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張
美國《報業(yè)時代》 2009年第三期 封面文章
網絡廣告需要技術支持、更為細致地區(qū)分目標受眾,其營銷要遠較平面媒體復雜。不過,在高性能計算機系統(tǒng)的支持下,網頁廣告的數量可以實現最大化。同時,精確的受眾細分給廣告商提供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受眾群。
在傳統(tǒng)報業(yè)普遍不景氣的今天,利用網絡創(chuàng)收,有效經營網頁廣告已經變成了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門。如今,大部分報紙的網站都選擇了和第三方機構合作開發(fā)網絡廣告資源。利用谷歌、雅虎等的網絡廣告技術,網站甚至可以向廣告商提供受眾所處位置、年齡、性別等精確的個人資料。這無疑對廣告商的針對性營銷具有十分巨大的誘惑。一位報紙網站的負責人說:“如今,我們不再賣報,我們出售受眾?!?/p>
網絡:從一文不名到身家百萬
美國 《對折》 2009年第三期 封面文章
2007年,網絡雜志廣告占到網絡總廣告額不足5%的份額。在那些大的雜志社看來,網絡版廣告根本不值一提。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像時代華納、新聞集團這樣的大型媒介集團都遭遇嚴重的資金問題。因此,他們也不得不開源節(jié)流。轉戰(zhàn)網絡則成了他們寄予厚望的新增長點。
之前是網絡搶了報紙、雜志的飯碗,現在傳統(tǒng)媒體發(fā)動了反擊。不過,如今他們所要面對的現實是:僅靠廣告這種單一模式并不足以養(yǎng)活自己。越來越多的媒體選擇免費和付費相結合的措施來解決收入過于依賴廣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