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江 董利輝
無公害果品是指果樹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過程以及包裝,貯存、運輸中未被有害物質污染,或雖有輕微污染,但符合國家標準的果品,無公害果品生產是有其嚴格標準和程序的,它主要包括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檢驗標準?,F將其生產關鍵技術闡述如下:
一、生產基地的選擇
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必須遠離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圍無工業(yè)或礦山的直接污染源(“三廢”的排放)和間接污染源(上風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基地要距離公路50-100m以外,該地域的大氣、土壤、灌溉水經檢測符合國家標準。果園栽培管理要有較好的基礎,土壤質地適合果樹生長,有灌溉條件,有機肥料來源充足,品種優(yōu)良,樹勢健壯,栽培管理比較先進,管理人員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二、土肥水管理技術
1加強土壤改良。進行深翻入土,果園土壤活土層要求達到80cm左右,通氣情況良好,土壤孔隙度的含氧量在5%以上,根系主要分布層的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達1%左右;生長季節(jié)降雨和灌水后要及時進行中耕松土、調溫保墑,消滅雜草;有條件的果園進行覆草和生草栽培。
2、合理施用肥料。生產無公害果品的施肥標準可根據果樹的特點、肥料性質,并參考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制定的《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因地制宜地進行操作。一是要施足基肥,基肥要以經高溫發(fā)酵或漚制過的有機肥為豐,配少量的氮素化肥。有機肥主要用廄肥(雞糞、箔糞等)、堆肥、漚肥和人糞尿等。二是要限施化肥。生產無公害果品不是絕對不能使用化學肥料(硝態(tài)氮肥要禁用),而是在大量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根據果樹的需肥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開要限量使用,原則上化學肥料要與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可作基肥或追肥,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1:1為宜(大約掌握廄肥1000kg的比例)、氮肥施用過多會使果實中的亞硝酸鹽積累并轉化為強致癌物質亞硝酸銨,同時還會使果肉松散,易患苦痘病、水心病,果實中含氮量過高還會促進果實腐爛。用化肥追肥應在采果前30天停用。追肥應以速效肥為主,要根據樹勢強弱、產量高低以及是否缺少微量元素等,確定施肥種類,數量和次數。另外要慎用城市坑圾肥料,商品肥料和新型肥料必須經國家有關部批準登記和生產的品種才能使用。
3、灌水與排灌,一般情況下應在發(fā)芽前后更新梢生長期、幼果膨大朗和果實釆收后至土壤封凍前3個時期分別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系分布層(40-60cm)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盡量采用滴灌、穴灌和地下管道等節(jié)水灌溉措施。旱地果園可采用穴貯肥水法。地勢低洼或地下水位較高的果園或園片,夏季下大雨時要及時排水防澇。
三、植保管理技術
1、栽植優(yōu)良的抗病蟲品種脫毒苗木。因地制宜地選用適合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的抗病性、抗逆性、豐產性強的經檢疫脫毒無害蟲危害的健壯苗木,以減輕果樹病蟲害的發(fā)生,減輕對農藥的依賴,減少化防次數。此外,有些果樹栽植在一起時,會給病蟲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這些品種應避免混栽。如蘋果、梨、桃不宜混植,蘋果和梨產區(qū)的城鄉(xiāng)綠化,不宜栽植檜柏。
2、利用衣業(yè)栽培管理措施防治病蟲。一是要切實加強果園上肥水管理,通過果園生草壓綠肥,減施氮肥,增施鉀肥和有機肥,擴穴改上,合理排灌等增強樹勢的栽培措施,增強樹體對腐爛病、輪紋病、斑點落葉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惡化植食螨、蚜蟲、蚧類的營養(yǎng)條件,減輕剌吸害蟲的為害;二是精細修剪,及時剪去病蟲枝,枯死枝、內膛過密枝。通過修剪調整合理的樹體結構,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以減輕斑點落葉病、輪紋病及葉螨、蚜蟲等的危害;三是嚴格疏花疏果、套袋,控制病蟲為害。通過疏花疏果,可使樹體合理負載,不僅可以平衡和保持健壯的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蟲、耐害能力,而且破壞了卷葉蟲等的生存環(huán)境,明顯減輕危害。此外還應采取冬季清園、刮樹皮、刨樹盤、人工捕捉等技術措施,切實減輕病蟲為害。
