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2008年的投資理財中,除了黃金和債券給投資者帶來了“笑臉”外,股票、基金、保險、銀行等理財產品,帶給投資者的只有無盡的“心酸”和“傷痛”。
展望2009年,投資理財的春天離我們有多遠?
2009年1月5日,上證指數以“紅臉”收盤,迎來股市新年開門紅,似乎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其實,許多跡象和事實表明,市場的回春或許并不僅僅只是期待。
宏觀經濟方面,國內2009年經濟發(fā)展形勢或將好于預期。管理層在2009年,仍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完成“保增長”的目標,已處于落實階段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將會有效拉動2D09年國民經濟的增長。此外,央行或繼續(xù)降息并調低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以刺激經濟的發(fā)展。
市場本身方面,指數經過70%的跌幅后,技術上存在反彈的需求。同時,股價下跌甚至超跌使許多個股投資價值凸顯,增持或回購行為已頻頻出現。包括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在內的救市政策,在2009年或將出臺,這也將有效提升市場信心。
春夏秋冬,四季輪換。站在2009年的門口,本刊從股票、基金、債券、保險、銀行等理財產品入手,以2009年投資理財策略為線索,與投資者一起尋找2009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