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黃 橙
津巴布韋對于大多數(shù)國人來說,是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董h(huán)球時報》記者在當?shù)刈咴L期間,發(fā)現(xiàn)這個被通脹和疾病困擾的國度,也有其溫情、多彩的一面。特別是津巴布韋“三寶”,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活中離不開口紅樹
從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飛到維多利亞瀑布城,只要一個半鐘頭,然而城市景觀已經(jīng)大變。維多利亞瀑布城更像是一個密林深處的小鎮(zhèn),原始而迷人。記者下榻的贊比西河度假村緊挨著南部非洲最大的河流。
在“圓形土樓”般的度假村里散步時,記者忽然看見一棵結著滿樹紅果的奇樹,走近一瞧,那一簇簇毛茸茸的紅色果實滿是軟刺,紅果的形狀有點像草莓,煞是可愛。我趕緊找來一旁的黑人朋友,問他這是什么樹。他告訴我這叫l(wèi)ipstick tree,譯成中文就是口紅樹??粗乙苫蟮哪抗?,他從樹上摘下一枚紅果,掰開,讓我看里面暗紅色的種子,并用手指搓揉開種子表面的肉質外皮,只見紅色的汁液流到手指上。他示范性地將手指往嘴唇上一抹。哈,口紅樹原來是這樣得名的!黑人朋友還告訴記者,這種天然的紅色染料不僅可以涂抹嘴唇,連當?shù)厝四樀昂蜕砩系娜A麗紋飾也有它的功勞。
當?shù)厝诉€告訴記者,口紅樹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其老家并不在津巴布韋,而是美洲的西印度群島。此樹的木質很輕,十分容易加工,曬干后堅固耐腐蝕,可以用來搭籬笆、蓋屋子,樹皮剝下來又是制作麻繩的好材料,所以也受男人歡迎。至于涂抹天然“胭脂”的習慣,原本是當?shù)赝辽兹说膶@?,不過如今許多黑人婦女也起而效仿。盡管津巴布韋是個窮國,但口紅樹在許多農(nóng)場都有,而且多半生長在農(nóng)田邊緣,取用時無需付費。
在首都看平衡石
津巴布韋這個國家與石頭有長達千萬年的不解之緣。最著名的石頭建筑叫大津巴布韋遺址,由90多萬塊花崗石砌造而成,宏偉壯觀,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古代遺跡。不過津巴布韋還有另一批石頭也是國家的重要標志,那就是位于首都哈拉雷郊區(qū)的平衡石群。所謂平衡石,指重達數(shù)噸的石頭相互壘起,搖搖欲墜幾千年,可就是不倒。據(jù)說這是由火成巖巨石經(jīng)歷數(shù)千年腐蝕、風化形成的,算得上南部非洲地質演變的活標本。
平衡石周圍雜草叢生,在記者看來恰好襯托了此處的蠻荒氛圍。一處處巖石像玩雜技一般,瘦小的在底下,碩大的在上邊。其中一個奇景是“三疊石”,已經(jīng)多次被印在津巴布韋的紙幣上。雖然紙幣在不斷貶值,可是“三疊石”始終是該國的重點保護文物。
其實,我認為石群中最驚險的是一處叫做“天外飛船”的“四疊石”。看那造型,仿佛上帝疊到第3塊大石頭時發(fā)現(xiàn)重心不穩(wěn),匆忙拎了一塊小石頭壓住了失衡的那一端。
獅子也有“麥當勞”
黑斑羚是南部非洲草原上最活躍的動物群體之一,是獅子和獵豹日思夜夢的美味。正是危機四伏的生態(tài),造就了黑斑羚杰出的跳躍和奔跑才華。津巴布韋人很幽默,他們對黑斑羚的稱呼是“獅子的麥當勞”?!盀槭裁匆@樣叫?”“你看黑斑羚屁股上的斑紋,像不像麥當勞的標志M?”我認真一瞧,可不是嗎?因為獅子最愛捕食黑斑羚,所以“獅子的麥當勞”便成了它們的綽號。
黑斑羚還有一種奇特的生育方式,被稱為“羚海戰(zhàn)術”。據(jù)說雌黑斑羚們事先有個約定,就是大家同時“生孩子”,把小羚羊的出生日期限定在數(shù)天之內。這樣即使有些小羚羊被獅子當作“漢堡”吃掉,仍然能保證有足夠多的黑斑羚后代繼續(xù)奔跑在草原上。不過黑斑羚的交配期很短,為了扎堆生孩子,領頭的公羊到時怕是要忙死了。
猛獸形象常被一些國家用在國徽上,然而津巴布韋人卻把這一殊榮給了黑斑羚,而且在國徽上一畫就是兩只。在記者看來,“獅子的麥當勞”比獅子有更強的生命力,不信看看草原上隨處可見的黑斑羚,就能明白誰才是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