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艷 魏廷立
大田茄子越夏再生修剪高產(chǎn)栽培,是根據(jù)茄果類蔬菜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特點,把上茬茄子收獲后,以老株為母本,將其適當修剪后再生產(chǎn)一季茄子的新技術。大田生長頭茬茄子盛果期過后,隨著夏季高溫時間的到來,植株生長勢減弱,結果量減少,品質下降,經(jīng)濟效益也大幅度下降。通過對大田茄子進行越夏再生修剪,不僅解決了高溫期育苗難的問題,而且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減少了用工,在秋后長出品質佳、口味美、銷路好、產(chǎn)量高的秋茄,從而達到提高產(chǎn)量的經(jīng)濟效益,增加菜農(nóng)收入的目的。
2006~2008年在安??h楓田鎮(zhèn)西園村長茄基地進行試驗、示范、推廣表明:大田茄子越夏再生修剪高產(chǎn)栽培技術達到了明顯增產(chǎn)增收效果。未進行修剪的大田茄子在盛夏高溫下,植株生長勢減弱,結果量減少,品質下降,此時又正值農(nóng)忙季節(jié),疏于管理,植株加速衰老,菜農(nóng)一般在8月初清園,產(chǎn)量在3500~4000kg,均價1.2元/kg,產(chǎn)值4200~4800元/667m2。而對大田生長的茄子在7月底8月初進行一次短截修剪,通過加強肥水精細管理,在9月初即可采摘秋茄,并一直可采摘到11月中旬,每畝增加產(chǎn)量達2000~2500kg,且秋茄均價達1.6元/kg。通過修剪的大田茄子累計產(chǎn)量達5500~6500kg,均價1,35元/kg,產(chǎn)值7400~8800元/667m2,比未修剪大田茄子增收3200~4000元/667m2,而成本只增加不到200元/畝(主要是肥料、農(nóng)藥及力資支出),增收效果明顯,深受群眾歡迎,推廣面積逐年擴大,2008年全縣推廣面積達600余畝。
茄子是安??h人民春一秋季食用的大宗蔬菜,全縣栽培面積達16000多畝,而目前應用越夏再生修剪的面積尚不足1000畝,應用前景廣闊。目前正值十七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會議上鼓勵農(nóng)村進行土地有序流轉,鼓勵種田大戶承包土地進行規(guī)模化生產(chǎn)。安??h承包土地進行大面積茄子種植的專業(yè)戶和專業(yè)合社在逐年增加,大田茄子越夏再生修剪高產(chǎn)栽培技術必將得到廣泛應用?,F(xiàn)將其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選擇根系發(fā)達,長勢強,生育期長,產(chǎn)量高,植株有較強再生能力的中晚熟品種,如長豐一號。萬噸長茄等。
2、修剪前管理。應充分施足底肥,培育母株茄子管理方法同常規(guī)茄子栽培相差不多,為了保證再生結果產(chǎn)量和品質,應充分施足底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達到植株強健、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為下茬生長奠定基礎。
3、再生栽培技術在植株果實基本采收完畢,基部新芽已萌發(fā)時對茄子植株進行修剪,如修剪過早則新芽小,生長緩慢,過晚新芽生長過高,易長成高腳苗。對病蟲害嚴重的植株可以提早進行再生處理。再生處理前半月,每畝施用硝酸銨15kg并配合澆水以保持充足的肥力。
4、再生方法。用剪刀把茄子老葉枝條全部剪掉,即將地面二叉枝以上的枝條全部剪掉,只留植株的基部或分叉,每株選留2~3個健壯幼芽,除掉其余幼芽。同時清除田間枝、葉、雜草,控制害蟲對幼芽的損害。
5、肥水管理。再生處理后要迅速澆水,并每畝配合追施復合肥30kg,為促進根系生長,需要中耕2次。隱芽萌發(fā)后為控制徒長,培育壯苗,應視情況噴施50%矮壯素2000~2500倍液,為后期高產(chǎn)打好基礎。門茄坐果后為促進果實膨大,每畝施尿素20kg或腐熟人糞尿1000kg,進入結果盛期后每7~8天澆水一次,每澆兩次水施一次肥。注意化肥與有機肥交替施用,每畝可以追施尿素15kg和硫酸鉀7~10kg、或人糞尿1000kg,并配合噴施葉面肥。
6、病蟲害防治。主要害蟲有紅蜘蛛、蚜蟲等。防治紅蜘蛛可以用15%達螨凈乳油,防治蚜蟲可以選用10%吡蟲啉。
7、適時收獲。一般修剪后40天就可以采收第一批茄子,一直可以采收到10月份直至霜降到來。此時茄子上市,正值市場茄子供應淡季,價格好,經(jīng)濟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