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一個滿心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地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和尚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找到一位令我滿意的老師,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畫技還不如我!”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既然施主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副墨寶吧!”
年輕人問:“畫什么呢?”
釋圓說:“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歡那些造型流暢古樸的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個茶杯和茶壺?”
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他鋪開宣紙,寥寥數(shù)筆就畫成了一個傾斜的水壺正徐徐吐出一脈清茶,注入茶杯中。年輕人問:“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施主畫得是不錯,只是將茶壺和茶杯的位置放錯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啊!”
年輕人聽了,笑著問:“大師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壺里注水的?”
釋圓說:“原來施主懂得這個道理啊!您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卻將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壺還高,香茗怎能注入您的杯子呢?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呀!”
年輕人思忖良久,恍然大悟。
(選自《簡妙作文》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