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 子
在所有常用鏡頭中,超廣角無疑是最具性格的一種。這類鏡頭,如果用得好,完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用不好,則會將精彩變?yōu)槠降?,深刻轉為庸俗??梢哉f,從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中很容易看出攝影者的水平。
超廣角的特性
在傳統(tǒng)135系統(tǒng)中,超廣角鏡頭主要指18~24mm左右的焦段(近年來部分廠家已將超廣角鏡頭擴展到了12mm)。而在APS-C畫幅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超廣角鏡頭主要指10~16mm的焦距這一焦段主要有四點特性。
首先,它可以夸張遠近感,靈活運用這一特性,可以在風景攝影中表現(xiàn)畫面的遠近感和立體感。也就是說,超廣角鏡頭能把狹窄的空間表現(xiàn)得非常寬闊,讓距離感比較弱的場面表現(xiàn)出強烈的遠近感,讓畫面中的重點景物和人物看起來覺得很遠。另外,超廣角鏡頭還非常強調前景,使前景與背景拉開距離,成為畫面的重點。
其次,該類鏡頭具有景深大的特點,當使用超廣角鏡頭時,因為焦距很短,所以在同等光圈下要比中長焦景深更大,更容易拍攝出畫面前后都清晰的照片。
此外,超廣角鏡頭可以產(chǎn)生獨特的空間感,利用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可以獲得肉眼不能看到的空間效果。當然,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是否明顯與焦距有直接關系,焦距越長,這種特性表現(xiàn)越弱。
最后需要說的是,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不僅圖像銳利,而且反差也比較高。另外,如果并用偏振鏡的話,這種特性表現(xiàn)尤為突出,具有非常強烈的立體感。因此,用超廣角鏡頭表現(xiàn)被攝體的立體感時,最好使用偏振鏡。偏振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間的濃度,適當提高畫面的反差,使畫面的立體感,空間感更加鮮明。
由于超廣角鏡頭的以上特點,因此成為很多影友手中拍攝建筑,風景、人像、人文等題材的利器。不過,也正是因為其以上的特點,超廣角鏡頭很難駕馭,從而形成了使用人群巨大,使用出色者較少的怪圈。
拍攝技巧篇
要運用好超廣角鏡頭其實并沒有想像中困難,關鍵是在熟悉這一焦段后,把握特點,避免和其他焦段運用的同一化。同時多加練習,即可獲得滿意作品!
畫面中心和前景
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意識到前景在畫面中的重要性。超廣角鏡頭拍攝的畫面寬廣,視角也大,為表現(xiàn)空間效果,應該要處理好前景在畫面中的地位。其實,多用前景也是解決畫面松散的辦法之。在拍攝中,如果實在不方便靠近主體,或者靠近后圖像會產(chǎn)生不需要的變形,那么適當?shù)剡\用前景,讓簡單的前景覆蓋畫面空曠處,增強畫面的緊湊感和形式感,就十分必要了。有意思的是,在廣角鏡頭中運用前景,有時還會給人一種窗戶或框架的感覺,因此不但會給觀者帶來縱深感,還為畫面增加了幾分詩意,頗為有趣。
注意畫面緊湊
許多影友總用不好超廣角鏡頭的重要原因就是構圖不緊湊。雖然超廣角鏡頭的視野開闊,可以包容很多內容,但如果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出現(xiàn)畫面松散,主體不突出的問題。一般來說,初學者由于害怕或沒有意識靠近主體拍攝(特別是在人文攝影中),構圖空曠的感覺較為明顯。其實,攝影的語言就是“去繁求簡”,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除畫面中與表達主題無關的任何東西,因此哪怕是在使用超廣角鏡頭,也要遵循減法原則,寧可上前兩步,也不要讓主體被繁雜的環(huán)境所掩蓋。正所謂有利必有弊,超廣角鏡頭的這一特點雖然讓我們可以更加貼近拍攝對象,制造出獨特的效果,但也必須注意,如果鏡頭與被攝體的距離太近,很可能使攝影師或相機的影子落在被攝體上面。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新聞記者特別喜歡使用廣角鏡頭。因為在不能接近被攝主體時,只要用廣角鏡頭從頭頂拍攝,后期經(jīng)過放大剪裁就可以得到有用的照片。考慮到現(xiàn)在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像素都很高,我們平時活用這招也大有用處。另外,使用超廣角鏡頭的邊沿偷拍,也是一個不打擾被拍對象的好辦法,因為至少在目前,許多人還認為只有面對鏡頭時才會被攝入照片中。
TIPS
1在使用超廣角鏡頭時,普通數(shù)碼單反的內置閃光燈往往無法完全覆蓋拍攝視角,因此會出現(xiàn)明顯的暗角。因此,在使用超廣角鏡頭時,最好還是配用外閃。
2和其他焦段有所不同,超廣角鏡頭橫豎畫幅的視覺沖擊點大不相同,所以應在拍攝中多變換一下橫豎構圖,試著感覺這兩者間巨大的不同。
3由于超廣角鏡頭取景范圍廣,在夜景拍攝中我們要時刻注意光線變化。
把握透視和變形
一般來說,超廣角鏡頭都有不同程度的桶形畸變,如果拍攝建筑或有水平線的風光,我們就要小心地控制畸變。在拍攝中,我們首先要根據(jù)自己的意圖決定畫面的夸張程度,然后通過調整鏡頭焦距及適當后退來攝取同樣的視野(一般來說鏡頭在朝長焦端略收一下后,桶形畸變就可大幅減小)。此外,盡量使鏡頭保持水平,或者避免畫面邊緣出現(xiàn)橫豎線條也能有效地減少畸變的產(chǎn)生。
多朝天上看
對于拍攝者來說,構圖觀察往往瞧著腳下和四周,卻忘掉了頭上的一方天地。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城市上空正是超廣角鏡頭絕佳的拍攝領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無論建筑還是旗幟,不管巨樹還是路燈,在廣角鏡頭的仰視中都有另一番的壯麗。首先,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幾何圖形正是頭頂?shù)慕^妙之處,各種建筑交織在一起,讓線條和色塊隨意搭配,構筑起一種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空間感。其次,天空相對單一的背景可以很好地突出主體,藍天白云可以很好地填補畫面的空缺,讓整個構圖顯得更加飽滿。拍攝頭頂,多朝天上看一眼,優(yōu)秀之作就此誕生。當然,多朝天上看也包括我們俯下身,從低角度仰望那些我們平時俯視的物體,因為在此時,它們同樣會散發(fā)出種獨特的魅力。
暗光下的絢麗
超廣角鏡頭由于焦距短,在相同光圈下的虛化效果遠不如長焦那么朦朧,而恰恰因為這個特點,拍攝者在光線不足的環(huán)境下,即使放火光圈,往往也能夠拍出前后景物都較為清晰的照片。但要注意,所謂的大景深只是相對而言,我們只要把其開到最大光圈,然后利用超廣角鏡頭對焦距離極近的特點,盡量靠近拍攝物,就會發(fā)現(xiàn)中遠景的虛化頗為明顯(這是由于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淺),虛實結合的藝術效果同樣存在。
由于焦距短,超廣角鏡頭在暗光下往往表現(xiàn)不俗。大家都知道,短的焦距更容易在慢快門下拍出較清晰的照片。筆者常使用一支12.24mmf/4鏡頭,快門速度1/10秒時,手持拍攝基本都可以達到滿意的清晰度。這對夜景拍攝很有利,尤其是在你沒有三腳架的時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夜幕掩蓋了許多雜亂的東西,用超廣角鏡頭夜拍的感覺會與白天大不相同,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