3、利用經濟有效的物理措施消滅病蟲。利用害蟲對某些物質或條件的強烈趨向,采用物理機械措施集中消滅。如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桃小食心蟲、蘋小卷葉蛾、金紋細蛾等,利用燈光(如佳多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多種鱗翅目、鞘翅目成蟲,樹干束草誘殺多種果樹害蟲等。
4、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消滅病蟲。
(1)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許多害蟲有自己的天敵,如草蛉、小花蝽、瓢蟲是螨類、蚜蟲及蚧類的天敵,赤眼蜂可控制蘋果卷葉蟲、梨小食心蟲等,木虱跳小蜂是梨木虱的天敵,日光蜂以蘋果綿蚜為食。為充分發(fā)揮天敵的作用,在天敵發(fā)生期應嚴格控制用藥種類,不用藥或減少用藥,以免殺死滅敵,同時在果園行間種植牧草及蜜源植物(如紫花苜蓿等)以招引繁衍天敵,或人工飼養(yǎng)釋放,引進天敵,增加大敵種群數量,恢復其白控能力。
(2)施用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生物農藥應用后無污染、無殘留,是一種無公害農藥。目前適用于果樹上的生物農藥主要有農抗120、多氧霉素、克菌康、9181、瀏陽霉素、白僵菌、BT、阿維菌素,除蟲菊素、苦參堿、煙喊、滅幼脲3號、抗蚜威等。如.0%多抗霉索可濕性粉刑可有效地防治斑點落葉病、霉心病等,農抗120、600倍液可防治炭疽病、200倍涂抹病疤可治療腐爛病,1%中生菌素水劑(克菌康)600倍液防治輪紋病,井可兼治其它病害,9281可有效治療腐爛?。?.8%阿維菌素4000倍~5000倍液可防治葉螨、蚜蟲、金紋細蛾等多種害蟲,10%瀏陽霉素乳油800倍液可防治葉螨,白僵菌制劑可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蟲,BT防治節(jié)小卷葉蛾、桃小食心蟲、棉鈴蟲、剌蛾等鱗翅目果樹害蟲,效果良好,0.3%苦參堿水劑800倍液防治蚜蟲防效在95%以上。
5、利用礦物源農藥防治病蟲,礦物源農藥中的疏制劑、銅制劑在生產中均可使用。如石硫合劑是果園常用的具殺菌,殺蟲和殺螨作用的藥劑,果樹休眠期噴用濃度波美3度~5度,生長季節(jié)噴用濃度波美0.1度~0.5度,波爾多液可防治果樹上多種病害,對很多害蟲也有驅避作用和殺卯活性,一般在果樹的生長后期噴用,能起到很好的保葉作用。
6、安全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
(1)生產無公害果品農藥使用準則。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如久效磷、甲胺磷、氧化樂果、三氯殺螨醇、福美砷等;限量使用中等毒性農藥,如樂斯本、甲氰菊酯(滅掃利)、高效氯氰菊酯(功夫)等,這類農藥在果樹生長期內一般只允許噴1次;選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如吡蟲啉、殺鈴脲、蛾螨靈、三唑錫、大生、福星、易保、噴克、代森錳鋅等。(2)嚴格按照農藥間隔期安全使用農藥。絕大多數農藥品種都有間隔使用期限,要嚴格按照說明使用。同時,在采果前20天~30天禁止使用化學農藥,以保證果品中農藥無殘留,或雖有少量殘留但不超標,(3)改進噴藥技術。要注意適期噴藥,嚴格控制施藥面積、次數和濃度,要根據當地果樹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結合病蟲害預測預報,制訂果園病蟲害化學防治綜合方案,做到多種病蟲害能兼治的不要專治,能挑治的不普治,防治一次有效的不要多次噴藥,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
四、果實的商品化技術
以往果品采后防腐主要使用化學殺菌劑為主,但這不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無公害果品防腐保鮮需采用安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采用調節(jié)貯藏環(huán)境的溫度、氣體成分等,如釆前高溫處理、適宜的低溫貯藏、臭氧處理、低氧氣,高二氧化碳的氣調環(huán)境、減壓貯藏等方法,生物方法主要應用一些有防腐保鮮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以及采用拮抗微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