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新
1、品種選擇選用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病蟲,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朝天椒品種。如:子彈頭、紅椒八號等。
2、種子處理把在太陽晾曬1-2天的種子裝人布袋中,先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消毒,并不斷攪拌。溫水浸種后,將種子移入30℃左右的水中,繼續(xù)浸種12-24小時,然后放人20-30℃的保溫容器內(nèi)催芽,每天用25℃左右的溫水淘洗1次,上下翻動種子,催芽4-5天,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3、播種育苗選擇地勢平坦,通風向陽,靠近水源,土質(zhì)疏松的肥沃地塊,冬前耕翻20-30cm,進行凍、曬熟化。播種前10-15天,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5000kg、過磷酸鈣30kg、尿素20kg,并翻土勻耙,使土肥混合均勻,做成1.2-1.5m寬的平畦。育苗畦要求畦平、埂直,畦內(nèi)土松,土細無坷垃。
4、適期播種在我市一般于4月5日前后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播種。
5、大田定植一壟雙行,株距為:單株15cm左右,雙株25cm左右,栽培密度為單株8000—9000株/畝,雙株5000株/畝左右,破膜打孔,帶土移栽,澆足水、封實土。移栽時,剔除病苗、弱苗以及雜苗、變異株。
6、大田管理
(一)中耕培土。及時中耕培土,可促進朝天椒根系生長發(fā)育,提高土壤溫度,有利保墑。土壤水分較多時,中耕還可散濕,有利根系生長。(二)追施肥料。在底肥充足的前提下,可追施碳酸氫銨50-60kg,過磷酸鈣50-60kg,硫酸鉀20-30kg。如進行葉面噴肥更好,可噴0.3%的氮磷鉀三元素(各含16%)復合肥水溶液50—60kg,生育期可噴3—5次。(三)澆水排水。朝天椒根系淺,怕旱怕澇,特別是盛果期,如缺水,產(chǎn)量會嚴重受影響。應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高溫天氣忌中午澆水,以免降低土壤溫度,造成落葉、落花、落果。(四)摘心打頂。朝天椒枝型層次明顯,一為主莖果枝,二為側(cè)枝果枝,三為副側(cè)枝果枝。其主要產(chǎn)量為副側(cè)枝的果實組成,因此,主莖一現(xiàn)蕾應進行人工摘心,促發(fā)側(cè)枝。副側(cè)枝若發(fā)生晚,果實不能成熟,應及時摘除。
7、病蟲害防治
7,1辣椒病毒病(1)為害癥狀。主要危害辣椒葉片,枝莖和果實葉片受害后,產(chǎn)生黃綠相間的斑花紋或帶有黃褐色環(huán)圈;有些葉片深淺相間并有突起泡斑,不平,葉片收縮,葉緣上。枝莖受害,植株生長矮小,節(jié)間變短,中上部分枝多,呈叢生狀。果實表現(xiàn)早期落花、落果,果實膨大慢,果面上深綠淺相間,呈花斑。(2)防治技術(shù)。①種子消毒:先用清水將種子浸3—4小時,再放人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30分鐘,撈出后沖洗干凈再浸種、催芽。②化學防治:a徹底提早防治蚜蟲,把蚜蟲消滅在點片階段,藥劑選用10%吡蟲靈、樂果,敵殺死等。b發(fā)病初期噴病毒靈或病毒A。
7,2辣椒疫病(1)為害癥狀。主要危害根部及莖基部,葉、花及果實均可受害。莖基部呈水漬狀軟腐,其上部呈暗綠色并倒伏。葉片病斑暗綠色,并迅速擴大,使葉片一部分或大部分軟腐,莖部病狀與葉上葉相似,易從病部折斷。果實病斑呈暗綠色水漬狀軟腐,干燥后病斑變成淡褐色且枯縮。(2)防治技術(shù)。①農(nóng)業(yè)防治。實行輪作避免與瓜、茄果蔬菜連作,可與十字花科、豆科等輪作。⑦物理機械防治。即使拔除病株,燒毀或深埋。③化學防治。在發(fā)病盛期可選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噴霧: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每隔5-7天噴灑一次,連噴2-3次。
7 3茶黃螨(1)為害癥狀。幼螨吸食未展開的葉、芽和花蕾等柔嫩部位的汁液。受害后葉片僵直增厚,葉背黃褐色油漬狀,葉緣反卷。幼莖扭曲或禿尖、花蕾畸形。(2)防治技術(shù)。化學防治:用45%硫膠懸劑3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40%樂果乳油t000倍液等每10—14天噴一次葉背、嫩莖、花蕾和幼果。
7,4煙青蟲(1)為害癥狀:以幼蟲蛀食的花蕾、果實、葉和芽,果實被蛀引起腐爛而大量落果。(2)防治技術(shù)。①物理防治:即使摘除被蛀食的果實,以免幼蟲轉(zhuǎn)果危害。①藥劑防治: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25%氟氰菊脂4000倍液、20%殺滅菊脂300倍液或2.5%敵殺死4000-6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