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貽
近年來發(fā)現(xiàn),飲食調理在肝炎康復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專家們也提出肝病“三分治療七分調養(yǎng)”,但許多病友盲目進補,結果適得其反。這里從中醫(yī)食療保健的角度與大家共同探討肝炎的飲食調理,希望對肝炎朋友有所裨益。
肝炎是感受濕熱之邪引起的,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濕熱癥狀,如黃疸、厭食、惡心、嘔吐、身體沉重、精神委靡不振等,在急性肝炎沒有轉為慢性肝炎之時,如果盲目進補,增加營養(yǎng),會助長濕熱之邪,結果適得其反。因此,這時候不能進補,治療應以清利濕熱為主。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豆?jié){、稀粥、水果、蔬菜等,這樣可以減輕肝臟的負擔,讓肝臟得到適時的“休整”。
在急性肝炎轉化為慢性肝炎之后,才可以慢慢用藥膳進行調補。調補也不能千篇一律,要進行辨證分型。不同類型,用不同方法進補才能得到效果。慢性肝炎在臨床上一般分為三型:
脾胃虛弱型主要表現(xiàn)為肝區(qū)隱痛、惡心、噯氣、食欲差、大便溏、消瘦。可用疏肝理脾的藥物制成藥膳。下面介紹一方:
淮山陳皮鴨取一只S00克左右的鴨子殺后,去毛洗凈,去掉內臟,將生姜5克、淮山藥30克、陳皮10克、薏苡仁20克放入鴨腹內,慢慢蒸爛。然后適當加湯,放入姜、蔥、蒜、醬油、味精等調味品即可服用。適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癥。
濕邪內阻型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身重、困倦疲乏、腿腳重、舌淡、苔白膩等。可用祛濕健脾的藥物制成藥膳。下面介紹一方:
白術鱖魚湯將一條400克左右的鱖魚剖開,去內臟,放入沙鍋內,加入白術15克、生姜10克、茯苓10克,再適當放入調料,如蒜、蔥、香菇、醬油、黃酒、胡椒等,煮到熟爛即可服用。此藥膳具有健脾祛濕、利濕行水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病后脾虛水腫、四肢沉重者。
肝腎陰虧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苦咽干、手足心熱、脅肋隱痛、低熱、舌苔紅、腰酸腿軟等??捎靡恍┭a肝腎、養(yǎng)陰的藥物做成藥膳。下面介紹一方:
枸杞麥冬湯瘦豬肉30克,洗凈切細,放人沙鍋內,加入枸杞子30克、麥冬10克、龍眼10克,一起煎熬至熟即可。此藥膳有養(yǎng)陰保肝的作用,適用于肝腎陰虛的慢性肝炎患者或者肝硬化的早期患者。
紅燒肉并非一無是處
王強虎
許多老年人一提起紅燒肉,就想到它能引起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等疾病,即便是非常喜歡吃,也只能望“肉”興嘆,敬而遠之。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有關部門對百歲以上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調查發(fā)現(xiàn),相當多的老壽星喜歡吃紅燒肉。人們還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老壽星血液中的脂肪、膽回醇非但不高,而且也沒有出現(xiàn)以上諸病癥。難道是高脂飲食危害之說有錯?
營養(yǎng)學家經過研究證明,紅燒肉并非像人們傳統(tǒng)認為的那樣一無是處。只要烹調得法,就可變害為益。研究發(fā)現(xiàn),科學烹飪可使肥肉中的營養(yǎng)構成發(fā)生改變,對人體有害的脂肪、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減少,而對人體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大量增加。所以說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大可不必對紅燒肉敬而遠之,但前提是要了解科學的烹飪方法。
特別提醒
中老年人吃紅燒肉的關鍵在于科學的烹飪方法:把大塊肉在開水里猛火煮3~5分鐘(為了去腥、收緊),取出來切成小塊。在鍋里放油、糖(最好是冰糖),燒到糖化起泡,把肉倒進去翻攪。待肉成琥珀色,加開水、鹽、醬油、料酒等作料,旺火燒開,把火關小慢煨。也可后放糖,油熱,先炙肉,使肉皮起皺、變色,然后加開水和糖及各種調料。紅燒肉的制作過程的關鍵在于水的多少和火候的掌握,水不要多,一次添夠,切忌中途加水,不可頻繁揭鍋,不可翻攪太多。最后煨2-3個小時就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