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荷蘭
那也是時候還住在安市,經(jīng)常去一個公園。有次,見一對中年夫婦帶兩個寶寶在那里玩。小女孩三歲左右,蕩著秋千,她媽媽坐在幾丈遠的長椅上看。一會兒,媽媽就向女兒喊:“太棒了”,或者“我愛你”,或者“我喜歡你。寶寶被媽媽夸得特別高興,一直在笑。
這一幕,要放在中國,恐怕會引來眾人的側(cè)目:這也太夸張了,不就打個秋千嘛,誰家寶寶不會啊,用得著這么夸張地又夸又示愛嗎?
在西方,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這么夸張,但有很多父母是這樣的,對寶寶的愛和夸獎,是大張旗鼓的,不遺余力的。
我們每星期都去一個娃娃交往中心玩,那里的老師對樂樂也是不斷地說“太棒了”。這是直接夸。還有變相地夸,比如說,“你這么做,很有道理!”,“樂樂是個很稱職的小媽咪!”(樂樂喜歡給小布娃娃喂飯)。就算樂樂操作得不對,人家也不批評,而是說“你很有創(chuàng)造力啊!”。如果寶寶失敗了,老師會把手一攤,說:“生活嘛,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沒關系,再來!”。尤其是一個很年輕很漂亮的阿姨,她很有幽默感,和人家比起來,我覺得我這個當媽的,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很多觀念要跟上。
中國的父母也夸孩子,但在公共場合,還是很節(jié)制的,因為謙虛是我們的美德。我的父母一輩人,更是一輩子不說“我愛你”的,更別提在公共場合這樣“肉麻”了。我們有其他的表達方式,但在公共場合,我們對孩子的肯定和夸獎比較少。
樂樂在中國也得到過很多夸獎,但都是來自別人的,作為媽媽的我好像還是很“謙虛”。后來,和西方人接觸多了,就覺得自己應該學習他們那股子“虛乎”勁兒,對女兒的各種努力和小小的成績都要大張旗鼓地夸!當人的面,多說寶寶的優(yōu)點!
后來,樂樂學會滑滑梯和蕩秋千了,我不知說了多少遍“太棒了”,“小厲害”,“真能干”。我也試著每天說上幾遍“Jetaimel”(我愛你),“Jetadore!”(我喜歡,崇拜你)。就算“躲在外國話里”也得說,也得讓女兒知道媽媽愛她,媽媽最愛,最欣賞的人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