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心 葉堅耀
中國終于開創(chuàng)了第一部科幻機械人電影——《機器俠》!導演及編劇劉鎮(zhèn)偉說,他希望踏出《機器俠》這一步后,關于中國科幻的一切將繼往開來,如同網絡輻射。
《機器俠》片頭開宗明義告訴觀眾,它不是翻版的好萊塢《變形金剛》,而是充滿東方特色,懂得拉二胡、耍詠春拳,甚至模仿街頭賣藝人表滿“胸口碎六石”的機械人。
中國第一代科幻機械人電影,雖說是由中國上海電影、樂視網、小馬奔騰及新影聯等聯合出品,斥資接近1億元人民幣,但制作班底的靈魂人物,卻是香港的“神經刀鬼才”劉鎮(zhèn)偉。他的《賭圣》讓周星馳徹底發(fā)揮“無厘頭”式喜劇才華;也將《西游記》(《大話西游》)重新演繹成孫悟空對愛情的執(zhí)著及救贖。
《機器俠》的劇本由劉鎮(zhèn)偉(筆名技安)操刀,2008年他用了半年時間籌備,接著的半年拍攝和制作。故事講述2046年的中國,科技研究中心生產了人工智能的機械人K-1,為了測試K-1的性能和智能,秘密派他到山區(qū)小鎮(zhèn)實地試驗,出任公安局警察,并安排忠心愛國的警官大春(胡軍飾演)照顧他,以免出亂子,豈料K-1愛上了女警,同時又要追緝叛逆的機械人K-88。
方力申及吳京在戲中搖身一變,成了中國制造的機械人,電影中沒有正邪兩派機械人互相廝殺的場面,《機器俠》的主題是“愛”:兩個勇于追求思想自由的機械人,方力申飾演的K-1想突破程序限制,感受人類獨有的愛情;吳京飾演的K-88不愿意永遠受人類控制,他想隨心所欲,過自己喜愛的生活。
不管觀眾對中國科幻片的口碑如何,但繼往開來,帶動科幻電影的制作與產業(yè),才是這套電影原創(chuàng)的視野與目的。
2009年夏天中國《機器俠》的誕生,可回溯至7年前的另一個夏天。劉鎮(zhèn)偉在看電影《蜘蛛俠》時心靈震蕩,電影勇奪年度全球賣座第一,全球影迷熱愛,他邊看邊問:“為什么中國電影沒有科幻機械人?”萌生了創(chuàng)造中國科幻機械人的念頭。
劉鎮(zhèn)偉的電影,早已被大陸一些知識分子解讀為“開創(chuàng)后現代電影經典”,這次他再創(chuàng)造中國第一代機械人電影,會否再掀新經典?劉鎮(zhèn)偉開懷笑說:“我根本連后現代是什么也不知道,不要給我這些光環(huán),我還是愛做自己。李小龍創(chuàng)截拳道時,在未叫‘截拳道之前,不還是已有整套東西?”若堅決要他說出《機器俠》的新經典,“唯一的可能”,他說:“就是電影開頭時,吳京演的機械人K-88的遺言:‘假如人是上帝創(chuàng)造,而機器人是人類創(chuàng)造,為什么人可以懷疑上帝,為什么機器人不可以?”機械人的世界觀也會挑戰(zhàn)人類,令人類反思:人類是否太自以為是,太依賴科技?
劉鎮(zhèn)偉說,若中國的科幻電影逐漸建構開來,帶動的動漫設計、動作設計及制作等,那將是一層一層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這正是他破格開創(chuàng)機械人電影的原動力。
日前劉鎮(zhèn)偉導演就《機器俠》接受香港某媒體專訪,以下是訪問內容摘要:
由無變有,你是如何創(chuàng)造中國的第一代機械人?
他們(制作人員)都要讀我的劇本,你要知道,1000個人看同一個劇本,會有1000個看法,所以,我要和CG(計算機特技)導演及動畫師談,把大家的想法收窄。我創(chuàng)造的機械人有孫悟空、哪吒的元素,也有中國功夫的元素,也穿唐裝。我們這次也是用香港的先濤數碼做視覺特技,元德做動作導演,他們了解我的劇本后,我要求中國第一代機械人的形態(tài),不要像鐵甲萬能俠,他們問:“導演,那是什么呢?”我說你們向《西游記》去想吧!
怎樣與特技導演合作?
機械人成形后,我們就要試CG空間,與CG導演談機械人的每個表情、眼神和動作,大家要細微掌握;這班香港年輕動畫師日夜埋頭苦干,他們的計算機桌都擺滿動漫人偶,入得這行都“發(fā)癲”。
你想塑造怎樣的科幻機械人?
這次很有趣,有僵尸機械人K-100。機械人的世界觀和人類的世界觀,本來很不同,但我并沒見到矛盾。方力申是演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機械人,但他的自我學習程序逐漸發(fā)展成對愛情的感覺;胡軍本是人類,但做人時一直不珍惜生命,直到有一天失去生命以后,變成半人半機械時,才懂得珍愛,那其實是很可悲的;我感到鄭中基這角色很荒謬,他是人,但崇拜機械人,甚至不覺得自己是人;吳京的K-88則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機械人。
現時大陸和香港的特技水平與國際比較如何?
香港的特技現時比起《大話西游》已進步很多,但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相對大陸來說,特技電影尚未成熟。
有人說《機器俠》是山寨版《變形金剛》,你怎樣看?
我根本就是一個老頑童,拍戲只是為了開心。當年我跟張柏芝說了一句話,她當下聽了便崩潰大哭。我說“人不應該為別人而活”,這也是我的信條。
你之前的電影有很多感情、人性的部分。這次《機器俠》是否也措“機械人”來講“人”呢?其實我這部戲,是超越人,超越機械人的。無論是“人”還是“機械人”,都只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名詞。而我想表達的是一些超越這些名詞的東西,只是用了這兩個媒介來表達。我想表達一個相對的概念,每個角色其實都是一面鏡子。人不是機械人,只要拔掉插頭便沒有煩惱。其實對于人來說,拔掉插頭的關鍵,就在于“執(zhí)著”。
你認為中國科幻片還有什么可能性?
中國有很多神話故事,都是很好的題材。我看現在大陸香港合作的模式也不錯,外國的有線電視也有播放《少林足球》、《功夫》、《霍元甲》等大陸和香港合拍的電影,可見外國觀眾的接受能力不錯。
編輯胡譯文
海外星云 200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