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玙
照寧波的老規(guī)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
臘月中旬,許多商場都有“迎新春”促銷活動。那時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時兩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時一百多就可以買到了。因此,人們總會在這時不約而同地來到商場,在“人山人?!敝刑暨x稱心的新衣服。
最有戲劇性的要算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許多人家都供奉著一位叫灶王爺?shù)睦仙裣?。他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于是,家家都會準備些麥芽糖,用糖把灶王爺?shù)淖旌希屗谔焐现徽f好話,不說壞話。但這些糖的最終歸宿卻是在小孩子的嘴里。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必須準備過年用的東西,還必須大掃除一次,好在新年里顯出萬象更新的氣氛。
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飄著酒肉的香味。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和倒“?!弊?,屋里也貼好了各種各樣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fā)壓歲錢,并祝他們學習更上一層樓。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并祝自己歲歲平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月初一零點,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色彩絢爛的煙花騰空而起,將節(jié)日的氣氛烘托得熱鬧非凡——有的像從天而降的流星,有的像一盞盞紅燈籠——形形色色,美麗極了!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店鋪都關了門,一般要到正月初五才開門;門前還堆積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全家人都到親戚或朋友家拜年。這時候小孩子們最開心了——因為他們又可以拿到很多的壓歲錢,又能和平時很少見面的朋友一起玩耍了。
“寧波湯圓”一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寧波湯圓”。一咬開湯圓皮,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吃過晚飯后,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到月湖公園看燈展。這里的燈種類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形形色色,好看極了。
一眨眼,春節(jié)結束了。孩子們又該上學了,大人們又如往常一樣做事了……
春節(jié)的確是一段美好而快樂的日子。
【指導老師:全利強】
點評
作者按時間順序,將寧波過春節(jié)時的習俗一一道來,鞭炮聲、色彩絢爛的煙花、拜年等的描寫,將人們愉悅的心情推到極致。文章條理清晰,內容安排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