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偉
俺們中的許多同志可能遭遇過這樣那樣的挫折,但是有誰能把挫折當成歷練的機會,那才是俺最佩服的。下面的這位伙計剛剛獲得中國作協(xié)會員。俺先說說他的事兒。
《青春人物》
尹建增29歲;
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
中國作協(xié)會員;
現(xiàn)山西省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會任職。
[成功精典]
俺們這位伙計作為山西一個并軍突起的80后作家,與眾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作者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大學畢業(yè)后在農(nóng)村工作六年,堅持邊讀書、邊生活、邊寫作,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當代農(nóng)村知青激情成長三部曲”。并獲在搜狐讀書連載。這三部小說意在通過小說形式給農(nóng)村青年和即將到農(nóng)村工作的大學生以啟示,告訴他們基層實踐的必要性,以及心理上要經(jīng)過怎樣的過程。
[本刊關注]
俺想和大家討論一下關于青春關于困境中求發(fā)展的革命道理。
S=《山西青年》雜志
Y:尹建增
S:嘿。伙計,聽說你是晉北人,能跟大家說說你們那地方的好風光嗎?
Y:跟別的地方一樣啊,土山土水土莊稼,就是十里八鄉(xiāng)沒一處一樣的風俗。每個人腦子里想的就是花多少錢娶個媳婦的事。呵呵,開玩笑的,反正沒什么很不一樣的地方。
S:祖國讓你去最需要的地方,你當初是怎么想的?
Y:畢業(yè)了,有個工作就行,沒怎么想。慢慢才知道跟別人還是不一樣。主要是有許多事情沒辦法做。比如你的信息就比別人少。在村里,有好多事情你根本沒有辦法接觸到。
S:能描述一下你過去的生活嗎,我指的是你對那個山村留念嗎?
Y:當時去了村子里,感覺與外面落后十五年,家長對教育不重視,學生們經(jīng)常不上課,幫家里看門或者放羊,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后來努力改變這種情況,逐步使學校走上正規(guī),現(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鍛煉,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S:在那里教書是不是對你后來寫作有幫助?
Y:每天沉悶的生活,讓我有一種強烈表達的欲望,尤其是看到村里青年迷茫的現(xiàn)狀,更激發(fā)了我寫作的念頭,這其中一部分就成了《生態(tài)突圍》中的故事情節(jié),這中間我懂得了觀察生活,努力地去尋找自己的寫作規(guī)律。
S:你覺得挫折應該怎么面對?
Y:有一次我在岔道口等車,前面飛快地過去一輛煤車,我趕緊呼喊,希望把我捎到村里,那車在前面橋頭停了下來,我迅速跑步過去,剛到車尾,煤車就啟動了,我懊惱地一看,才知道司機停車與熟人聊天,任憑我喊破天,都沒有理睬,我第一次感到了無奈,在橋上走了許多來回,我想人應該正視自己,必須找到一條道路,使自己走出去。
S: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國作協(xié)會員了,出版了那么多書,我想問一下,你覺得你是名人嗎,你如何理解成名這個含義?
Y:名人是有范圍的,也有時間概念的,我更愿意做一個平淡樸素的人,做一個平凡樸實的人,所以我的筆名叫尹樸。成名只是證明了自己的努力,使自己顯現(xiàn)出來,當然對今后發(fā)展還是有幫助的。
S:現(xiàn)在的工作環(huán)境對你的人生有什么影響?
Y:在改革家身邊工作,讓我今后會更專注于現(xiàn)實,去影響青年。
S:下一步要寫什么樣的書,能給我們的青年講一下嗎?
Y:青年成長類型的書籍,專注于青年問題文學表達。
S:你對現(xiàn)在網(wǎng)絡寫作怎么看?
Y:網(wǎng)絡催生了許多年輕的作者,中間不乏優(yōu)秀的作家,最大的貢獻在于全民寫作,不分年齡、職業(yè)和文化層次,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是總體水平欠低,需要引導和規(guī)范。
S:你覺得你是個個例嗎?我指一個身在困境中的年輕人是不是可以像你—樣都有成功的機會。
Y:我不是個例。人才成長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學院型,一種是社會型,在我看來,社會型成長更快一些,因為他的導師本身就是一個成功者。我自己的經(jīng)驗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追求夢想。
S: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Y:我前幾天還看了電影《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覺得必須有一種永不言棄、堅忍不拔的精神,去實現(xiàn)自己。
S:如果讓你選擇,你還會回到過去嗎?
Y:呵呵,人是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我可以選擇回憶,但是回憶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人應該在生活的激流中勇往直前,去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境界。
俺要說:嗯,青春回不去了,但每個人都有繞不開的青春。既然大家都要走這么一遭,橫豎都得自己善待自己不是。所以啊,俺們的這位伙計能把困境當成機會,俺想,那別人的機會應該遍地都是了。OK,跟自己說一聲,一定要善待自己,永遠告訴自己危中也有雞蛋的道理,那才是真正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