識,一份意向性的“?;饏f(xié)議”由此出臺。協(xié)議起草后,白家粉絲率先在上面簽了字,約定由韋律師帶回去簽字后再寄回公司。
韋律師回鄭州之后,白家多次催促白象寄回協(xié)議,卻一直被告之正在辦理。其后對方還傳話,要真正?;?,白家得首先拿出誠意來。2008年7月,白家將成都、濰坊兩地狀告白象的官司撤訴。
不過其后在白家看來白象早有預謀,“被對方狠狠地忽悠了”。撤訴之后,白家多次催促,“發(fā)現(xiàn)對方絲毫沒有撤訴的跡象”,白家還從一些小道消息中獲悉,白象正加緊推進二審。白家上下隱隱地有了一絲不詳?shù)念A兆。
一切似乎流年不利。2008年8月,白家向河南省知識產(chǎn)權局提起的仲裁申請開庭。庭上,白象有備而來,證據(jù)充分,證明其設計專利侵權不成立。理由是2006年在白家新版包裝設計出臺之后,在未取得真正的設計專利之前,已經(jīng)在電視廣告和部分報紙上對外公開,依據(jù)《專利法》相關規(guī)定,不符合專利權的授予條件,因此對白家的設計專利應予撤銷。
此時的白象無疑是愜意的。這年7月18日,白象在河南新鄭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的方便粉絲生產(chǎn)線正式落成,在對外的宣傳中,白象信心滿滿:“在粉絲這塊我們有單獨的5年規(guī)劃,將投資5億元,目標是做到行業(yè)第一?!辈恢怯幸膺€是無意,白象集團的高層還不忘“刺激”一下白家:“下一步我們將在四川設廠。”
8月,在苦苦等待中,白家對粉絲類別的注冊申請終于等來了初審公告。這本該在多年前都拿到的商標,對于身陷官司糾纏的白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再及時不過的利好消息。不過,按正常程序,白家還得等上一段時間,以待商標總局的最終確定。白家選擇了沉默。
但另一些因素卻讓沉默的白家難以清靜。2008年11月,河南省高院做出終審判決:駁回白家的上訴,白象勝訴,白家立即停止對白象的商標侵權行為。
2009年2月19日,新年剛過,白象在北京召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聞發(fā)布會,聲討白家。發(fā)布會上,白象給各媒體提供了一份超雷人的新聞通稿——《傍名牌惡意炒作,“白家”玩火終自焚》。在這份新聞稿中,羅列了白家的數(shù)條罪狀:借官司造勢,靠“打劫”起家,拖垮光友、糾纏五谷道場、傍日清,為了私利,可以不惜道德敗壞、恬不知恥地“傍大款”,甚至虛與委蛇“賣身”,炒作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受到攻擊的白家迅速還擊,當天傍晚,白家也向全國媒體發(fā)出了一份揭黑萬言書。萬言書以“雷”對“雷”——《逢賊抽刀、遇鬼貼符、奉陪到底!》,“河南白象起訴四川白家商標侵權的行為更像是一起惱羞成怒的商業(yè)報復行為,其急功近利的行為,見利忘義的嘴臉,都堪稱食品行業(yè)的一大‘奇觀”。
這也許是中國食品界最為轟動的一場對罵,兩個食品領域的重量級代表,站在公眾的臺面上,相互謾罵、死掐,各種侮辱性語言使得業(yè)內震驚,旁觀者嘩然。也許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場曠日持久的兩白之爭都會被人銘記,是非恩怨留待后人評說。
記者手記:誰是誰的休止符?
這場糾葛直至現(xiàn)在都沒有停止的跡象。新聞發(fā)布會過后,白象立即向全國各地的工商部門發(fā)去了執(zhí)法申請,要求徹查白家相關侵權產(chǎn)品;其后,一場針對白家侵權產(chǎn)品的查封行動又由此上演。
白家毫不示弱。新聞發(fā)布會次日,白家即向白象發(fā)去了律師函,同時告知天下,將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官司,陳朝暉自認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他認為,是因為自己對商標一時疏忽,才被人鉆了空子。他同時向記者透露,對這場廣受眾注的糾葛,白家是有信心的,下一步還將采取更大的動作。
客觀而論,方便粉絲行業(yè)盤子依然羸弱,現(xiàn)今不過10億元左右的總銷售額。一個行業(yè)的壯大離不開眾多企業(yè)的參與、各種資本的進入、有效資源的整合,而在這期間,行業(yè)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尤為重要??上У氖?,這個興起不過10年的行業(yè)有著太多的恩怨、糾葛、官司、訴訟、折騰,以至于光友粉絲企業(yè)掌門人鄒光友感慨:“活著不易,走出去更難?!?/p>
如果每個企業(yè)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大市場上,也許行業(yè)的興盛和繁榮便指日可待。假設歸假設,在業(yè)已形成殺伐鏖戰(zhàn)之氣和互不信任之風的方便粉絲江湖里,刀槍入庫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也許誰都不會是誰的休止符。
(更多采訪視頻詳見商界財視網(wǎng))
編 輯 秦 洪
E-mail:qh@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