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樹青
我的地盤我做主?貌似自由選擇的空氣中,充滿了教條。你看不見,但能感知。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政治正確”的觀念,姑且命名為“生活正確”。它來自所有為你好的人的灌輸,包括老師、前輩、領導、父母和最好的朋友。他們說“你不能”“你必須”“你要”——
你不能比鄰居成績差。你不能比同學混得慘。你不能不積極進取。你不能抽煙。你不能喝太多酒。你不能獨身。你不能愛得太用力。你最好不要跟信教的人結婚。你不能不切實際胡思亂想。你不能沒計劃。你不能拍裸照。你不能去嫖妓。你不能上色情網(wǎng)站。你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你一定不能有壞名聲。你不能死板地看問題。你不能偷拍陌生人。你不要隨便見義勇為。你不能靠寫詩為生。你不能把唱歌當飯吃。你不能放棄保研的機會。你不能讓人欺負你。你不能讓人看出你心里沒底。你不要輕易承諾別人。你不能拿青春賭明天。你不能什么都想要。你不能好高騖遠。你不能當面讓人難看。你不能背后說人壞話。你不能成為工作狂……
你必須尊敬師長、專家和權威,你必須上名牌大學,你必須力爭冠軍。你必須考級、考證和充電。你必須為自己積累資本。你必須給領導留下好印象。你必須跟大家搞好關系。你一定要戀愛,哪怕相親也好。你必須結婚。你必須有房有車。你必須上班打卡。你必須按制度規(guī)定做事。你必須理解送禮與收禮、辦事與找人的潛規(guī)則。你必須跟大部隊走。年過三十你必須當官,年過四十你必須事業(yè)有成。你必須適時表態(tài)又適時保持沉默。
你要主流。你要有門路,事事又留后路。你要衣著得體一表人才。你要看上去不那么老。你要爭取留在大城市大公司。你要有一份高薪工作,最好還有兼職。除了工作,你最好在盡量多的社會機構擔任角色。你若有哈佛耶魯斯坦福或劍橋文憑更好。你最好同時擅長英語,電腦和駕駛。你會說法語?真令人羨慕。你越顯得國際化越好。你的孩子要讀全英文教學的貴族學校。你的妻子要入得廚房上得廳堂。你要成為機場和各大品牌的VIP。你要有POWER又有FANS。你要有名車,或者有司機。你要有別墅,或者有泳池。你要上電視上雜志上榜。你要有打高爾夫和收藏藝術品的愛好。你要有名人朋友或慈善基金。你要成為讓人羨慕甚至嫉妒的人。
以上種種,屬于“生活正確”觀念的三種類型:禁止的,必須的,理想化的??瓷先ィ柚沽素撁婺芰?,鼓勵了有成長性的行為,又預期了收益豐厚的主流價值觀。循此生活,人生猶如買了保險,能保證我們不犯錯。
結果呢?生活不斷地給我們耳光?!吧钫_”的種種觀念,主要由經驗、利己主義和投機思維構成;它在比其邏輯復雜N倍的社會現(xiàn)實面前,自相矛盾互相抵觸不堪一擊。
你不能預期:名牌大學畢業(yè)生也會面臨失業(yè)的威脅;大城市居不易,大公司也可以結構性裁員;你干得好不如你的同學嫁得好;別人靠潛規(guī)則成為冠軍;有人送禮比你更大手筆、關系比你更過硬;為了結婚而結婚令你有苦難言;成為業(yè)主的同時你也成了房奴;開車回家后你要靠擺地攤來補貼油錢;海歸也有海帶待遇;某個教授暗里是禽獸,你尊敬的校長的論文來自抄襲;太多的角色令你荒廢了專業(yè),跟大家搞好關系的代價是你克扣了與家人的相處;不抽煙不喝酒令你的“社交能力”顯得不濟,苦心經營又上位不得的焦慮催生抑郁癥;你不得不為上司的包二奶行為保持沉默,又要對客戶的“夜生活”需求做出安排和表態(tài);你不論斷是非,但太多的內幕堵在心里;你愛惜羽毛,但避免不了污化的暗箭。
最后,越多交際越多朋友越多社會角色就越多累贅,你意志頑強才沒有精神分裂但離純粹和快樂已經很遠。這時,再多的“生活正確”,還有意義么?
我看到“生活正確”仍在流行,不停有聲音在矯正年輕人去“正確”地適應社會;大眾的道路也就是你的道路,成功人士和既得利益者的今天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個性是毒品,擰巴是不對的……
充滿投機心理和舞弊技巧的種種“生活正確”,屬于舊觀念嫁接新生活的觀念病毒。它影響的青年,是少年老成的世故者,它營造的社會,是貌似市民社會的市儈社會。一個充滿了“生活正確”邏輯的社會,無疑在宣布:再見,個性!再見,理想!
我還是樂見個性斑斕的新生命,在社會上歷經各種挫折、犯錯、意外和奇遇。也許個性仍會被卷入共性,理想主義終會褪色為現(xiàn)實主義,但且讓它們完成自己的旅程——不要在起初就簡單粗暴地說:“生活正確”統(tǒng)治一切,個性與理想毫無意義。
(選自《中外文摘》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