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卉欣
看到報紙上的一幅照片,一個中年男子掀開上衣,腹部倒臥著大大的一個“7”字形的手術(shù)刀口,旁邊的女人笑瞇瞇地指著那個“7”字,像指著一個肚皮被淘氣小孩扯破的毛絨玩偶。
這是個臺灣男子。8年前,捐了左腎給得了腎病的妻子。去年,又捐了60%的肝臟給肝功能衰竭的妻子。成了全球首個捐兩件器官,并成功搶救垂危妻子的案例。他叫陳榮同:榮辱與共,榮衰一同,名字一不留神成了行為最好的注腳。
捐肝手術(shù)前,醫(yī)生和家人都不是很贊同。醫(yī)師不斷告訴他日前海外只有4例捐肝又捐腎的案例,都是直系血親或妻子救丈夫,臺灣從未進(jìn)行過捐肝又捐腎的移植手術(shù),無法評估風(fēng)險。
但種種理由都無法讓救妻心切的陳榮同動搖。他顧不得醫(yī)師以兩度捐贈器官對健康有威脅的反對,并花了7個月說服原本反對他的親人。這份苦心感動了所有人。他說:“老婆是家人,是責(zé)任,我知道風(fēng)險大,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反正兩個人至少有一個會活。”
捐獻(xiàn)器官畢竟是以鮮血、痛苦和巨大的心理恐慌,甚至死亡為代價去換取另一個人的生命。陳榮同不是不怕死,在手術(shù)住院前,他曾萬分恐懼。
他坦承,術(shù)前一周他深感生命在倒數(shù),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他常默默地看著家中的景物。要住院的當(dāng)天,他更是頻頻回首回家的路,“5分鐘的路程足足走了快半小時”。手術(shù)后,當(dāng)?shù)弥拮右彩中g(shù)順利,他才掩面痛哭,宣泄出半年來的壓力。
我想起一個看到過的最肉麻的短信: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3/4。陳榮同7午時間里,兩次舍命救妻,他是為數(shù)不多的,真正有資格對愛人說這句情話的男人。
照片上那個指著他傷口拍照的女人,就是他的妻子。醫(yī)生說,如果沒有這次捐肝手術(shù),她活不過兩年。
她笑著,這位容貌平平的胖女人光彩熠熠,她可以傲視全球美女,因?yàn)樗玫搅艘粋€丈夫能給妻子的最好的禮物。
對于丈夫作出的犧牲,她既感激又內(nèi)疚,也很心疼。她流淚說:“是我先生救了我,過了這次,相信沒有不能過的難關(guān),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嫁給他?!睂Υ?,陳榮同則說“我和妻子沒有小孩,我不敢說我們是相依為命,但至少是相互扶持?!?/p>
他們的生命緊緊融合在一起。
(選自《37°女人》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