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夏梅
說文解字是門科學,然而,當它被結合實際靈活地加以運用時,就有了特殊的含義。
有一次,清朝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視,看見一位農夫肩上扛著鋤頭,就問身邊的大臣張玉書:“這是個什么人?”張回答道:“他是個農夫?!薄稗r夫的‘夫字怎么寫?”張玉書順口答道:“二橫一撇一捺,轎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和匹夫之夫都是這么寫的?!辈涣锨』实勐牶髶u頭說:“農夫是耕土之人,上寫土字,下加人字;轎夫肩上扛竿,先寫人字,再加兩根竿子;孔夫子上懂天文,下曉地理,這個夫字寫個天字出頭便是;夫妻是兩個人,先寫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這個夫字寫個大字加一便是?!?/p>
有人對四川的簡稱“蜀”作了妙解——“蜀”字上面是四川的“四”,下面是“門”,門里面是一條蟲,沖出門去方能成龍。此解意在激勵蜀人立足天府,沖出四川,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任浙江大學校長時,一次師生聯(lián)歡,主持人依節(jié)目單報出“校長訓話十分鐘”。竺校長感到在聯(lián)歡會上訓話實在大煞風景,就急中生智抓住“訓”字妙解道:“訓”字從言從川,信口開河也。引得師生都輕松地笑起來,使聯(lián)歡會的氣氛頓時輕松起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從海外歸來,一到武漢,便迫不及待地到保育院去看望孤兒。在發(fā)表演說時,他在黑板上寫了個“春”字,然后笑嘻嘻地解釋說:“你們看,從這個‘春字上,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希望,為什么呢?因為‘春字由‘三‘人‘日三個字組成的,三個人為眾,說明只要廣大民眾團結起來,一個意志一條心,就可以把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你們看到沒有?‘日字不是在‘三‘人之下嗎?”孩子們聽了陶行知這些通俗有趣的解釋都笑開了。
毛澤東同志說文解字的本領高強,幽默風趣還帶有鼓動性。1922年,他給長沙工人上課,講解“天”字時說,“‘工與‘人合為天,如果工人團結起來,就有頂天的力量。”重慶談判期間,有人問毛澤東:“假如談判失敗,國共全面開戰(zhàn),毛先生能否戰(zhàn)勝蔣先生?”毛澤東風趣地回答:“國共兩黨的矛盾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利益的矛盾。蔣先生之‘蔣,是將軍頭上加棵草,一草將軍而已;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毛,而是一個反‘手。代表著大多數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共產黨,要戰(zhàn)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話語中充滿了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