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 拉
意大利大學生是媽媽的好孩子,葡萄牙大學生能夠很流利地說多國語言。一份新的大學地圖比較了歐洲各國的大學生:誰可以念大學?學生們有多么勤奮?他們靠什么生活?
漢諾威的學者多米尼克·奧爾最近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三年來,他和漢諾威高校信息系統(tǒng)有限公司的同事們一起,在聯(lián)邦教育部和歐盟委員會的資助下,搜集、評估了來自全歐洲不同方面的數(shù)據(jù)。研究成果是一幅前所未有的高校地圖。這份宏大的“歐洲大學生現(xiàn)狀報告”比較分析了23個歐洲國家的大學生的社會和經(jīng)濟狀況。
誰能上大學
每個人都可以上大學嗎?歐洲大學生研究計劃的參與者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工作經(jīng)驗是否可以代替高中畢業(yè)考試或者同等學歷——也就是說,工作成功但卻沒有足夠文憑的人是否能上大學?
研究的結果顯示,德國的教育很不公平:父親的學歷高,孩子的學歷自然高。來自低學歷家庭和非高中畢業(yè)背景的大學生在德國大學中少之又少。在德國,沒有高中畢業(yè)文憑就很難進入大學。雖然通向高校有多條途徑,但相對于高中畢業(yè)直接升學這種方式,其他進入大學的途徑審核標準都過于嚴格。據(jù)統(tǒng)計,在德國只有1%的大學生是非高中畢業(yè)背景。
這在其他國家卻要寬松得多。在英格蘭、愛沙尼亞和蘇格蘭,超過10%的大學生都不是高中畢業(yè)生。無論在荷蘭、芬蘭、挪威還是瑞士,即便父親學歷不高,他們的孩子也比德國同等家庭條件的孩子更有可能上大學。只有一個國家的情況比德國還要惡劣——保加利亞。
能說幾種外語
現(xiàn)在的大學生都會說好幾種外語?并非如此。雖然德國大學生幾乎都表示自己的英語至少達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但除此之外就不會說其他外語了。據(jù)統(tǒng)計,德國大學生中只有11%的人能流利地說法語,會西班牙語的只有5%。
能夠流利地說兩種外語的人,無論在哪個歐洲國家都屬于少數(shù)。據(jù)歐洲大學生研究報告顯示,惟一的例外是葡萄牙。在這里,53%的大學生都會兩種外語。然而,由于每個人的外語水平都是自己估計的,這就存在兩種可能性:葡萄牙人確實很有語言天賦——或者他們只是特別地不謙虛。
毫不奇怪,大部分人選擇的第一外語是英語。研究報告顯示,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水平還不錯——除保加利亞、愛沙尼亞和斯洛伐克外,自信已經(jīng)掌握英語的大學生在其他國家都超過了70%。
出國留學比例
大學生出國留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未來的雇主都希望自己的雇員有過出國留學的經(jīng)歷。但是,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此的答案都是明確的否定,只有一小部分人準備走出國境,最多的是挪威人,19%的人已經(jīng)在國外學習過、做過實習或者上過語言課。緊隨其后的是德國人,17%的人有過留學經(jīng)驗。如果只看實習和類似工作經(jīng)驗的話,德國人甚至排名歐洲第一位:8%的大學生曾經(jīng)在國外工作過。
妨礙大學生出國留學的因素并不僅僅是想家,確實有許多大學生承受不起留學的費用?!敖?jīng)濟條件是一個很大的障礙?!睔W洲大學生研究報告顯示,父母擁有較高文憑的孩子占有優(yōu)勢,他們?nèi)獾拇螖?shù)比其他大學生要多。
學習時間誰最長
歐洲最勤奮的大學生在哪里?排在第一位的是羅馬尼亞,他們號稱每星期花費41個小時在學習上。這比德國人多了7個小時,德國學生每周學習的時間為34小時。最懶的是愛沙尼亞和斯洛伐克的學生,他們每周聽講座、參加討論課、上自習的時間只有25個小時。
研究報告說:“與正常職工的工作強度對比,學生們在學習上所花費的時間似乎沒有那么多。”然而,研究者們也考慮到:許多大學生在學習之外還要打工。如果算上這些工作時間,立陶宛人和拉脫維亞人就特別勤奮了,他們每周工作和學習的時間分別為63小時和59小時,只剩下很少的自由時間。
平均來看,德國學生的時間分配相當好,每周的工作和學習總共只稍微多于40小時,在他們34小時的學習之外只需要打7小時的工。
愛情狀態(tài)
歐洲大學生們的愛情狀態(tài)如何?研究報告說:“在各個歐洲國家,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都沒有結婚。盡管如此,不同國家的大學生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在德國大學中,單身者是少數(shù)派,只有43%的大學生既沒有結婚,也沒有固定伴侶。意大利人則完全不同,據(jù)他們自己所說,絕大多數(shù)人仍然單身。同樣自由的還有葡萄牙人、蘇格蘭人和西班牙人。
獨居還是居家
德國大學生大多搬出家庭在外居住,不到四分之一的人住在父母或親戚家里。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三個南歐國家中則相反,住在父母家的大學生比例高于歐洲平均數(shù)值。尤其是意大利,四分之三的大學生還和父母或親戚住在一起。研究還顯示,他們中的大部分對此感覺幸福和滿意。
同樣,德國的學生宿舍也很緊張,只有九分之一的學生能申請到房間。保加利亞有近一半(46%),芬蘭有近三分之一(29%),荷蘭也有超過四分之一(27%)的學生居住在學生宿舍里。
那么,德國大學生都住在哪里?65%的人有自己的房間或自己的公寓。但并不是說,德國大學生因此比其他國家的更加幸福。其中,只有59%的人對他們的住處感到滿意——明顯低于幾乎所有其他國家。
學費從哪里來
上大學要花錢。國家、家庭、打工——這是三條最重要的獲得錢的途徑。歐洲大學生研究報告指出,它們在歐洲各國的比例有所不同。
在斯洛伐克,國家一分錢都不出,大學生們主要靠打工來養(yǎng)活自己。在瑞典則完全不同,“祖國母親”是最重要的支付者,依靠國家資助的學生人數(shù)幾乎是靠家庭資助和打工賺錢養(yǎng)活自己的學生數(shù)量之和的兩倍。
在德國,父母是最重要的資助者。國家直接支出——如助學金、獎學金等——總體上看只占次要的地位。然而,國家仍然以間接的方式資助了大學生:父母可以享受到兒童補貼或免稅,孩子也可以享有生活費補貼。
[摘編自《德國印象》]
(責任編輯 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