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作品中,我們時常見到這樣的照片:背景明亮,主體看不清細節(jié),只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輪廓,我們稱這樣的照片為“剪影”。通過控制曝光來強調被攝主體的輪廓線、形狀和圖影結構的攝影方法即為剪影攝影。
剪影攝影是一種富有魅力的攝影方法,它利用亮部與暗部的大反差,形成強烈的對比,再加上簡潔有力的構圖,將讀者的注意力從被攝主體的細節(jié)處移開,而專注于那些拍攝者試圖描述的主要特征。
剪影攝影可以將平淡化為精彩, 將雜亂化為秩序,將繁復化為簡單,將敘述化為暗示,將現(xiàn)實化為夢幻。為了說明這些問題,我給大家介紹一張剪影照片的創(chuàng)意、構思和拍攝經(jīng)過。
我喜歡拍攝故宮,尤其喜歡拍攝故宮的角樓。這些年以角樓為主題,我拍攝了數(shù)百張照片,但都不是特別滿意,因為這些照片跟其他影友拍攝的角樓照片,無論從構思上、構圖上、用光上,都沒有本質的差別,一句話缺乏創(chuàng)新性。這令我很苦惱,于是我想能不能換一種思路來拍攝?
當我再一次來到筒子河邊,面對角樓的時候,我決定給單一的角樓再添加一些其他視覺元素,讓畫面變得更豐富一些。為了實現(xiàn)這個想法,我離平時習慣的拍攝點(也是大多數(shù)影友堅守的拍攝點)向后移了三十幾米,從這個位置找到了一個視點,將筒子河邊的柳樹做為前景并和遠處的角樓有部分重疊。這時我放棄了平時的那種正常曝光方式,而是以比天空的中灰值還暗一級的曝光值來曝光,也就是說我采用了剪影攝影的方式,讓角樓和柳樹的樹干因曝光不足而形成暗的色塊,而襯托在天空中的柳枝也因此失去了色彩和細節(jié),在視覺上轉化成為了線條。就這樣,大家熟悉的角樓,變得新奇和神秘起來。
現(xiàn)實的世界,因剪影而抽象化了,成了塊與線的奇妙組合。這樣一來,我不僅拍攝到一張最終令自己滿意的照片,而且還再次體會到運用剪影攝影的成功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