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來
后梁之后是后唐,后唐之后是后晉,后晉的開國之君石敬瑭很有名。當年,他是后唐末帝李從珂——就是那位窮折騰的皇帝——手下的節(jié)度使。因為受到皇帝的猜忌,他萌生反意。不過,石敬瑭手下參與叛亂的軍隊并不多,一開始連吃敗仗。后來,他向當時崛起于北方的契丹遼國求救,尊遼太祖耶律德光為“父”,割讓燕云十六州,受其冊封,并在后者的幫助下滅了后唐。從此,“兒皇帝”在史書上大名流傳,石敬瑭也成了千古唾罵的一個“皇帝”。
雖然是“兒皇帝”,但是這個“皇帝范兒”還是不能跌。作為稱帝準備工作的讖言讖語一樣要多準備。石敬瑭放出話說,其實自己要當皇帝這回事,早在后唐國未建之前就已經(jīng)定下了。
那是在朱溫剛滅了大唐帝國不久的時候,天子腳下傳出一則“新聞”,說有人在砍樹的時候發(fā)現(xiàn),樹心里有紅色的字樣:天十四載石進。當時,群臣都拍朱溫的馬屁,說到建國十四年時,必有祥瑞進獻,這個讖就是給您做預(yù)報來著。
但是有這么一位大臣,覺得不對:從古到今,就沒有過“天十四年”這樣的說法,所以大家的解釋必定是錯誤的。把“天十四”這三個字重新組合,“四”字拆成“囗”和“兒”,分別配給“天十”,就得到“丙申”二字,說明是“丙申年”有祥瑞進獻,這才對嘛。
結(jié)果,梁代命短,沒有挨到丙申年,后唐倒是有個丙申年,可李家就在這一年亡了國。這一年,石敬瑭果然就“進”了。
按說,把這個讖的宣傳工作做到這個份上,也就夠了??墒磋┎唤?他怕就有人看不起自己“兒皇帝”,所以還要加強宣傳,強化自己做“兒皇帝”的合理性。他接茬兒散布消息,說其實“天十四載石進”還有一種解釋方法。
原來,后唐的勢力起于前唐的河?xùn)|節(jié)度使。朱溫建立后梁以后,河?xùn)|與之武力對抗,依然沿用前唐的最后一個年號“天佑”。直到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建立后唐國,才廢“天佑”年號。所以,“天十四年”中的“天”,指的是“天佑”。天佑年號停用14年之后,石敬瑭建立了后晉國。
這一則讖文,兩套解釋,歸了包堆說,都是石敬瑭強化自己當“兒皇帝”的合理性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當“兒子”的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